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也會妨礙兒童(兒童食品)的生長發育,影響身高的增長。
有些家長出于對獨生子女的過分溺愛,在飲食安排方面,不僅讓孩子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且常常鼓勵孩子多吃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含量高的動物性食物,蔬菜(蔬菜食品)、米面卻吃得很少,至于玉米、甘薯、高粱等粗糧(粗糧食品)更是難得入口。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出現食欲減退、腹脹、噯氣、便秘(便秘食品)等癥狀,而且面黃肌瘦,個子長得緩慢。就診時,醫生常診斷為蛋白質攝入過剩導致的營養障礙。為什么吃得太好,葷菜吃得多,反而會個頭長得慢呢?這是因為人體內的營養物質是以“動態平衡”的方式存在的,即蛋白質等六大營養素的攝入量和消耗量成對應關系。以蛋白質為例,人體每天從食物中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在腸道被分解、吸收、利用,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來補償組織生長、更新和修復所消耗的蛋白質。如果孩子蛋白質攝入量長期過多,超出了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過量的蛋白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利用,而且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生成過多含氮的最終產物,有害于孩子身體。其中,分解過程產生的氨要在肝臟中轉變為尿素,再由腎臟排出體外,勢必增加肝、腎及消化(消化食品)道的負擔。時間一長,便會導致消化不良和營養障礙。同時,蛋白質等營養素在消化吸收時要消耗一定的熱量,比糖、脂肪消化吸收時需要消耗的熱量多。所以,蛋白質攝人過多,必然增加身體額外的熱量消耗,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影響孩子增高。
孩子的營養應合理、適量,要警惕營養過剩。有學者認為,我國兒童飲食搭配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應比例合理,按重量計算,比例為1:1.2:2.4。在防止營養不良的同時,又要警惕營養過剩,做到食物多樣化,饑飽適當、油(油食品)脂適量、粗細搭配、限制食鹽、少吃甜食、三餐合理、以促進孩子的個頭長到理想的高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