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一到春節,路上車少了地鐵人少了
這時總有人開玩笑:
“北京人也沒有早點吃了吧?”
嘿,那您可真是太不了解北京人了
雖說街頭的煎餅攤不見了
門臉處的雞蛋灌餅也被拆掉了
這些個早點,春節時北京的確見不著了
可北京人還有姆們北京人的早點!
北京早點從古至今最常見的就是這燒餅了
過去還有種半發面的馬蹄燒餅
那是專門夾著剛出鍋的炸果子吃的
多少油都能包住,吃著那叫一個香
還有好吃的現在也喜歡用燒餅夾油餅
但是咱們現在常吃的燒餅更適合夾肉
兩邊的芝麻吃起來香而不膩
吃起來也干干凈凈不掉渣,邊走邊吃
要是覺得少了點油腥就夾個油條或是油餅
吃完了上午半天保證不帶餓的
李小老燒餅
地址:常營民族家園1號內10-11房
馬記燒餅
地址:輸入胡同牛街東里二區2號樓14號
鴉兒李記燒餅
地址:鴉兒胡同19號
張記醬牛肉
地址:南新華街131號
徐記燒餅鋪(裝修中)
地址:西四北大街203號新街口附近
說到早點怎么能少了這口油油的炸糕
一大早吃上一口外酥里嫩的炸糕太舒服了
咬開焦脆的外皮,里面是白色的糯米
黑色的就是甜甜的豆沙,怎么吃都吃不夠
每次就算吃飽了,也得順手買幾個帶回去
京天紅酒家(虎坊路店)
地址:虎坊路17號
奶酪魏(牛街總店)
地址:廣安門內大街202號107室
津三絕炸糕(地安門店)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52號
一圈圈的面食轉成的螺絲轉兒太誘人了
早點早點,早晨的點心說的就是螺絲轉兒
以前是宮廷內的點心,出來便成了一樣早點
酥酥脆脆的螺絲轉兒還夾雜著麻醬的香味
徐記燒餅鋪(裝修中)
地址:西四北大街203號新街口附近
馬記燒餅
地址:輸入胡同牛街東里二區2號樓14號
小樓飯店
地址:通州南大街12號
龍大嬸餑餑鋪
地址:臺基廠大街16號
提起北京的小吃,心頭肉豆汁必不可少
剛起床一聞見豆汁的香氣整個人就精神了
而且必須得搭配著焦圈和咸菜絲兒
吃一口焦圈吸溜一口口汁,一天都有勁兒
老北京人更喜歡在墊點東西下午再喝
早上喝也沒問題,您別空腹喝就成!
要說這碗豆汁必須得是灰綠色的才夠味兒
稠稠渾渾的才有那酸澀的味道
焦圈必須得是熱乎的,吃起來焦香酥脆
焦圈的淀粉在嘴里也能去掉豆汁兒的酸味
最好再配上一碟辣咸菜,吃著吃著汗都出來了
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壇店)
地址:天壇路天壇北門對面
寶記豆汁店
地址:牛街輸入胡同27號
尹三豆汁
地址:東曉市街176號
東直門豆汁店
地址:北新橋二條53號
錦芳小吃(磁器口店)
地址:珠市口東大街2號1層18-19號
北京人離不開炒肝兒和包子這對絕配
不會做炒肝兒包子的早點鋪干不長
尤其是現在天兒涼了,得吃點熱乎的
一碗炒肝兒二兩包子...吃完了真叫一個舒坦!
這碗肝香腸肥的炒肝得濃而不膩
這吃法也講究,得“忒兒嘍”著給喝完
要是用勺子一攪合,這炒肝就泄了
一邊喝著炒肝一邊吃著包子,太幸福了!
緣趙記
地址:沙子口路8號
天興居(鮮魚口街店)
地址:鮮魚口街81-83號
姚記炒肝(鼓樓店)
地址:鼓樓東大街311號
匯興居老北京小吃
地址:體育館西路7號
北京人愛油好油講究油
大早起吃上一根剛炸出鍋的油條太爽了
吃完了還得給家里人帶回去兩根
熱氣騰騰的豆漿冬天看著更誘人
要是家里有孩子,那就得買糖油餅兒帶回去了
焦黃的大油餅上帶著一層深色的糖面
孩子看見就知道這是給自己買的,床都不賴了
甜油餅兒配上不加糖的豆漿吃起來真順口
而酥脆的油條就得配上甜豆漿吃才好了
黑窯廠街糖油餅
地址:黑窯廠街四平園南平房3-1號
增盛魁小吃店
地址:大佛寺東街26號
老回回小吃(百萬莊店)
地址:百萬莊北街9號
老舍的作品中常能看到杏仁茶的身影
杏仁茶曾經也是宮廷里流出的一種風味小吃
用江米面再加上苦杏仁粉調味
喝起來不光有米香,還帶著一絲杏仁的香氣
糖耳朵更是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棕黃色透著油亮的糖耳朵看著十分誘人
吃起來松軟可口,甜綿不膩,看著就像耳朵似的
也因此得名“糖耳朵”,不過糖耳朵是不掛糖的,
要是掛糖的那叫“蜜麻花”
茶湯李京味餐廳(和平里店)
地址:青年溝路和平里七區三十號樓1號底商
奶酪魏(牛街總店)
地址:廣安門內大街202號107室
海碗居北京城(華聯萬柳店)
地址:巴溝路2號華聯萬柳購物中心4層
一說到茶,老北京還有一種“早茶”叫面茶
面茶其實是用黍子面或是小米面做成的面糊
最后在上面淋上芝麻醬再撒點芝麻
嘴里一邊麻醬一邊面茶的感覺太爽了
這面茶喝起來才講究呢
跟炒肝兒一樣,得轉著圈吸溜著喝
這樣能同時喝到面茶和麻醬,要的就是這感覺
只是現在面茶不能經常喝到了
只能周末得空了才能專門去找個地方解解饞
大興胡同面茶
地址:交道口南大興胡同7號
錦芳小吃(磁器口店)
地址:珠市口東大街2號1層18-19號
護國寺小吃(地安門店)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180號
北京人愛吃豆腐,更得從一早就開始吃
大清早的來上一碗老豆腐或是豆腐腦
把干糧往里面一泡,冬天吃完了全身都暖和
以前胡同口的早點攤上準能吃到
咱先說說這歷史悠久的老豆腐
過去老北京人就愛吃這口咕嘟出馬蜂窩的老豆腐
調料多,醬油、醋、鹵蝦油、韭菜花...
現在想要吃上一口地道的老豆腐可難了
豆腐腦就不一樣了,很多早點攤還有賣的
做好一大鍋稀湯寡水兒的鹵再準備豆腐腦就成了
做起來省事,賣起來一盛就齊活,更省事
喝起來各種配料做成的鹵也倍兒香
黑窯廠街糖油餅
地址:黑窯廠街四平園南平房3-1號
全順齋餐廳
地址:育芳園小區
西海子西園燒餅夾肉
地址:玉橋西路格蘭晴天小區南門對面
其實過去炸豆腐代表的不光是炸豆腐
還代表著“炸丸子”,也就是炸豆面丸子湯
看著白不呲咧的,喝起來可不是這樣
加上麻醬、香菜、辣椒油喝起來更有味兒
炸豆腐就是把豆腐皮炸到焦黃
撈出來晾涼以后放到準備好的湯里
等這炸好的豆腐發軟以后就可以喝了
過去走街串巷的小販還會幫您放調料
配上干糧吃解渴又能吃飽,還能添幾勺熱湯
把綠豆面和上粉絲、蘿卜絲等配料
再和上調料拌勻捏成藥丸大小的肉丸子炸
而且湯里也要比炸豆腐的湯里更咸一些
這樣炸丸子的香氣才能完全透出來
這丸子吃起來不焦又不嫩,卻很有味道
李小老燒餅
地址:常營民族家園1號內10-11房
寶華齋老北京燒餅夾肉
地址:夏家胡同萬柳西園小區甲1號1-11號
黑窯廠街糖油餅
地址:黑窯廠街四平園南平房3-1號
老回回小吃
地址:安慧里三區6號樓一層6-3號103
北京的羊雜湯湯底十分清淡
吃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性加上麻醬、腐乳汁等等
配上燒餅吃起來口感更加豐富
喝完了湯吃完燒餅不過癮的話再加碗羊湯
冬天喝完這碗湯,穿著背心都敢出門溜達一圈
李小老燒餅
地址:常營民族家園1號內10-11房
洪記小吃店(牛街店)
地址:牛街12號
祥云軒
地址:牛街教子胡同法源寺西里5號樓
張記醬牛肉(虎坊橋店)
地址:南新華街131號
以前的北平最早的夜宵就是餛飩
這碗餛飩讓北京人能從天擦亮吃到天黑
吃膩了再去回民館子嘗嘗人家的元寶湯
北京還有個習俗,就是大年初二拜財神
也有了“正月初二,早吃餛飩拜財神”的說法
餛飩侯(鼓樓店)
地址:鼓樓東大街309號
白魁老號飯莊(交道口店)
(回民館子要說元寶湯)
地址:交道口南大街158號
正好趁著這兩天人少
路上也沒那么堵了,出門吃趟早點去
到春節了,老北京人們更是懷念這口老吃食
得空了快去回憶一下,順便解解饞
這不光是老北京人的早點,更是老北京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