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主產于福建壽山村,其硬度只有2度,柔而易攻,又具有溫潤光澤,常作為印章,石雕使用。在清朝由于皇家對壽山石獨特的喜愛,掀起了“壽山石熱”。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里有中國五千年來傳承的奇珍異寶,據考證,這些奇珍異寶中出自壽山村的物件就達到了1500多件。數量之大,可見皇家對壽山石的喜愛。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極喜愛壽山石制成的印璽。他曾用田黃石刻成“體元主人”小璽和“萬機余暇”閑璽,鐘愛備至。此外他還有“坦坦蕩蕩”、“景遠耆年”、“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齋”、“戒之在得”、“七旬清健”、“御賜朗吟閣寶”等壽山石制成的印璽。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戒之在得”、“七旬清健”和,“御賜朗吟閣寶”。“戒之在得”、“七旬清健”是康熙紀念自己在位60周年精心挑選壽山石中的芙蓉石雕刻的,戒之在得是為了提醒自己面對太平盛世還是需要先天下之憂而憂,七旬清健是一個老人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期許,而 “御賜朗吟閣寶”是賜給四皇子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為壽山芙蓉石,刻雙獅鈕,形象逼真生動,雕工流暢細膩。 康熙——“戒之在得” “七旬清健” 雍正皇帝 到了雍正時期,壽山石已納入官府征稅范圍,壽山石雕刻因材施藝,印章的鈕飾更加精致多樣,出現了印章、文房用具、人物、動物及金玉鑲嵌等類別。據統計雍正共有印璽200余方左右,而壽山石雕刻的印璽就大概占了150多方左右,這可見雍正對壽石的愛不釋手。雍正皇帝曾對其最倚重、最寵信的弟弟允祥封“鐵帽子王”并賜予田黃印章,這也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對田黃石的重視。 乾隆皇帝 最喜歡用壽山石制作印章的非乾隆帝莫屬,乾隆帝擁有的田黃石印章近千枚,現藏于故宮(微博)博物院、大名鼎鼎的田黃三鏈章就是其中較重要的一枚,該印是在一塊田黃石上刻制,并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有個故事是這么說的,乾隆皇帝曾有個“瑞夢”——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次日,乾隆皇帝召集群臣“圓夢”,一閩籍大臣稟告說:玉皇大帝賜給皇上的一定是產于福州壽山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合“福壽田”三字。據說從此,田黃石就在乾隆行祭天大禮的時候位居祭桌中央。黃色是清朝皇家的御用顏色,而壽山石中的田黃石以黃色為主色調。命中注定了它能成為“石頭中的帝王”,成為皇家喜好,風靡全城。 乾隆——田黃三鏈章 到了近代,偽滿洲國崩潰,溥儀丟棄了所有的奇珍異寶,隨身只攜帶著“乾隆田黃三鏈章”,直到朝鮮戰爭爆發,后方百姓正在積極捐款捐物,溥儀為了獲得新興政府對他的好感,他才將先祖乾隆皇帝用過的印章——田黃三鏈章”獻出。 清朝是壽山石最為輝煌的時代,除了溥儀和光緒帝外,清朝的皇帝都有很多的壽山石印璽藏于故宮博物院,壽山石和清朝皇帝的故事是道不盡的,或許只有那些相伴于帝皇的壽山石它們自己才能了解。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網絡,《聚芳齋名石工藝》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