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與憤怒同在,它背后的傷痛就會浮現(xiàn)
文正坐在客廳看電視,準備參加重要考試的兒子說:今年你們不要對我抱太高期望或許要給我兩年時間準備,文正瞬間一股無名火上來痛罵兒子說:你怎么連試都沒試就先說自己不行,怎么這么沒有擔當,這么沒用。
為此兒子已經一個多月都回避他,不跟他講話了。文正很想主動化解這分緊張,可是一想到兒子的沒有擔當,就無法拉下臉去跟他道歉。
我請文正釋放對兒子沒有擔當?shù)膽嵟?,然后靜下來等待出現(xiàn)的感覺變化或任何的畫面以及想法,文正就跟著念釋放句說:釋放對兒子沒有擔當?shù)膽嵟K]上眼睛,放松地等待、保持敞開的注意,感受到身體不自主地加深呼吸,接著看到小時候弟弟與鄰居小孩打架的畫面,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很想去幫弟弟,接著又有個想法說:這樣兩個打一個對鄰居不公平,于是就默默地離開。
完全沒想到這件幾乎遺忘的事居然與現(xiàn)在的憤怒有關,那是在內心深處對弟弟感到抱歉,然后也氣自己沒有挺身而出的復雜心情。 再請文正釋放對弟弟感到抱歉的能量,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浮上心頭。
當時弟弟因為腎衰竭需要換腎,媽媽已經要捐腎出來,并且交代家人對文正隱瞞這件事。但是在手術前,文正還是知道了,并且想:要捐腎的人應該是我,怎會是媽媽, 但是一想到自己事業(yè)剛起步,兒子剛出生,最后還是卻步了。過沒多久,弟弟就因為換腎失敗而離開。
說到這里,文正痛哭失聲說:弟弟,我很想念你。原來生氣沒擔當?shù)娜司褪巧鷼庾约簺]能挺身而出為弟弟捐腎的人,也是遺憾失去弟弟的人。 繼續(xù)帶領文正釋放失去家人的悲傷與失落之后,他感覺如釋重負,胸口的石頭不見了,這時才看見兒子應該是害怕自己失望,所以先請大人不要對他抱太大期望。
當我們過去凍結的傷痛流動與松開之后,就不會局限于原先僵化的視角,這時才會有空間去了解對方,關系才有可能有交流。
02
同在是心安定,也是受苦的解藥
面對不愉快的情緒,我們常做的就是轉移注意力,忽略它,其次就是換一個正向的想法來轉念,只是原來的情緒并不會因此不見,反而是層層累積,到最后,可能爆發(fā)或是壓入身體造成生病。釋放則是簡單直接面對,它是讓這些凍結的能量松開與被了解的絕妙法門。釋放的原理在于話語本身就有能量,藉由它的能量帶動身心卡住的能量,其次是當我們處在專注、心安靜的狀態(tài),其實就是暫時跳脫頭腦沖突的狀態(tài),這樣的專注本身就會帶來釋放。
「發(fā)泄」跟「釋放」時都可能會又哭又叫,看起來很像,其實很不一樣。發(fā)泄就是:我很生氣,我就一直罵人;我很難過,我就一直哭,覺得自己好可憐!
所以發(fā)泄是停留在原來受傷的認知中,在劇本里面一直在做反應;釋放則是與受傷的劇本有一個距離,所以在釋放的時候是有一個「定」,是一個同在,與痛苦是有一個距離。因為那時候,你的念頭是停下來的。針對某個傷痛,釋放的哭是很快就止息的,而發(fā)泄的哭或抱怨卻是無止盡的。
圖:網絡
03
同在是心安定,也是受苦的解藥
在釋放的時候,那個同在是就是沒有希望與恐懼。你沒有希望,事情變怎樣,也沒有說要事情不怎樣,所以在同在的時候,是沒有希望跟恐懼的。可是在發(fā)泄時,是陷入劇情里面,這個人不要這樣對我?。∥蚁M莻€人怎樣對我!所以在發(fā)泄里面是有希望、有恐懼、有要、有不要。
在釋放的時候是在當下,但在發(fā)泄的時候是在過去或未來,過去那個人怎么對我的?。∠M莻€人怎樣對我,以后應該怎樣愛我。所以發(fā)泄是在頭腦的過去跟未來里面做反應,這是發(fā)泄跟釋放不一樣的地方。
你看到這個人在哭,可是如果你有同在、你有定的時候,那就是在釋放,這個痛苦會結束。可是你如果一直哭,一直覺得那個人對我好壞喔!我好可憐喔!那這樣就是在發(fā)泄,這兩個很不一樣,可是表面看起來有可能很像!所以為什么釋放,它會結束,因為你在釋放的過程你是在當下,你與你的痛苦是有距離的,所以它會了結。
04
釋放的歷程
1、首先意識到煩惱或障礙出現(xiàn)了;
2、我了解到如果我放任過去的模式只會讓自己或雙方更受傷,所以我先停止過去的模式,這就是「止」;
3、接著我也明白如果我繼續(xù)逃避或是想要去除這些負面情緒,只會讓我更沖突并且延續(xù)這些受苦,所以我愿意這些面對這些負面情緒,這是對釋放的態(tài)度;
4、當我初步地與這個不舒服接觸時,可能就會有某些情緒字眼浮上來,就可以把它組合成適當?shù)尼尫啪湔f出來。即使一開始釋放句并未很到位也沒有關系,因為在接下來的同在過程就有可能浮現(xiàn)更貼切的形容詞描述當前的障礙;
5、隨著專注同在,凍結的情緒就會一層一層顯露;
6、我們就可以從新的看見當中找出新的釋放句,如此一層一層的釋放自然就會有新的了解與洞見。
愿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愿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愿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