他叫李松蔚。
他讀了15年心理學,是北大心理學博士后,也是臨床心理學泰斗錢銘怡的高徒。
他曾是清華大學的老師,在知乎上有80W+的粉絲,他所創辦的心理學相關視頻吸引了全網千萬觀眾們的反復觀看。
毫無疑問,這位心理咨詢師曾經分享過的許多觀點都對當下的我們可以提供多一種思路。
所以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來自于這位北大畢業的著名心理學咨詢師李松蔚在過去各大公開場合下發表過的25條深度思考和對于心理學的深刻洞察,千字長文值得收藏!
1、積極不應該只是心態,積極是行動。
2、接納別人的第一步是先接納自己。
3、打破幻想的第一步是去看到現實。
4、做好現在能做的事。
5、比認慫更可怕的,是失去自我。
6、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是未來唯一重要的事。
7、成年人的自我突破,從找對位置開始。
8、有沒有意識到,我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煩惱,都和他人有關?
9、無法做到完美,這才是世界的真相。
10、人有對他人施加影響的能力。想活得稱心如意,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11、做不到的事,卻要求自己非做到不可,長此以往,人會陷入焦慮、擔憂、自我否定。
12、其實小朋友是遠比大人要健康的一群人,因為他們腦海里面的條條框框特別少,雖然有時候他們說出的話很幼稚,但往往包含著真相。
13、想贏,可以輸,兩件事不矛盾。
14、有一些時候,想法是可以改變現實的。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每天發生在生活中的事。
15、摘不掉的有色眼鏡,是你最大的盲點。
16、因為你要承認它是對的,你就首先要認識到它是錯的。
17、所以不把問題當問題,本身也是在解決問題。
18、請你記住這句話,不要被絕望感所裹挾。人順著絕望的心情想下去是很簡單的,但時間長了,就會信以為真。
19、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也就不存在凌駕于所有人之上的絕對正確。
20、也許可以用“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和方法來調整心態,在糾結和失控中找到一些確定性,掌控自己的生活。
21、我們常常會被困在慣性思維中,對自己、或身邊的人發狠使“蠻勁”,最后,問題往往越解決,越是個問題。
22、每個人以為自己在改變系統的時候,往往又是在維持和順應這個系統。
23、人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有錯誤都會改變,甚至苦難都會成為資源。
24、跟常理對著干,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考驗的是“跳出問題看見問題”的能力。
25、拒絕原來是一種本能,我們用「不」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以上25條來自于這位著名心理咨詢師李松蔚老師的深度思考,值得大家收藏起來反復研讀。
當你真的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之后,你會有豁然開朗的感受。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夠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