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的錯誤管理
【1】日照管理不當
1. 枝徒長、間節變長、葉面擴大、葉綠素減少、花青素降低「有斑葉面,色紋消失」、葉徧黃、落葉、失幼枝(內腹枝) 、乾葉、枯枝、木質部呈咖啡色萎縮壞死。
2.木本盆栽居家擺放,超過三天以上或者更久?造成急速缺少光線。
3.新進盆栽,未經環境適應、馴化。
*松、柏類為全日照,每天需等日照六小時以上,不怕西曬。
*雜木類分兩類:
*臘質葉或常綠樹與熱帶樹種帶樹種,每天需日照五小時以上,怕西曬。
*紙質葉、落葉樹,每天需日照三至四小時以上。應避免西曬,日照過量亦會引起、脫水、焦葉、枯萎等癥狀。
室內擺放宜兩日內,更換一次或白天接受日照、充足后再行移入觀賞。放置太久與新進盆栽,宜做『漸進式調整』,不可日差過大?會產生【日傷】葉燒焦。
【施】比【受】更快樂! 對待植物也是視為一體的!
大眾總是要問?種什么植物在自家環境比較好!為什麼不考慮?我們給植物是什麼的環境!
首重考慮、觀察:
[1]栽培植物場所環境的陽光照射量在何時起、何時止。
[2]水份的供給場所適合度。
[3]空氣通風透氣性可適當。
[4]考量四季的現場溫度的較能適高、低、乾燥或潮濕度來選取要栽種何種植物?
應!才是明智之舉!反之所購買的植物種類是自我喜好?卻環境不適應!要留也留不得。
了解環境效益后,卽可選擇自我喜好、環境也適合的植物來栽種,對植物的馴化也較能入境隨俗,而生長良好。
植物的選擇亦可先進入網路搜尋其正確性,在購買時也不會因不知其性質!而道聽涂說!雪花亂遂!錯買植物,總之因地適宜才是最好的。
【2】澆水不當
1 .澆水不足?葉枯萎、葉性軟弱無力、偏黃、落葉、枝尾下垂、枝尾葉乾燥不脫落、幼枝萎縮壞死。
2 .澆水過多?枝徒長、葉下垂、全株葉性偏黃轉呈咖啡色,枝萎縮、葉子乾而脫落、腐根、全株快速萎縮壞死或部份枝蓬壞死。【急救可能無效】?
3 .使用水盤!長期積水、造成腐根。
4 .澆水或下雨?排水不良!水無法滲透!【應考慮換土】
5.誤判氣候?環境乾燥期或是強風,造成表面土乾燥,但土的裡面是潮濕的。反之綿綿細雨數日,表面土潮濕,但土的裡面是過乾(水份不足)的。
腐根處理:
發現腐根的先前徵候是:無故脫水【無病蟲害、氣侯正常、管理正?!?,由綠色健康葉?直接轉為脫水不落葉。泥土底部會有腐臭味。
急救方式:急救可能在時間上?非正常換土期需特別注意處理栽種問題。剪枝、剔葉可縮小『蒸散作用』、去舊土【帶菌勿再使用】、修腐根、浸泡殺菌劑、再乾土重植、澆水。
植物的澆水?其實很簡單!
植物有千百種,盆缽有大有小,要澆多少水量反而是一種痲煩?只要記得!【澆水要澆透、表面土乾了再澆水】,澆水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知識!
植物的生長,需水供應!單一一盆花卉的澆水,因品種不同、盆缽的大、小,介質不同!更因環境中的溫度高低、空氣中的潮濕乾燥、四季不同的變化!而影嚮澆水的次數。
澆水宜在早上澆水【提供植物、蒸散作用】,要澆得透徹,水從盆缽排水口排出。再次澆水時得視依品種不同分類:【1】如初播種子需水份多,看泥土表面呈微濕卽給水。【2】種苗類或好水植物是看泥土表面微乾卽給水?!?】喜好乾燥的植物,可到達泥土表面全乾燥再給于澆水。澆水需重復給水(等待水己滲透入土),泥土全濕透再停止供水。
如有使用水盤,請勿積水!多餘水份應卽時清除。容易造成根部的腐敗。
做分類的品種認識,再經一兩星期的觀查,你會慢慢體會了解,何時水會呈乾燥,需再澆水。當你學會觀察?那你就是澆水達人。
【3】用土不當
1.未定期換土?缺少天然微量元素!
顆粒土是篩選分級而來,亦是天然壤土。富含有機質天然微量元素,其微量元素足以提供植株生長要素,經植物生長期間吸收使用!會呈消耗而不足狀態!我們雖會加以施肥,但給于肥料!亦無法滿足其天然元素的總成份!會呈生長緩慢!最好定期更換新植土,一般小品盆栽以兩年更換一次。中、大盆栽三年更換一次為基準。青壯的肥培樹生長快速,老樹新陳代謝較差!則考慮提早換土。
2.根長滿盆、泥土被分解、水份無法進入。
過期未更換植土!根系會隆起,泥土被分解,造成排水、透氣、涵水的空間不足,水份無法進入泥土內部,供給植株水份,縱然知道澆水要【重覆給水】但還是會造成澆水不足的危機。
3.加大盆缽、加植新土?舊土未曾適時更換,包含舊土團。
購置新盆栽!加大再重植新植土,新、舊土間系誤差過大?舊土部份水份,產生不及吸汲而造成缺水。應修剪舊土外圍,讓根系的毛茸狀根和新土接觸。【注意修根時,則搭配修剪部份枝葉或經噴灑葉水!避免脫水】。經三個月后或半年?再把舊土取出(新土不更換異動)再加入新土,來達到涵水、透氣平均的功能。建議換土時?請檢查盆裁根盤中心部位或底部的舊土!可有剔除更換。
4.重復使用舊土?不曾更新或新、舊土混合再重植。
盆栽舊土是不再重覆使用的,除缺少微量元素之外,可能帶有(蟲菌)其顆粒性亦被分解!雖加混新植土【顆粒土】也喪失其新植土的團粒性空間成份。
5.濕土重植,澆水后再加壓填實!用土泥化,排水透氣不良。
濕土種植經動作加壓或固定?會使濕土分解而泥化!澆水前需經先固定確認再澆水。濕土無法承受加壓填實,會造成種植后的排水、透氣不良。
平時宜存放部份待用的乾燥壤土,赤玉土需避免受潮失去其團粒性,宜乾土種植。
6.盆土表面積水?未定期更新、整理盆面用土!
盆土表面會經澆水的沖刷、施肥后產生的膠質和除草的動作及青苔的生長而泥化、粉狀化?需為期半年或視情況!整理盆面舊土和去除,重置盆面【化妝土】。
7.排水口未使用 可連結【防蟲網】,僅用沙窗網或瓦片替代?排水不良。
盆栽底部皆有排水口?會習慣性的使用【沙窗網】其密度過高?會造成換土完成澆水后!泥狀土無法被水帶走!沉積在盆底內部,造成排水、透氣的困難?嚴重者積水在內部而不知,形成【腐根菌】茲長而【爛根】。園藝店有專賣專用的【防蟲網】提供使用。
8.使用建筑沙、石當植土。植樹【脫水】。
建筑沙是小石子是無機物!有機質成份相當低,再者其密度過高,會造成涵水量過高、排水、透氣不良?不利植物生長!泥土要有機質、有團性、涵水量和透氣性。
9.環境性的用土不適
北、中、南部的溫度、溫差和濕度不同?例如中、南部的乾燥氣侯!可使用【田沙、沙質壤土】可符合<當天早上澆水,當天黃昏呈微濕的乾燥!以利夜間植物行呼吸作用>。如使用於北部潮濕環境?可能在冬季的雨期會因潮濕而腐根。建議:北部還是使用顆粒土較適合。
盆裁使用的是專用「顆粒土」,其顆粒土是選擇天然壤土,經曬乾后篩選出顆粒的大小做為區分,使用於大盆缽或小盆缽分別使用。而非經製造而來。
10. 換土時期不正確?。ㄏ霌Q就換)
每一種盆栽生理樹性?各有不同!皆有季節性換土的適合期,溫度的高低?絕對影嚮換土時間的適應力!建議:詳查盆栽品種的換土期再動作!
11. 換盆不等於換土
習慣性的誤解【要不要換盆】,其言詞的反應是【換土】之意。盆缽的搭配依經驗者的使用是經樹的生理狀況和樹型而調整其合盆缽的比例。除非是不合乎比例或因個人喜好而更換新盆缽。而不是換了盆缽?卻不曾換土!
12. 盆缽樹種栽培?不適合養蚯蚓!
盆栽用土宜保持團粒性!一般會有錯誤見解:(養蚯蚓可鬆土、增加營養成份)。蚯蚓會分化顆粒土團性,成為泥化土!沉積於排水口,造成排水透氣不良的情形!嚴重則可能產生【腐根】。為避免此情形?如排水口發現有泥狀物就是盆缽裡有蚯蚓!可使用【綠之境 漢方草本驅蟲液 植物灌根專用 】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