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門檻最低的優雅,每晚9點,博士在這等你
來源 | 擺渡人(ID: baiduren66)
01
上海一個90多歲的老爺爺,手腳不靈便,一個人住著。
好在孩子們都很孝順,孫女晚上下班會給他做晚飯。
外孫和外孫媳婦,工作忙,經常出差,但每天中午都還會記得給他定外賣,有菜,有肉,還有餐后水果。
而且他們還會很貼心地給外賣備注:
請交給90歲爺爺,然后把單子撕了,免得老人家心疼錢,謝謝。
有時候外賣小哥忘記撕掉單子,老爺爺就看到了,一邊吃一邊抹眼淚。
別人問他,他哭著說:“外孫小時候我沒帶他,他對我這么好,我不忍心。”
老爺爺很愧疚,也很委屈。
如果時光能倒流二三十年,他一定會多抱抱孩子們。
有人后悔在外孫還小的時候,沒有多陪陪他們。可是也有人,不要說孫輩,連自己兒子女兒的童年,都沒怎么參與。
我一個同事,今年三十多歲了,還沒結婚。
父親很關心她,經常催呀催。
有一回催得急了,同事忽然發火:
“我為什么要結婚?就為了找一個男人,不做家務,不管孩子,把家庭當旅館,把我當免費的保姆嗎?”
她說得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父親,一個活生生的“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廣告牌,在他們家行走了三十多年。
同事很小的時候,就一直想不明白父親和丈夫,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她的父親,經常好幾天不回家,回家就坐在沙發上,什么也不做。
偶爾她往前湊一下,他也會不耐煩,嫌她話多,并沖母親喊著:“你能不能趕緊過來抱一下孩子?我天天在外面賺錢,都快累死了!”
他沒有參加過她的家長會,運動會,也幾乎錯過了她的每一個生日。
好在,她漸漸長大,也習慣了父親缺席的日子。
她不再話多,偶爾給父親打個電話,也只是說:“我媽呢?”
可是父親老了。
父親開始關心起女兒的終身大事,想要聽她講講年輕人的新鮮事,想要了解她有沒有戀愛,什么時候結婚。
他的女兒,一點都不想跟他交流,也不想結婚。
02
那些曾經缺席孩子童年的爸爸,后來都怎么樣了?
大姨家的哥哥,前幾年生了孩子。
大姨去幫忙帶孫子,兒子孝順,兒媳婦也孝順,每次回來,都多出好幾身衣裳。
大姨夫過得就不一樣了。
他也想去兒子家里住著,可是他對帶孩子毫無經驗,去了幾天,一直笨手笨腳地添亂。
奶瓶不是太涼了,就是太燙了。
給孩子擦鼻涕,一大張手紙撲過去,孩子“哇”就哭了。
更重要的是,因為長久的缺席,兒子跟他不親,兒媳婦更親不起來。
所以他在兒子家中,就只能每天局促地坐在沙發上,不如回家。
可是回家,日子依然不好過。
他不會做飯,不會收拾屋子,甚至不知道該怎么交水電費,煤氣費。
家里很快沒電了,他到鄰居家給手機充了電,第一件事就是打給老婆:“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電話那頭,是孫子萌萌的小奶音,一個家的其樂融融。
大姨夫終于忍不住哭了,后悔自己年輕時候做足了甩手掌柜,連孩子是怎么長大的都不知道。
有些事情,錯過了,原來就是真的錯過了,很難再有彌補的機會。
你把家庭當旅館,家庭就只能把你當過客。
03
很多人羨慕日本的男人,除了賺錢,什么都不用做。
每天下班回到家,老婆甚至會把拖鞋拿過來,服務貼心周到。
連林語堂都說:“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里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有個中國廚子,娶個日本太太,再找個法國情人。”
就像動畫片《蠟筆小新》里演的一樣,日本男人不需要怎么參與家庭,美伢那樣賢惠的全職太太,會做早飯,做便當,收拾家務,照顧孩子,簡直不要太爽。
可是幸福的日本男人,在退休之后,面臨的卻是一場噩夢,以至于他們都呼吁:“我退休后還想繼續工作。”
這是因為,日本男人在退休之后,普遍會陷入夫妻離婚,父子反目的尷尬處境。
他們在家庭中的長期缺席,早已讓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淡漠,也讓日本女人習慣了一個人在家的自由。
男人退休之后,不少妻子難以忍受家里突然多了一個人,只好提出離婚。
而且,根據日本政府的規定,夫婦離婚,養老金必須平分。
一輩子都埋頭工作、完全不理會家庭的日本男人在退休之后,豐厚的養老金被妻子領走一半,自己還會被當成垃圾掃地出門。
很多被拋棄的日本老男人,由于不會做家務,也沒有子女看護,經常患病后無人照顧,甚至因為精神空虛而走上犯罪道路。
單是為了“求關注”而去偷竊被捕的日本老人,每年就有3萬人之多。
這個數字,足以讓人觸目驚心。
04
公司曾經來過一個實習生,剛剛26歲,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每天下班不回家,賴在辦公室打游戲。
有時候打著打著,老婆打來電話,他吼:“我不是說了嗎,我在加班!”
謊話說得那么大聲,連一起打游戲的隊友都覺得臉紅。
他們勸他:“早點回去吧,家里兩個孩子呢。”
他憤憤不平:“我都上了一天班了,回去又要忙孩子,就不能歇一會兒嗎?”
大家聽了都無語,你有時間歇一會兒,家里的女人什么時候有時間歇一會兒呢?
男人在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只要賺了錢往家里拿,就算是盡了責任,所以堅持用人民幣養孩子。
而人民幣本身,其實是養不起一個孩子的。
這就像當你老了,孩子每個月往家給你打錢,卻不給你打一個電話一樣。
女人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
等她習慣了你的缺席,你又有什么資格渴望家庭的溫暖?
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
等他們長大成人之后,你又有什么理由,重新去建立親密的關系?
醒醒吧,不要再繼續把家庭當旅館,把妻子當保姆,把孩子當人民幣的堆砌品。
每一個喪偶式育兒的結果,都是一個無法回歸家庭的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