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云南多次,但怒江大峽谷因其地處偏遠,道路難行,因此擋住了世人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腳步。很多在云南工作的同志都沒去過,更不用說是北京人了。這次我們終于對著怒江說,我們來了!
怒江大峽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州境內,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和最原始古樸的東方第一大峽谷。怒江大峽谷位于滇西橫斷山縱谷區三江并流地帶,峽谷在云南段長達300多公里,平均深度為2000米,最深處在貢山縣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
我們這次驅車1600多公里,在大峽谷非常狹窄的山路往返,共走了4天3夜。沿江經過盧水縣、福貢縣有驚無險的一直進到了怒江大峽谷最深處的貢山縣丙中洛鄉。在這條世界第二大峽谷里,生活著傈僳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4個世居民族,20幾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4%,他們世代居住在沿江兩岸陡峭的大山上。他們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物質匱乏,是云南最為貧困的地區。但那里多民族人民和諧相處、為國住守著這片邊疆國土。為此,我們充滿敬意。此行,我們充分領略了怒江大峽谷的美麗雄奇、險峻以及獨特的純樸的少數民族風土民情。這時節去,那里還是雨季。因此看到江水混濁,是雨水沖刷山體的結果。冬季的江水最美麗,它是清澈的。這里的條件特別是道路和居住條件目前還不適宜開發規模旅游,很少有外面的人進來,一路上我們沒有遇到幾輛車。我們將沿途拍攝的照片,放在這里與博友們分享。
這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灣。當怒江一路奔流,從青藏高原穿越來此時,怒江水一步三回頭回望丙中洛,這便有了怒江第一灣和風光無限的桃花島。桃花島上有28戶怒族過著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生活,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桃花節民俗。
這是我們向當地干部要的手機拍的冬天的怒江第一灣照片,那個季節的怒江水是清澈碧藍的。
怒江的入口處
洶涌的怒江水,奔流不息。
怒江大峽谷
冬季的怒江大峽谷
湍急的水流
連綿起伏的怒江大峽谷
怒江中的旋渦,據說就在這里搞過漂流
怒江大峽谷上從盧水縣進入福貢縣的劃界公路橋梁
怒江著名的景點----石月亮,即指遠處山頂的圓洞。
當地少數民族經常使用溜索過江
巧遇一位剛自己坐溜索過江的傈粟族老媽媽,她已經80歲了
這是大峽谷的石門關,在往上走30里地就到西藏靈芝地區了
怒江大峽谷每到雨季經常會發生泥石流。這是特大泥石流形成的,車從這里需小心經過
表面平緩的怒江,其實水平面下面的水很湍急
遠眺大峽谷
這就是大峽谷最深處的貢山縣丙中洛鄉政府所在地,這是我們見到的唯一開闊的地方
怒江邊上唯一的商店,是傈粟族的老板娘
貢山的獨龍族和普米族姑娘在給遠方來的客人倒酒,表示歡迎。
福貢縣傈粟族姑娘邀遠方來的客人一起跳民間舞,這是一種風俗
同上
溜索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