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教師人文讀本》走進了我的生活,閑暇之時,手捧著它,細細翻閱。看著一個個家喻戶曉的文人名字,讀著一篇篇沖擊心靈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動,情與意也不斷地讓我有所感觸。
當我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情走進這本書,并不斷地與其中的教育理論、人文精神等對話、思考時,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生命性,教育對象的生命性。
《教師人文讀本》的前言中說到:我們每天面對著的是人,我們的學生,他們天真、可愛、充滿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們對我們無限地信任和敬慕。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對話和交流中,他們求知,他們成才,他們立志,他們成長,成為自立的個體,成為家庭的支柱,成為社會的棟梁。而我們每一個教師,除了歲月的流逝之外,沒有失去任何東西,我們的知識在教學中更充實,我們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長。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得到的是更多的愛;我們對學生有多理解,他們會給我們更多的理解。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們也經常困惑、煩惱,甚至痛苦。我們也經常遇到阻力、誤解,甚至非難。正常的知識傳承,往往變成機械的操練;坦誠的心靈交流,往往變成枯燥乏味的訓誡,加上人事的糾紛、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這些使我們的心靈失衡而不知所措。這些問題的解決,固然需要有相應的改革和時間,但如何直面這些問題并持一種積極的態度,確實是我們應當不斷自省的。先輩、前輩和同輩中有不少楷模,為我們樹立起精神的支柱,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博大精深,但首先是愛,惟有了愛,我們才能成為一個育人之人。我們愛祖國、愛同胞、愛親人,當然也愛自己。愛科學、愛藝術、愛自然,對教育和可愛的學生應付出更多的愛等等。我們是教師,都是些普通的人,但我們從事著神圣的事業。
讀完本書,我就感受到了編委們的良苦用心:首先就是想通過閱讀這本書之后讓我們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們多一點精神食糧,去面對生活中的困惑、煩惱,甚至痛苦。讓我們學會愛,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著愛。然后在愛的基礎之上去學會思考,讓身為教師的我們有更好的心態,更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實說到底,書的意義在于讓我們看過之后有所啟發,更深層次也許就是想讓我們生活得更有意義。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平時的生活中,當我們在快樂之中時是很少去考慮:“我為什么而活著?”但是在我們遇到困惑、煩惱,甚至痛苦時我們也許會問,心態變得消極。現實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遇到的事也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種可能性。 但作為教師的我們責任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我們應該先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
沉河對生命的詮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寬容,學會了如何去包容。每一個活的生命都有他的尊嚴,放一顆友善的心去接受,用一雙清澈的眼去看待。在我看來吵吵鬧鬧的小朋友的無聊游戲追逐打鬧到了作家那里,成為了生命的本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魔力,竟能讓人感動,繼而影響自己的心緒使之恬靜淡然。小學老師,最最需要的不就是這樣一種心態?因為種種因素,對著學生難免失去耐心,偏偏此時把學生的一個小小失誤放大再放大,往往事后責怪自己沖動,埋怨自己不理智。那些有經驗的老師總能泰然處之學生的所謂搗亂,是一次次的歷練讓他們能夠用看到學生身上閃耀著的最真最陽光的活力,為了那可愛的生命個體,他們知道應該如何去呵護、引導。
如何引導是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引導過多了,無形之中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學生。那些還未被世俗化的學生,正處于思想萌芽階段,此時的引導實在是很重要。他們不懂得分辨,他們沒有選擇的能力,我們就要為他們創造這樣的條件。
王小波說,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對學生做種種設置也是教育者的特權。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反反復復地灌輸給學生。諸如行為規范、文明禮儀,學生必須習得,但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呢?一味告訴他們應該不應該,用威嚇命令來規定,結果是造成孩子的逆反,成了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兩面派。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學生變成只會遵守規范的木偶,更不愿想象他們習慣于被設置好的生活。那么前提是,我不去做那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這絕對不是說,對于學生放之任之,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尊重他們,承認他們的獨立個體,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引導他們。
《教師人文讀本》同時也為我們指明了新的教學觀。這就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在教學中創設使人思考、激勵探索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也應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理念的楷模。重視和加強繼續教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總之,終身學習是我們教師能走在時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師人文讀本》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后,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300240&PostID=186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