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菏澤,除了羊肉湯我們最常吃的是豬肉。在全國各地,除了個別少數民族地區聚居地外,豬肉有各種各樣的燒法,但是最家常,也是最受青睞的做法當屬紅燒肉了。今天,尚堯給大家介紹尚堯酒店的拿手名菜——鴿蛋紅燒肉。
紅燒肉和蘇東坡
說起紅燒肉不得不提才子蘇東坡,眾所周知,紅燒肉又名東坡肉,乃宋朝大詩人蘇軾最愛食譜之一。蘇軾是出了名的好吃,在吃上有著很高的造詣。
據說,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黃州。在黃州期間,蘇軾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并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就是紅燒肉的第一次面世!
據尚堯了解,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制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并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并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于蘇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蘇軾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于是大家就抬豬擔酒來拜謝。蘇軾收到后,便讓家人將肉做成紅燒肉,然后分送給民眾食用,大家吃后無不稱奇,把蘇軾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鴿蛋紅燒肉
如今在中國,無論是豪宴還是普通的家宴,紅燒肉道菜幾乎就成為了中國人默認的“國菜”,它已不止是一道杭州菜。
依尚堯了解,大抵放醬油燒出來的五花肉都能叫做“紅燒肉”,但中國這么大,各地紅燒肉的做法大異其趣。而尚堯的鴿蛋紅燒肉,是一道上海菜。
很多人給上海菜貼上了“濃油赤醬”的標簽,認為它的特色就是“汁濃、味厚、油多、糖重、色艷”,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紅燒肉更加確切一些。
紅燒肉加入大量醬油、大把冰糖,經過幾十分鐘的燜燒,不用勾芡,湯汁自然濃稠如芡。連皮在內肥瘦夾花的五花肉一經炒過,瘦肉層緊而不僵,絲縷清楚,有火腿香,肥肉層將融未融,潤而不膩,肉皮粘糯、微韌,口感層次比燜出來的蘇幫紅燒肉更加豐富。
每當尚堯的鴿蛋紅燒肉一上桌,便能獲得滿桌喝彩!一圈鴿蛋圍著中間的肉塊,誘人的深紅色!夾起一塊,皮肥瘦肥瘦五層分明。尚堯大廚把其燒得油潤香甜,頂部的肥肉Q彈,底部的瘦肉也不顯得干柴,軟糯香甜,每吃一上一口都是身心上的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