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對于風濕骨病,像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強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滑膜炎、網球肘、足跟痛等風濕骨病患者已成為蔓延之勢,越來越年輕化,而且病情反復,廣大患者被疼痛困擾多年苦不堪言。
保守估計,我國目前至少有1.3億左右的人正受到腰椎、頸椎病的折磨。很多患者對病情都不加以重視,最終惡化成重度腰椎、頸椎病,甚至下肢癱瘓的悲劇時常發生;而膝關節病患者人數更是不計其數;類風濕關節炎目前也沒有找到確切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和自身免疫力低下有關。據統計,如不及時治療,病程超過10年,致殘率極高。
而這些病癥的治療方法卻是多種多樣。吃西藥、打封閉針、用激素、針灸、推拿、按摩、理療、烤電、牽引、拔罐、刮痧、熱敷、各種治療儀器、小針刀、微創手術等等,病情嚴重的還需要手術。但是治療骨病,西醫主要以激素類藥物為主,患者用藥后雖能暫時緩解疼痛,短期內就會迅速復發,并因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帶來大量的毒副作用,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不能把病真正治愈,甚至有的患者失去了治療信心,越拖越嚴重,導致最后喪失生活能力,癱瘓在床……
“血不養筋,筋不固骨”就是骨病的病因所在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绷魉桓?,一切生命才會常新;死水一潭,就會滋長“臭魚爛蝦”。骨病的形成,就是因為我們的“除舊布新”工作沒做好。只有把舊的排除掉,新的才能用上,只有源源不斷地給身體輸送營養,骨病才能康復。所以,我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有的一系列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正是因為羅新民一開始就從中醫的理論體系中認識到了骨病的根源,才有了近三十多年來成功治療骨病的豐富臨床經驗。
羅新民在臨床治療骨病的一開始,就決定通過中醫治療,內服藥物治療,外用藥液、藥膏的輔助,博采眾長。
頸椎病
筆者行醫40多年來,對頸椎病的形成和治療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總結出一驗方,在驗方的基礎上根據病人體質的寒熱虛實進行加減,效果很好。
舉一病例如下:王某,男,45歲。因頸、雙肩及上肢和背部疼痛半年,于2013年11月18日經人介紹來長沙名源堂中醫館我處就診?;颊甙肽昵伴_始頸項脹痛放射到頭部雙肩及上肢疼痛而麻木活動受限,肩胛及背部痛,晚上不能入睡。在某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頸椎間盤膨出,醫院建議手木治療,患者不同意,住院治療半月病情無緩解而出院。后到別處服中藥、按摩、理療,一直不見效,疼痛難忍。查:舌質淡紅苔白,脈弦緊。中醫辨證:寒凝經絡,氣滯血瘀。治法: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祛瘀。方藥:當歸四逆湯和桃紅四物湯加減,7付,水煎服,一日二次。復診:自訴:疼痛大減,能入睡,方藥有效,繼原方20付,癥狀完全消失,雙上肢活動正常,隨訪未復發。
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是中醫的痹證范疇,分風、寒、濕、熱痺,老年人大多數伴有膝關節勞損和退行性病變。
現舉一病案:李某、女、74歲、退休車工。因右膝關節反復腫痛20多年加重半年,于2015年4月10日經人介紹來長沙名源堂中醫館就診,自訴:因車工長期站立工作,50歲時出現右膝關節痛,而且紅腫不能行走,在市某醫院就診住院治療,診斷為: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并關節腔積液、脛骨平臺退行性變、關節腔變窄。行抗炎、關節腔抽液、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等治療,癥狀消失出院。后經常發痛,經治療后均能緩解。半年前右膝關節疼痛加重并紅腫行走不便,無其它慢性病史,食欲正常、口干喜冷飲、大便干,小便黃。查:右膝關節紅腫灼熱,脈滑數,舌質紅苔黃膩。中醫辨證:右膝關節濕熱痺證,治法:清熱祛濕,補腎壯骨,方藥:宣痺湯加味。7劑、一日一劑、水煎服、一日二次。復診:右膝關節紅腫痛大減,能行走,方藥有效,繼服原方21付,癥狀完全消失,至今未復發。
腰椎病間盤突出
首先我們要知道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的原理。人體腰椎只有五個骨頭支撐著人體軀干,上頂天下立地還要傳轉,前后左右彎曲,還要勞動負重。這樣椎骨長期承受著壓力和摩擦就會形成防預性的增生,當增生突出部分壓迫了相鄰的組織就會出現相應的癥狀。如果突出部分沒有壓迫其它東西,也就相安無事。因相鄰組織長期受壓局部神經血管就會受到壓迫形成局部水腫,并發自身無菌性炎癥,人體就會產生嚴重的病理反應出現疼痛和運動受限。我們的治療就要從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消炎止痛入手,根據癥狀按照中醫的辨證施治用藥,就會起到明顯的效果。腰椎間盤突出多因外力作用、腰部受力不對稱不平衡、長期腰肌勞損纖維化而攣縮、骨質疏松退化使椎骨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等,這些因素促使腰椎間盤突出,壓迫了坐骨神經就會出現腰及相應的下肢痛活動受限,如果腰椎間盤向前方腹腔突出,不會壓到誰也就沒事。治療原理和骨質增生相似。頸椎病與腰椎病類同,7個頸椎骨支撐一個大頭,椎間盤向兩側突出壓迫神經根和椎動脈,分神經根型頸椎病和頸動脈型頸椎病,向后中央突出壓迫脊髓為脊髓型頸椎病。治療和腰椎病類同。
現舉一病例如下:全某,男,42歲、建筑工人。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活動障礙半年,于2014年3月18日經別介紹來長沙名源堂中醫館找我就診,自訴:半年前因勞累后洗了一個涼水澡,第二天早晨腰及右下肢痛爬不起,即送到市某醫院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腰3-4、4-5椎間盤突出并椎間孔狹窄。問及腰和右下肢冷痛,在醫院經中西藥治療,針灸、按摩、牽引等治療不見效。大便正常,小便清,查:舌質談紅苔白,脈弦緊。中醫辨證:寒凝經絡、氣滯血瘀,治法: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祛瘀,方藥:桃紅四物湯和當歸四逆湯加減,7付,一曰一付,水煎服,一日二次。復診:訴痛稍減輕,方藥有效,繼原方服一個月,癥狀基本消失,繼續建筑工作。隨訪無復發。
羅新民,中醫疑難雜病專家,現年70歲,1950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陽市中醫世家,其父是湖南省老一輩中醫名家、衡陽市三大名醫之一羅明察。羅新民從小隨家父當中醫學徒,并先后師從湖南省知名老中醫、腫瘤病專家曾廣盛和曹鳳吾等中醫名家,深得真傳。1979年畢業于南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后又在南華大學附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進修學習一年,參加中國癌癥基金研究會和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學習。曾擔任衡陽市市級綜合醫院院長十余年,在國內刊物發表醫學論文十余篇。從醫四十多年,秉承家學,博學精華,中西匯通,中醫理論功底深厚,臨床經驗豐富,深受患者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