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生辰石_紅寶石ruby
國際寶石界把紅寶石定為"七月生辰石"。瑰麗、華貴的紅寶石是寶石之王,是高尚、愛情、仁愛的象征,傳說佩戴紅寶石的人會健康長壽、愛情美滿、家庭和諧。紅寶石質地堅硬,硬度僅次于鉆石,用它的一個棱角可以很輕松地在玻璃表面劃一道線。
神秘紅寶石
1660年就被鑲嵌在英帝國國王王
冠上的重約170克拉的"黑王子紅
寶石"(Black Prince’s Ruby)最近
才被鑒定出來是紅色尖晶石。(
詳情《尖晶石—騙子至高境界 冒
充紅寶石毫無壓力》)
寶石界至尊天后——紅寶石
柯南道爾的小說《福爾摩斯探案》中,有一件"阿巴斯紅寶石案",馬斯特曼和他姐姐配合,偷梁換柱弄走了阿巴斯紅寶石。馬斯特曼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那顆紅寶石價值連城,可以替他還掉巨額的賭債。在小說里,阿巴斯紅寶石不過是一件虛構出來的道具罷了,其實現實世界里并沒有這樣一顆紅寶石。不過,這個故事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紅寶石在人們心目中的極高價值。
在寶石界,可以與鉆石分庭抗禮的寶石并不多,而紅寶石就是其中之一。在珠光寶氣的時尚長河中,如果說鉆石是永遠活躍在流行前線的至尊天王,那么紅寶石就應該算是至尊天后。
紅寶石一直為人所喜愛
在梵語的記載里,古代印度人癡迷于這種寶石的神秘色彩,將其稱為"若檀加若吉",意即"寶石之王"。在古代印度人的眼里,紅寶石象征著永不熄滅的圣火,而在西方傳說里,紅寶石是上帝締造的十二種奇石中最珍貴的,所以亞倫法衣上的第四顆寶石正是紅寶石。這顆紅寶石上鐫刻著神圣的名字,自從猶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王國以來,它一直是其國王王冠上的飾物。
鴿血紅紅寶石為上品
紅寶石的英文名稱Ruby源自拉丁文,意思是"紅色"。所謂紅寶石,其實就是紅色的剛玉寶石。它包括了從淺紅到深紅等所有紅色調的剛玉寶石,化學分子式為Al2O3(三氧化二鋁).它因含微量的雜質元素Cr(鉻)而呈紅色,屬于剛玉族礦物,三方晶系。鉻含量越高,顏色越鮮艷。血紅色的紅寶石俗稱"鴿血紅",最受人們珍愛。中國人對紅寶石也十分喜歡,清朝一品頂戴上頂的就是紅寶石。
緬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紅寶石產地
世界上最著名的紅寶石產地,是緬甸曼德勒市東北部的抹谷(Mogok )。在抹谷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礦井里,人們經常能夠挖出被稱為"鴿血"的純紅寶石。沒學過化學的古人認為,它是死鳥的化身。而緬甸人對紅寶石狂熱到如此地步:相信紅寶石?保佑人不受傷害。為此,持有人必須在身上割開一個小口,把寶石嵌進去。據說,施?過這種手術的武士刀槍不入。
在我國安徽大別山深處,也蘊藏著珍貴的紅寶石,但幾十年來,鮮為人知。
尋寶大別山
在過去的60年里,全世界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鉆石礦被發現。與此相比,全世界的紅寶石礦卻少得可憐。然而,地處中國中原腹地的"巍巍大別山",據說就出產美麗的紅寶石,你相信嗎?莫說是外地朋友,就連那些家住大別山的居民也不相信:"鐵礦、金礦倒是聽說過,從沒聽說家鄉有寶石礦……"
大別山地理位置
大別山連接鄂豫皖三省,東西綿延約380公里,南北寬約175公里,是中原著名山脈,是中國大陸由東向西的第一個臺階,也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尚書·禹貢》言其大小山峰層巒疊嶂、山山相環,而又與其他的大山脈沒有牽連,別有自己的風貌,是謂"大別山"也。大別山陸地古老,地質成因復雜,所以蘊藏著異常豐富的礦物。
首次去往大別山尋找紅寶石
據說,在"霍山A, B兩地,金寨W河,二道河,湖北英山甲地河"分布有大別山紅寶石。得到這樣的信息,心中有種異樣的興奮,于是決定進山尋訪。陪同前往的有玉石收藏家王世年先生,還有兩位寶石愛好者。
汽車從合肥出發,沿312國道,過六安,轉霍山方向,跋涉兩個小時進人大別山。山形返通,由矮小漸漸變得高大,山道也從平緩轉為狹窄的急彎陡坡,時常是U形大彎,非常能夠考驗駕車者的技術水準。
已是深秋的天氣,山坡上綠色、黃色斑斑點點,混在一處,色彩混搭得和諧養眼。唯有山道邊農家院落旁小菜園里的青菜,仍然鮮嫩得要淌出綠色,引誘得車上的人直想跳下車,拔兩棵填到嘴巴里生吃。這里的青菜,一定是純天然、無污染蔬菜。味道肯定極好。
山道似搖籃,讓我開始冥想:在深山的某一處,有個寶石礦,礦口是一個大坑,礦工們正沿著礦洞爬進去,將一塊塊礦石采出。有行家在旁邊盯著,瞧見品相好的礦石便碼放起來,等待進一步的篩選;品相不好的石頭,則隨手丟在一邊……說不定,我們還能撿兩顆寶石帶回去呢!
這便是沒有先去詢問專家而選擇直接進山的好處—可以生出許多想象,使這個行程增添不少未知的樂趣。
不過,事情往往是"想得很美",而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尋找大別山紅寶石并非易事
"大別山紅寶石生長在黑云母二長片麻巖中.是一些超鎂鐵小巖體中的捕虜體。"王世年先生介紹道。王先生是安徽著名的玉石收藏家,人稱"和田王"、"一眼準",早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地震地質、構造地質專業,與大別山紅寶石有一段特別的機緣。
可憐我們這些文??身的,自然對"黑云母二長片麻巖"、"超鎂鐵小巖體"這樣拗口的地質名詞感覺很是陌生。面對我的疑問,王先生笑著說:"耳聞不如眼見,還是見著石頭再說話吧!"車子駛進霍山漫水河地界,車速放慢,山道旁邊滿是裸露的巖石,王世年開始東張西望。"這是片麻巖嗎?""不是,這叫混合花崗巖。只要找到片麻巖,就離大別山紅寶石近了一步。"
以前進山,眼中所見的都是險峰、溪水、瀑布,向往的是觀日出、看云海,所謂"看山非山,觀樹非樹",往往找的是感覺,追求的是形而上的東西,很少探究一棵樹、一塊石頭里面到底潛藏著什么秘密。而今,跟著地礦專家,才領略到這里面的樂趣。
"你瞧,那是眼球狀混合花崗巖,眼球里面包含的是正長石。這些混合花崗巖,黑中有白,線條修長,如果運到城市里,可以雕成奇石,非常美麗。""那一塊被農民放在院墻邊的叫做礫巖,這是一塊一塊的大小石頭,在沉積過程中,因為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又重新粘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巖石。
我們盯著各種石頭看,不時還用錘子在上面敲敲打打,引得許多過路的農民駐足觀看。遠處一個農民喊:"他們是干什么的?"這廂有人大聲回答:"找石頭的!"
終于看到片麻巖了。就在路邊,農民豬圈的圍欄上,一層層碼得都是。顏色是灰黑色,外形有點像我們常吃的那種黑芝麻做成的"焦切",手摸上去,有很明顯的顆粒,質感不如花崗巖細膩。
可惜,在這種片麻巖里,沒有發現紅寶石的影子。"片麻巖是一種變質巖,分許多種,比如富鋁片麻巖、斜長片麻巖、堿長(二長)片麻巖和鈣質片麻巖等。大別山紅寶石產在黑云母二長片麻巖里。"
天色漸晚,我們只好在漫水河鎮找個地方住下,聽說附近有個大型的采石場,決定次日一早前去探訪。
到這時,我才明白,原來大別山紅寶石目前并沒有專門的礦坑,只是呈很零散的"雞窩狀"分布,而且規模和礦量都非常小,通常一窩不過幾百公斤到一噸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質部門在這個地區探礦時,在幾個探測點發現了紅寶石,但很快就被挖光了。那時候的地質隊員都是在荒野作業,現在想去尋找幾十年前發現紅寶石的地質點,如果沒有老地質隊員的帶領,搜索難度會非常大,猶如"大山里撈針"。
聽到這里,心情變得有些沮喪,難道我們要無功而返嗎?
令人失望的漫水河
漫水河
漫水河位于霍山縣西南部,距縣城58公里,東鄰大化坪與落兒嶺,北接金寨縣境,一輛輛寫著"英山"的巴士穿鎮而過。沿著省道再往西北方向前進,就是湖北地界了。
一盆冷水
看來漫水河所在的位置與我們前面所得知的訊息,即"霍山A, B兩地,金寨W河,二道河,湖北英山"相契合,大方位是正確的。但能不能找到紅寶石,那就要看運氣了。
小鎮不是很大,如所有的山中小鎮一樣,一條街走到底就可以看清全貌。漫水河是霍山著名的藥百合、蠶桑、有機茶以及毛竹基地。現在正是百合收獲的季節,許多臨街的門面里攤放著成堆的已曬干或半千的百合,上等的干百合芯不過8塊錢一斤,便?極了。還有人把已制成干品的蠶寶寶拿出來翻曬,那是入藥用的。旁邊晾曬的還有黃精、棗皮。此地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像天麻、靈芝、茯苓、杜仲等,都是非常有名的。
我們在街上打探,詢問采石場的情況。恰好碰到一位熱心人,名叫王國恕,他是漫水河鎮的老鎮長。他對我們說:"你們打聽的龍門采石場,采的是花崗巖,還有鐵礦,沒有你們要找的那種石頭。"
聽了這話,好似一盆冷水當頭潑下,讓人失望!
民間收藏家
不過,王鎮長接著又指點迷津:"街頭住著一位名叫江賢華的老人,從廣播文化站退休后,喜歡上了石頭,每天都會到河里去撿奇石,他有可能會了解情況。"
熱心的王鎮長帶我們去那位愛好奇石的人家,江賢華正好在家。果然,老人家的屋里屋外擺滿了各種形態、不同材質的石頭,有膚如凝脂的黃蠟石、白蠟石,有狀若高山流水的圖案石,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卻非常好看的石頭……
不過,翻遍了這些石頭,卻沒有我們要找的大別山紅寶石。王世年拿出隨身攜帶的紅寶石礦樣給江賢華看。江拿在手里摩擎了半天,說:"這里沿著大河上下幾十里地,我都跑遍了,沒有看到過這種里面長紅點的石頭,以前好像聽說過,不過現在沒有了。"
漫水河無紅寶石
老人肯定的語氣,徹底阻斷了我對漫水河的期望。
不過,他還是決定帶我們到河里去看一看。在漫水河河灘,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搜尋,發現了幾塊值得玩味的漂亮圖案石,我們把它搬上車,準備帶回合肥。
王世年先生安慰我們:"其實尋寶只是一種過程。大別山里遍地都是寶呢,就是這幾塊普通的石頭,簡單修飾一下,放在城市里,也可以成為價值不菲的擺件。"
或許,這也算我們在漫水河的一種收獲吧。
被冷落的紅寶石
鎩羽而歸,咨詢地質專家
尋寶路漫漫,從霍山漫水河鐸羽而歸后,我們只好另尋出路。這一回,我們決定還是先去拜訪地質專家。
發現大別山紅寶石的地質隊員之一孫先如
上世紀80年代,最早發現大別山紅寶石的是安徽省三一三地質隊,它如今的駐地在六安市。可是我們到訪時,地質隊里的幾位主要知情人居然都不在單位,有的到潛山考察礦點去了,要過兩日才能回來。幾經輾轉,終于打聽到一位老地質隊員,他名字叫孫先如,是安徽省首批國家級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他也是當年發現大別山紅寶石的地質隊員之一。
孫先如從省地質實驗研究所退休后住在合肥家里,我們只好返回合肥。
孫先如于196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系,后分配在廣西地質部門,1970年調至安徽省第三一三地質隊。
勘探鉻鐵礦期間偶然發現大別山紅寶石
"那時候的三一三地質隊駐在霍山縣佛子嶺,現在人們常說大別山紅寶石的發現時間是上世紀80年代初,其實準確地說是在70年代。70年代開始,地質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一項尋找’鉻鐵礦’的運動,運用人海戰術,到每一片可能出產?地方進行探礦,大別山是當時探礦的一個重點方位。"
說到鉻鐵礦,可能一般人難以理解,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去尋找這種東西。因為鉻鐵礦?金屬鉻的主要來源,鉻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是航空、宇航、汽車、造船,以及國防工業生產槍炮、導彈、火箭、艦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而鉻鐵礦恰恰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當時大部分礦石都要從阿爾巴尼亞進口。
"所以我們地質隊派出一個又一個小分隊在山里尋找,大家背著帆布做的地質包,里面放著錘子、放大鏡、羅盤、地圖、標本袋,進入大山深處,采用拉網式搜索,根據軍事地圖按比例尺劃出線來,每支隊伍按一定的路線和距離打點探測,每個點都要描述巖石狀況、記錄、取樣,再將取回的標本進行分析研究。大別山紅寶石就是我們在尋找鉻鐵礦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
因當年環境冷落大別山紅寶石
大約是在1972年左右,先是另一支分隊的某個地質隊員在高壩附近發現了含剛玉的礦石,具體是誰已很難考證,后來是孫先如在龔家灣發現了這種礦物。"我們將采集的標本帶回來,進行化學分析和鑒定,知道這是剛玉寶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紅寶石。不過,當時誰也沒在意,只當是發現了一種礦物而已,誰也沒把它當作一回事。"
"這是很名貴的寶石呵!為什么不當一回事呢?"
"一則我們要找的是鉻鐵礦,再則當時處于’文革’末期,社會上仍然是不愛紅裝愛武裝,這種裝飾類的寶石自然不受重視,誰要愛好那個,會被批判為’資產階級情調’的。
就這樣,大別山紅寶石雖然被發現了,卻被冷落在一個角落。
直到1976年,安徽省地礦局有位副總工程師到北京開會,看到展覽的礦石標本里有紅剛玉,遂想起我們大別山也有這種東西,于是將此事向部里匯報。"后來,可能就是在他的匯報和建議下,安徽省開始對大別山的剛玉礦進行普查和采挖。這種紅剛玉經地質礦產部寶石研究室鑒定,確認為紅寶石,可磨制成圓頂形首飾寶石。80年代初,這個消息發表在《中國地質礦產報》。這便是發現大別山紅寶石的經過。"
神奇的大別山
那么,大別山為什么會出產紅寶石呢?
我們還是先不談寶石,先從大別山的地質形態說起吧。
大別山的地質形態
對于安徽省所在的位置來說,大別山是這個區域最古老的陸地。二十多億年前,那時的安徽大地是一片汪洋大海,既無鳥兒飛,也無魚兒跳,可以看到的只是雷電轟鳴、暴風驟雨和驚濤駭浪。海底火山噴發頻繁,歷經數億年,噴發沉積形成了大別古陸核。在距今14-8億年的中晚元古代,又一輪地殼沉降作用,形成了原始的大別山基底。
起初,大別山區處于一個東西向狹長的海槽中,海槽的兩側為古華北板塊和古華南(揚子)板塊。華南、華北兩大板塊經歷了十多億年的拉張裂陷,到了距今8億年的晚元古代早期,兩大板塊復又開始向一起聚合靠攏。它們像兩只大船碰撞,一只船頭插在另一只船頭下面。大別山就在這種劇烈的板塊碰撞中產生了。
大別造山運動以震撼山河的擠壓,將原來沉積的巖層褶皺隆起為高峻的山嶺,這些巖石在長期的高溫高壓下變質成變質巖。古老的變質巖中蘊藏著豐富的礦產,世界70%以上的鐵礦產自變質巖,黃金出產最多的南非@黃金就采自變質礫巖中。大別山中,顯露于地表的有大面積的太古代、元古代時期的變質巖,這一地區常見的變質巖有片巖、片麻巖、千枚巖、板巖、?英巖、大理巖,而我們所要尋覓的紅寶石便孕育在這些變質巖中。
在人們生活的地球上,地殼中化學成分三氧化二鋁(Al2O3)僅次于二氧化硅(SiO2),但在自然界以Al2O3結晶礦物的剛玉礦卻相對十分稀少。
大別山紅剛玉礦位于群山北部,該地區出露地層為一套經過強烈混合巖化的古老變質巖系,屬太古代(38-26億年前)大別山群。"大別山紅剛玉礦產在太古代大別山群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以及超基性巖中,剛玉黑云母二長片麻巖原巖為太古代富鋁泥質巖,在變質綠片巖相條件下,形成黑云母、白云母、斜長石、石英類片巖,后在角閃巖相條件下通過脫硅,白云母分解成鉀長石、剛玉和H2O,"
專家說的這幾句話理解起來有些難度。簡單來說,大別山紅寶石就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在高溫條件下,"富鋁"、"貧硅"的巖石經過脫硅反應,分解出剛玉。
這便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不斷地將各種物質排列組合,形成新的物質。
在常溫條件下,含剛玉的巖石經風化和搬運作用、分選富集形成剛玉砂礦。自然界的變化非常漫長,短到幾萬年,長到幾百萬年甚至幾十億年。而這個過程中的變化又很復雜,原先形成的寶石晶體可能被地震等地質作用全部或部分破壞了,也有可能與后來的化學溶液發生反應形成了新的礦物(不一定是寶石),因而保留到今天并能被發現可作為寶石的礦物真是少之又少。
而這其中,出產的最優質的紅寶石就更加稀少了,據稱僅占0.1%。這主要是因為紅寶石晶體多有裂紋、包體、斑點等缺陷,所謂"十紅九裂",沒有一點裂紋及瑕疵的紅寶石是極其少見的。而要在地球上發現和發掘到這些寶石,除了運氣外,還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進行長時間艱苦的勞作。
再訪大別山紅寶石
孫先如介紹說:"已發現的幾個探測點的大別山紅寶石規模不大,基本被挖掉了,現在去山里裸露的礦面找到的可能性很小。在霍山的高壩、龔家嶺、金寨的西河都有,不過品質不一樣。高壩的紅寶石中鉻元素含量最大,呈玫瑰紅;龔家嶺的晶體大些,呈粉色;金寨西河的顏色就更淡了。"
這么說來,高壩的紅寶石質量最優了。那么,高壩在哪里呢?
大別山高壩紅寶石質量最優
"從霍山鹿吐石鋪往大化坪方向走,在那條路上應該可以打聽到。"
得了專家指點,這一回再次前去尋找,一定不會落空。
霍山縣“鹿吐石”的傳說
霍山縣城西南的鹿吐石鋪是一個古老的鄉村小集鎮,隸屬于落兒嶺鎮。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群神鹿來到這里,啃吃了山上的青草后便吐了大量的黑芝麻狀的東西,它們經風吹日曬變成了堅硬的巖石,當地人稱之為"鹿吐石"。那么,當地老百姓說的這種"鹿吐石",是否就是黑云母二長片麻巖呢?
我認為,很有可能。因為一進人鹿吐石鋪,山道兩邊的片麻巖便多了起來?
我們沒有在這個小集鎮多作停留,便驅車拐人更狹窄的山道,往大化坪?向駛去。
車子盤旋至一處高坡,這是一個地圖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叫做"坳旗尖"。在前面的小集鎮上聽說,這里有一個農民,許多年前撿了很多含紅色晶體的石頭,因為"不識貨",被一個路過的南京人全部騙走了。或許,傳言中所說的這種石頭,便是我們要的大別山紅寶石?
我們跳下車,旁邊有兩個小商店,一共不過幾戶人家。路邊正好有個年輕人,我們拿出紅寶石礦樣給他看,他剛拿到手里便叫道:"紅剛玉!這是紅剛玉!"
這一聲喊反把我們嚇了一跳:終于碰到識貨的了!
年輕人名叫萬正峰,他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說:"紅剛玉大概是在80年代初被發現的,那時我還小,大人們在干活時都能撿到這種石頭,村里的老九撿了幾麻袋,都被外地人騙走了,一分錢都沒給。"
看來,前面所聽到的傳言確有其事。
萬正峰帶我們去當年發現紅剛玉的地方。那里是一堆殘留的裸露礦面,很大的一個斜坡上,都是黑云母二長片麻巖。"我們這兒都是這種石頭,這種石頭比較酥軟,家里如果要砌東西的話,還要從其他地方拉石頭。
王世年拿出錘子去敲這些石頭,石頭果然很容易就散開了。"這里的片麻巖風化得很厲害,比漫水河的片麻巖松軟,如果找到紅寶石的話,應該相對比較容易取出。"
可惜,我們在石頭坡上找了幾個來回,也沒有發現一顆紅寶石的影子。萬正峰說:"這里的早就被人撿光了,不過聽老人講,公路路基下面的涵洞里有一塊直徑約一米的紅剛玉礦塊,因為修路工人不了解,就把它砌在里面了。路修成后,就更取不出來了。
大家覺得十分遺憾,跳進涵洞用小電筒找了半天,自然是毫無收獲。
"附近的農民家里還有嗎?""有呵,前面說的那個老九家里還有一塊。"
老九姓吳,就在路邊開小店,他的妻子在家。當我們問起紅剛玉時,她只是笑著說有一塊,卻并不拿給我們看。我們坐在那里,等了好一會兒,有個人騎著大摩托車回來了,正是吳老九。我們再次要求看一下紅剛玉。吳老九答應了,吳妻這才笑著走進家里,從床頭柜上取出那塊礦石。這塊石頭大約有伸開的手掌那么大,星星點點的紅色寶石鑲嵌在石頭中,像一只剝開的大石榴,剛玉晶體呈現玫瑰紅色,十分耀眼。王世年將石頭放在手里端詳,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成色不錯!剛玉晶體大,色澤也很好,可以加工成寶石戒面。’
我悄悄問:"價值幾何?
王世年笑道:"這要打開看才知道,像這樣的剛玉晶體如果裂紋少,應該是價值不菲。"
聽了這話,旁邊便有人問吳老九:"你這塊石頭賣不賣?”
吳老九不答話,只是搖手。他的妻子笑著說道:"放在家里玩的,不賣的。"
既然如此,我們只好打道回府。雖然空手而歸,但至少在大別山見到了真寶石,也算不虛此行了。
疑問:為什么沒人來大別山開采紅寶石呢?
各位看到這里,想必一定心存疑問,就如我們開始探訪大別山紅寶石時所存的疑問一樣.那就是:大別山紅寶石發現已經幾十年了,如果說剛開始受冷落有時代的原因,但是為何在之?的很長時間里,它?一直"藏在深閨人不識"呢?
其實,在大別山的"寶藏"里,不只是紅寶石,還有藍剛玉,也就是俗稱的藍寶石,間樣不受重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安徽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在開展寶石資源調查研究中,在大別山北部發現藍剛玉,剛玉呈淡藍和藍色,六方柱狀,半透明,附存在剛玉黑云母二長片麻巖中。
大別山紅寶石為何無人開采
世界上,紅寶石的產地非常少,主要分布于緬甸、泰國等地,既然大別山早就發現紅寶石和藍寶石礦,為什么沒人開采利用呢?
大別山紅寶石開采困難
寶藏在那里,當然會有人想去發掘。自從大別山寶石被發現后,一直就有各地的寶石專家、愛好者前去探訪,希望能把它開發出來,加以利用。可是多數都是滿懷希望而去,卻失望而歸,漸漸就乏人問津了。個中原因,與大別山寶石周圍的生成條件及自身的品質有很大關系。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大別山寶石"出身不好",它生長在堅硬的巖石里,把它從石頭中取出非常困難。緬甸、泰國一帶的紅寶石包裹體屬于砂性礦物,很容易被剝離出來,大家在電視中看到緬甸工人站在水里淘洗礦石,就把寶石挑選出來了;而大別山的紅寶石包裹體是巖石,要想把紅寶石一粒一粒地取出來,技術難度極大,由此所帶來的生產成本也非常大。
大別山紅寶石色彩不夠濃烈與頂級紅寶石相差太遠
紅寶石的紅色來自于所含的鉻元素,鉻吸引藍、綠光譜,從而折射成紅色,所以紅寶石的色彩與鉻的含量高低關系密切,含量越大則越紅。國家珠寶玉石鑒定師孫先如教授分析后發現,緬甸產的紅寶石鉻含量一般在1.81-0.94之間,而大別山寶石的鉻含量只在0.29—0.05之間,從這里可以看出兩者的巨大區別。頂級質量的紅寶石色調純,飽和度好,不帶任何或棕或藍的次要色調,其顏色強度就像燃燒的焦炭,紅如"鴿血";大別山紅寶石色彩最濃烈的也僅是玫瑰紅,與頂級紅寶石相比差距比較大。
大別山紅寶石由于地質原因裂紋較多
再者,大別山地質復雜而特殊,由于不斷的多期連續的構造擠壓作用,大別山紅剛玉晶體裂紋較多。"如果僅僅是顏色和雜質的問題,倒還有解決辦法,比如運用熱處理的方法,將剛玉晶體放在高溫爐里燒,就可以去掉包裹雜質,增加透明度;還可以添加元素,使非寶石級剛玉改色成為寶石級,盡管比不上天然成色的寶石,但也有較大的市場利用價值。然而,裂紋多的話,就沒辦法處理了。西安交通大學的駱競烯教授曾經拿了幾個樣品,嘗試著改造了一下,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由于這些原因,大別山寶石長期被湮沒于深山,鮮為人知。
★知識鏈接·十二生辰石一覽表
月份 | 天然寶玉石 | 人工寶石 | 顏色 | 象征意義 |
一月 | 石榴子石(紫牙石) | 變色藍寶石 | 荀萄酒紅 | 真誠、友愛、真實 |
二月 | 紫晶 | 紫色藍寶石 | 紫色 | 誠實、平和 |
三月 | 海藍寶石(蘭晶)或血玉髓(雞血石) | 藍色尖晶石 | 淡藍色 | 沉著、勇敢、聰明 |
四月 | 鉆石 | 無色鋯石 | 無色 | 純潔、無暇 |
五月 | 祖母綠(綠寶石) | 黃綠色尖晶石 | 綠色 | 幸運、幸福 |
六月 | 珍珠或月光石(月長石) | 合成錫蘭藍寶石 | 珍珠光澤乳白色 | 健康、長壽、富有 |
七月 | 紅寶石或變石(金綠寶石) | 合成紅寶石 | 紅色 | 熱情、仁愛、尊嚴 |
八月 | 橄攬石或纏絲瑪瑙 | 藍綠色合成尖晶石 | 黃綠、紅色 | 夫妻幸福、美滿 |
九月 | 藍色藍寶石 | 藍色合成藍寶石 | 深藍色 | 慈愛、誠實、忠誠 |
十月 | 歐泊或粉色碧璽 | 粉色合成藍寶石 | 彩虹色 | 歡喜、安樂、平安 |
十一月 | 黃玉(托帕石)或黃水晶 | 金黃色合成藍寶石 | 黃色 | 友誼、希望、潔白 |
十二月 | 綠松石(土耳其玉)或鋯石 | 藍色鋯石 | 藍色 | 成功 |
——《中國礦藏大發現》楓梔亾痕 王偉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