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伴隨著股價持續低迷,成立19年的百度正處于至暗時刻,市值跌破400億美元,被京東、網易、美團點評超過也就算了,畢竟這三家公司成立時間并不短。如今,連成立僅4年的拼多多市值都超過百度,百度干19年竟然不如拼多多干4年,這就非常尷尬了,求百度掌門人李彥宏心理陰影面積。
眾所周知,“BAT”指的是百度、阿里、騰訊,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的三座大山”,分別把持著搜索、電商和社交+游戲三個重要賽道,一直以最強大的形象示人。不過,近年來,外界關于百度是否掉隊BAT的討論一直未曾斷過,從營收、利潤、市值等關鍵指標來看,百度的確與阿里、騰訊存在不小的差距。
比如,1000億美元市值對于百度來說始終是個邁不過去的坎,而阿里、騰訊早就輕松邁過,且市值飆升至4000億美元以上,市值表現一直很堅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百度市值長期徘徊在低位,且波動較大,今年5月以來股價暴跌,導致市值跌破400億美元,與阿里、騰訊的差距不減反增。
如今,讓李彥宏心塞的是,追趕阿里、騰訊無望也就算了,市值竟然被京東、網易、美團點評、拼多多等一眾二線互聯網公司反超,比如市值分別落后京東、拼多多70億美元、30億美元,無形中使其處境更加尷尬,直接導致外界將其對比對象從阿里、騰訊拉低到上述公司,行業地位猛然下降。
如果百度不盡早走出困境、用強有力的業績說話,未來不排除有更多互聯網公司市值超過百度,比如今后可能上市的字節跳動、滴滴等。換言之,隨著百度市值不再穩居互聯網行業第三,其更加無法與阿里、騰訊相提并論。
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是“BAT”一詞全面垮掉的一年,百度已無資格與阿里、騰訊并列中國互聯網三巨頭,這點毋庸置疑。從市值逆襲角度來看,曾經不如百度的京東、網易、美團點評、拼多多,則成為其優先追趕的目標。
不得不說,互聯網江湖就是這么殘酷,激烈競爭態勢之下,強如巨頭也沒有安全感,不進則退,被昔日不如自己但快速崛起的對手按在地上摩擦也無不可能。明眼人都看得出,當下局面對于百度非常不利,頹勢盡顯,其仍需加倍努力,在最短時間內證明自己依然實力強勁,具備王者風范。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年3月李彥宏關于BAT的最新表態。當時,在被媒體問到如何看待百度在BAT中的地位,他坦言百度會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技術創新,八九年前就大規模地投入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這幾年研發投入占總投入的15%左右,應該是國內主流公司里研發占比最高的公司。
又有媒體問李彥宏如何看待百度掉隊BAT,他還是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稱百度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有些機會是屬于我們的,有些機會是不屬于我們的,不可能每個機會都屬于百度。”媒體追問“哪些機會不屬于百度呢”,他回復道,“就是含量不是那么高的,我們做起來相對困難些。”
或許外界會認為李彥宏在一本正經地打官腔,沒有說出媒體想要聽到的答案,但“百度會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技術創新”這番話也有可能是他的真心話,既表明態度,又提出解決方案,因為百度不能光盯著阿里、騰訊不放,而是要從自身優勢出發,不斷自我壯大,才有可能逐步縮小差距。
祝李彥宏治下的百度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