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在商業領域,與俞敏洪、徐小平并稱為“新東方三駕馬車”的王強也在思考商業世界變化的本質時關注到了齊格蒙特·鮑曼十多年前提出的“液態的現代性”。
這段發現,給予他怎樣的商業思維激蕩?王強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細細道來。
每個企業家都有一個終極夢想——打造一個商業帝國。它是一個宏大的空間概念,不被時間侵蝕,似乎立在那兒就永遠不敗了。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商界正在出現一種現象——成為獨角獸的新興企業,正以加速度的方式涌現,而那些看起來恒久的“百年老店”式企業,稍微不慎就轟然倒地,帝國大廈傾于一旦。因此,只有觀察到商業本質的變化,才能找到重新構筑自己商業夢想的道路。
在這里,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當代最重要的世界性思想家——齊格蒙特·鮑曼。而與鮑曼所洞見的現代化世界如出一轍,如今,隨著互聯網和全球化兩大力量的來襲,原有的那種“固態”的社會形態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式微乃至消失。磐石崩解了,構成世界的基底變成了瞬息萬變的“流沙”。此后,我們必須擁抱一個詞:不確定性,并把它作為我們思考現代商業社會最重要的落腳點。
由于社會由“固態”變為“液態”,商業本質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固態的社會形態下,商業最關注的是生產者,是從工廠到商場之間的聯系。你必須保證從工廠生產到把產品銷售給消費者之間所有流程的順暢,才能保證商業的成功。而液態下的商業社會最關注的是消費者。現在的生產過程不再是從工廠到商場,而是以消費者的需求推動生產,再從生產者的工廠把物品或者服務送到消費者手中。因此,商業本質的變化在于從生產者主導的社會變成了消費者主導的社會。
鮑曼認為,消費者社會有三大特質——第一,消費者的期待頻繁更替。第二,只有高得非比尋常的繁衍能力,才能保證期待的生命周期不被弱化。第三,未來人類將體驗到越來越豐富的供給,同時也面對越來越多因過量消費導致的浪費。
在這樣一個“無情無義”的消費者社會,企業家的思考習慣必須從依賴空間逐漸向對時間的敏銳和流變上轉移,在盡可能快的時間里,敏銳地捕捉并滿足消費者的訴求。
在這樣一個大勢下,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鑒于任何一個商業行為從宏觀來講就圍繞三個因素:人力、產品和服務、資本,我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方法論——
第一,在人才創新上,通才比專才更重要、客戶即雇員、人才流動不流失。
第二,在產品與服務創新上,要快速試錯,加速迭代。
如果用液態的思維方式來考量商業的創新,那么,重新定義所有的元素和元素之間的關系,以及重新定義關系和關系之間跨界的維度和迭代的速度,就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一個重要方法論。在液態社會,人們對于質量的期待會被快速迭代所覆蓋。快速迭代,滿足用戶短暫的欲望,成了這個時代最主要的期待。
當然,迭代不是簡單的性能提升。而是說,第二代產品要從本質上推翻甚至顛覆第一代產品,甚至到了第三代產品,一定要拋棄前兩代產品,才有存活的機會。可能到了第四代產品,你才找到了真正精準的剛需。
第三,今天的企業要想快速在時間軸上贏得市場,就必須借助資本的力量來進行加速。因為,誰能迅速占領市場,誰等于就啟蒙了消費者并保持了消費者的注意力。一家創業公司想要在時間軸上快速占領市場,更是必須借助資本的力量。
前面我們一直在討論變,那么商業創新還有沒有不變的東西?
我們來看一個概念——時間復仇論。它的意思是,當你不停地在不同方向上追逐,你以為你跑贏了時間,實際上,時間還會找到你復仇,將你所有的速度和成果毀于一旦。
比如,假如你跑得很快,卻沒有跑得慢的定力,假如你只是一味地迎合消費者,而忘記了你商業的本質和初心,你最后仍然一無所獲。對商業來說,即時滿足消費者瞬時的需求和匠心運營產品和服務,本質上并不矛盾。但是你必須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和搭配,才有可能用這樣的厚度跑贏時間。
最后想說的是,改變世界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所有花大量精力研究對手的人都很難成功。BAT之間為什么誰也“殺”不掉誰?因為最后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百度不做電商了,阿里不強調社交了,騰訊也不糾結太多搜索引擎了,大家都各歸其位。
他們明白了,他們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為能敏銳地發現問題并有效地回答問題,而不是東抄西湊尋找到現成的答案。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混沌大學”,有刪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