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9校招本科就業率
百強榜單公布,清北霸氣領跑
青島大學、黑龍江大學更是首次上榜
19校招高校就業率出爐, 清北穩坐前二
此次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領跑榜單前三,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以微弱差距分列四五位。
2018年百強榜單中,青島大學、黑龍江大學等8所大學首次上榜。以下為前一百完整榜單:
來源:網絡
入榜的100所高校主要分布在華中及沿海的33個城市,其中北京高校占28所,上海、武漢分別以9所和7所排名二三。
因為應屆本科生經驗有限,所以雇主選人尤其注重教育背景,使得榜單八成高校都是“985”“211”。
來源:網絡
競爭力指數構成要素:
指數維度包括各高校本科應屆生當年平均起薪、薪資5年成長均值、雇主與該校學生平均互動及面試邀請數量等多項指標,通過標準化加權計算得出。
另外一個讓許多考生忐忑的話題是,我的學校是一所普通學校,那些名企會給我機會嗎?
先看一組數據,近期網上放出一組包括麥肯錫在內的名企的在職人員院校分布圖。
可以看出北清復交依然是各大投行,咨詢機構的首選目標員工,摩根士丹利有162人來自北京大學,182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麥肯錫則更看重復旦大學,141人來自復旦,110人來自北大。
如此多的名校畢業生,也反映了名企在招聘時確實很嚴格,非優秀人才絕對不可能獲得名企的offer。但是,難道普通學校畢業生就毫無機會了嗎?
期望薪資一萬三,
這屆95后真敢想!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調研綜合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9屆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為8431元/月,企業平均支付薪資為7915元/月。
來源:微博
其中,北京19應屆大學生的期待月薪竟高達一萬三,引發網友一頓吐槽:
來源:微博
事實證明現實和夢想其實差很遠,只不過這屆95后想得太美好。
據《2018年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即第一批95后大學畢業生平均期望薪資為6174元,而實際平均薪資僅有5429元。
工資從5500一下漲到13000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尤其是在現在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
讓自己成為市場上面不可取代的那個人就會顯得至關重要,這一點比你現在的工資可能更重要!
腳踏實地,加強自我修煉!
請抓好實習和考證
考友吳霏霏如今是德勤的一名咨詢師,但當初為了能拿到四大的offer,吳同學可是付出了整整3年的努力。
據吳同學總結,為了拿到名企offer,一上大學就要做好規劃。
實習:
首先是實習,吳同學是大二開始實習的,每到寒暑假,吳同學都會申請四大的各種實習機會。
除了四大,吳同學還去互聯網企業實習過金融分析崗,銀行和券商,吳同學也有嘗試過。
吳同學表示,拼命積攢實習經驗,目的并不是增加簡歷上的經歷內容。更重要的是鍛煉自己,讓自己提前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這樣在最后去普華面試時,內心就不會有多余的焦慮。
考證:
拿到普華的offer關鍵因素中,除了實習就是證書了,相對來說證書的作用甚至比實習更重要。
吳同學在大學四年里就拿下了CFA一級和FRM。
FRM是大二開始考的,趁著大學的時光拼命的學習,大四快畢業時的6月份拿下了FRM考試。
花了半年時間準備CFA一級,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級終于是過了。
吳同學回憶說,當時在普華的par面時,曾被問復習時間如何安排。
吳同學的回答是利用課余時間和實習后下班的時間,通常是早起復習以及睡前復習。
合伙人追問是否會影響休息,吳同學表示自己保持7小時充足睡眠。后來合伙人對這個答案很滿意,第二天就發了offer郵件。
大學生們在大學階段考下重量級證書,除了可以證明在金融財會領域的專業水平,更可以給企業一個善于分配時間,合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印象。
因為四大的工作節奏快,壓力相當大,求職者能證明高工作效率,會是不小的加分項。
學歷決定了你的起點,
而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意識到,企業在追求985的學歷,其實本質是追求求職者的能力時,就能了解職場中高含金量的證書比985證書要更好用一些。
之前有個節目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討論,一個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小何控訴,自己在招聘會上投了上千份簡歷,結果沒被任何一家公司錄用。
而前人事經理在解釋為什么要招聘985的畢業生時,大意用了下面這一段話:
你英語四級,但是985的學生已經考了托福雅思,
你計算機二級,他們已經在開發程序做出了好幾個APP,
你當過學生會主席,接受過電視臺采訪,而985的同學已經在頂尖雜志上發表過文章,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甚至進行了創業有了好幾輪融資。
所以,其實嚴格看來,他們看中的并不是985這張證書,而是這張證書后面代表的能力。
985的學生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并不是每一個被收走簡歷的985學生都會被錄用。
如果你有這樣的能力,即使你只是普通院校的畢業生,企業照樣會用你。而且企業還會因為你的能力高于對你的期望,對你的院校產生好的印象,這就是所謂的“固有思維”被改觀產生的影響。
但是在開始的時候學歷決定了你的起點,但能力最終決定你能走多遠。
學歷終究是學生時代學習能力的象征,而證書卻是職場實實在在的憑證。
唯學歷論雖然被職場廣為傳播,不過究其本質就是對于一個人能力的判斷標準。
證書背后所代表的你關于金融的學習,尤其是金融分析把控方面的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有的時候一張證書真的比學歷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