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上 2014-11-20
2014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我去英國學習,本以為英國是老牌經濟強國,肯定通訊發達到處都可以蹭到免費WIFI,可非常令人吃驚的是并非如此,難道是通信不發達嗎?通過深入了解,才發現“反?!敝?,其實很正常。
中國人出國,無論是到酒店住宿還是餐館就餐,首先就是問“有沒有WIFI”,所以很多國家的餐館,尤其是中餐館,都把“本店有免費WIFI”作為招徠生意的噱頭。可是在英國,酒店除了大堂在房間里基本不提供免費WIFI,要享受免費WIFI必須成為酒店的會員,要填一張復雜的表格,而且WIFI密碼是一天一換,必須每天到服務臺申請。更為“摳門”的是密碼是“一次性”的,只能在一臺終端登錄,你想手機上用了退出再登錄ipad,沒門。餐館提供WIFI的也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車站、機場了。而在上海,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機場車站賓館酒店提供免費WIFI不說,就是走在街頭也有許多的電話亭、報攤有WIFI熱點供大家免費上網。
真的是英國的通信落后嗎?買了一張英國的手機卡,與售卡者交流才知道,英國的幾大移動通信商,免費上網是手機卡“隨身帶”的,而且基本上沒有流量限制,刷微博、看視頻、視頻聊天,你想聊多久都行,自然就沒有人需要用到WIFI。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打電話肯定很貴。其實,說起來大家可能也不相信,在英國同一個運營商的手機之間通話是免費的,城市與城市之間打電話沒有“漫游費”,打國際長途的價格更是低得嚇死人,最貴的每分鐘2便士,便宜的每分鐘1便士,如果辦套餐還可以更低。折算成人民幣,每分鐘不到2角錢,在倫敦打個國際長途到北京,比在上海打個電話到北京便宜得多。
查了一下中國通信運營商官網最新的資費標準,中國移動從英國撥打回中國的電話每分鐘1.99元,流量是6元享受3M;中國聯通是每分鐘1.86元,這還是2014年10月1日國際通話資費“大幅”降低后的資費標準。這個價格已經比之前的資費降低了一半多,看到新聞報道《中國移動2010年以來第12次調低國際漫游資費》,“讓利”于百姓,看著看著,我就醉了。
(作者為上海市工商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