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雷蓓蓓,一名程序員出身的項目經理,曾任網易杭研項目管理部總監。
我所帶領的網易杭研項目管理部,從2011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在互聯網項目管理領域深耕,為網易云音樂、網易嚴選、云計算、智慧企業等產品提供專業的項目管理服務。
與此同時,我也做微專業視頻課,經營項目管理相關的公眾號,還與團隊合寫了一本介紹網易項目管理實戰經驗書籍《網易一千零一夜》,幫助更多人掌握項目管理技能。
之所以熱衷于項目管理的能力普及,是因為我始終認為,在這個已然到來的超級個體時代,項目管理這項技能,不僅僅是項目經理才需要掌握的,而是每個想要獨當一面之人的必備技能。
所謂的獨當一面,就是從一個人做好自己的事,到帶領一群人從頭到尾把事做成。而學習項目管理,就是在習得這種“使眾人行”的協同能力。
在網易長期進行項目管理實戰培訓的經歷,讓我積累出了一套項目管理底層思維與實戰場景相結合的有效訓練方法。這一次,我想全部分享給你。
事實上,不管你現在從事什么工作,學好項目管理,擁有“使眾人行”這項稀缺能力,都可以讓你在專業之外,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在職場中擁有更多的晉升話語權。正如美國《財富》雜志曾經預言的,項目管理將成為21世紀的首選職業。
在我身邊,學習項目管理的朋友,其中不乏各個行當的佼佼者。他們業務能力優秀,深得領導賞識,那么為什么還要專門來學習項目管理呢?答案是,他們都因出色的個人表現,而被領導委以重任。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正面臨著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必須帶領一群人來把事做好。
事實上,越是業務能手,越容易在此時栽跟頭,因為從單槍匹馬,到組隊“吃雞”,能力很難遷移。
以我自己為例,剛從程序員轉崗到項目經理時,也沒少在這栽跟頭。有一次,我因項目表現突出,被組織派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項目組,去推動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盡管這個項目前景很不錯,且有豪華專家團坐陣,最后卻仍以失敗告終。從全體動員到黯然收場,前后只有四個月時間。
我完全可以把這個失敗簡單歸結為“隊友不給力”“我早說了這樣,沒人聽我的”等等。然而,說這些并不能換來我在項目管理上的成長。
好在每次,我都能從“坑”里爬出來,并在旁邊一一做了標記:
一路上這些標記,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從一個人做好自己,到帶領一群人成事,中間還隔著十萬八千里。
而從一個新手項目經理,成長為網易杭研項目管理部總監,帶領國內最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這十萬八千里的取經之路,我只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斷跨越我的職責邊界,帶領一群人,從頭到尾把事做成。
那么,為什么我堅持認為,每個人都要學會項目管理?理由有二:
首先,這種能力,是每個團隊的普適需求,同時也是晉升必備的墊腳石。
通常來講,職場精進的道路大概有兩條:一條是走個人能力線,成為專家;另一條是借助團隊能力往上走,成為管理者。只是管理崗位需要時機和坑位,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項目管理則很不同,只要你在一個多人協作的團隊,就一定會有項目管理的需求和機會。所以蓬勃興起的項目管理學習熱潮,為職場人開辟出了第三條精進之路。
在做好專業工作之余,具備項目管理能力,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職場精英,無疑會在這個嚴重同質化的職場競爭中,擁有更多的晉升優勢。如果你能比別人更早地意識到這一點,就已經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
另一方面,這種能力足夠稀缺,也足以抵御時間的通脹,越老越香。
從古至今,“使眾人行”的協同能力,一直是人類社會中最為稀缺的能力。
古老的“巴別塔寓言”中就講到,人類因語言不同,彼此之間無法協同,導致通天塔計劃中斷。歷史上,人與人之間的協同模式,經歷了金字塔式的頂層監工模式,逐漸進化成以PMI國際標準為代表的,一套工業社會標準化的流程方法體系。
可以說,項目管理學科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使眾人行”的人類智慧結晶。
時代的車輪,一路滾滾向前,超級個體時代,項目管理不再是頂層監工的特權,也不再是特定崗位的標準作業方法,甚至也不再是項目經理的專屬技能,而是每一位希望“使眾人行”的超級個體,必備的一項底層能力。
如果你明確了要學項目管理,那么,市面上很容易可以找到以下這些學習材料:
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書本知識晦澀難懂,照抄其他公司的做法,又發現難以復用。所以這些內容都無法真正滿足你在實戰中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作為在項目管理領域磨礪了8年的手藝人,我深知,項目管理是一門實戰方法論。這就注定了,項目管理的學習,一定不是單純的知識學習,而是能力遷移。
那么項目管理的專業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復制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說,底層思維+環境變量=方法論。那么,實現能力遷移的關鍵,就在于把項目管理方法論,進行深度拆解,認知和掌握方法論背后的“底層思維”,同時在具體實戰場景中,結合對于特定公司、特定團隊“環境因素”的考量,因地制宜地去運用“底層思維”。
人說傳道授業解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門課中,相較于長篇累牘的書本知識,我將結合一個個生動的實戰場景,為你拆解和提煉行動中的底層思維。
所有導致項目失敗的問題,冰山下都有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失焦” (關注力不在同一個點上)。這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其實,項目管理的底層思維很簡單,就是“對焦”兩個字。本質上,項目管理是在不確定性、多變的環境下,追求確定的項目產出。只有通過在目標、人力、計劃、行動四個維度上,不斷對焦和清晰,才能真正帶領項目走向成功。
項目管理作為一門實戰科學,只有將知識技能背后的“底層思維”和你具體的“實戰場景”相結合,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用。接下來,我就說說這門課具體是怎么設計的。
首先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你獲得場景化的體驗,在課程中,我還專門原創了一個人物形象——初學項目管理的艾文同學,來陪伴你在各類實戰場景中穿梭,用職場化的情節和對話,與你交流項目經理成長路上的真實挑戰與解法。
接下來的二十多講內容中,我將在你的項目管理實戰之路上,做好你的“師傅”和領路人。
正文內容具體分為四個模塊:
常識篇:項目管理常識,為你濃縮體系精華
在這一部分,我會為你介紹一套最簡易、常用的項目管理知識框架,避免你在龐大的知識體系中迷失方向。另外,我還會給你介紹新手項目經理的常見誤區,以免你走彎路,入錯門。
硬技能篇:實戰硬核技能,串講完整的項目流程
在這一部分,我會結合網易互聯網項目中提煉出來的各類實戰法寶,給你展示一個項目的完整流程,包括做計劃、需求變更、進展匯報、復盤收尾等。與此同時,我還會提煉出掃除計劃的5大延期地雷、需求變更的3個錦囊、3種實用的復盤方法等實用工具,讓你能夠迅速上手實踐。
實戰案例篇:還原真實場景,跨越學習到實戰的鴻溝
在這一部分,我會在真實生動的故事案例中,呈現如何綜合運用項目管理的底層思維——對焦。掌握了四個對焦,你就能在項目管理這項擁有太多不確定性的工作中,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此外,我還會帶著你從改變心態到改變行動,在反復的刻意練習中,完成從學習到實戰的關鍵能力的跨越。
軟實力篇:溝通避坑指南,從頭打造你的軟實力
在這一部分,我會聊聊常見的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和跨部門協作中的問題及誤區,并基于非職權領導力的六力模型,讓你學會快速匯集信息數據,定位底層問題,并撬動更大的資源支撐。
另外,我還會為你介紹PMP認證攻略,讓你在項目管理進階之路上再往前一步。
很多人跟我說,希望在這個實戰專欄中,多聽聽我在實踐中走過的“坑”。我真的很想對這些朋友說:“那你真的是找對人了!”
打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并不是天生適合做項目經理的人。我內心敏感,膽子小,不喜歡勉強別人,更不擅長當眾發言。我自己也完全不敢想象,我會在項目經理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
剛剛從程序員轉做項目經理時,每一天我都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我本來好好的寫代碼,什么都行的一個人,怎么突然變成了“說的話也沒人聽,推的事也沒人做,哪哪都不行”的人了呢?
現在回頭去看,我發現,這八年時光,真的是宇宙給我的絕佳饋贈。我不僅學會了如此多樣的“爬坑”技能,還學會了在各種充滿限制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把每一個飄在空中的理想變成現實。
雖然我是項目經理,但我卻堅定地認為,在一個組織中,項目經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具備項目管理能力的人,卻真的是越多越好。人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項目經理,如果我可以,那么你也一定行!
最后,我想請你來聊一聊。如果你是剛剛接觸項目管理,那是什么讓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呢?你對這個專欄會有什么樣的期望?對于已經開始進行項目管理實踐的同學,你最常遇到的問題或困惑是什么,想要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