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乃百味之首,吃飯如果沒有鹽,再香的飯菜也食之無味,咸味是最基本的味道,能調和酸、甜、苦、辣的味道,激發食材的鮮香味,做菜時醬油,醋,辣椒,白糖等調料都可以不放,但是鹽一定要放。
食鹽對人體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能提供必需的鈉元素、清理胃火,參加體液代謝,補充身體鹽分,維持身體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鹽,我們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時,也被食鹽中的“鈉”悄悄傷害了健康。
那么過量的攝入鈉為什么會使血壓升高呢?那是如何參與生理活動的,那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吃進去的鹽,是怎么讓血壓升高的?“吃咸了”對身體有哪些損害?
吃鹽多會使血壓升高,這是因為水和鈉離子攝入過多,可以導致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壓升高,長期高鹽飲食的人群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這是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和氯離子存在于細胞,外液中鉀離子存在于細胞內液中,正常情況下能夠維持鈉鉀平衡。
在攝入過多鈉離子的時候,容易導致滲透壓改變,引起細胞外液增多鈉,水潴留以后導致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就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所以你平時的飲食當中一定要嚴格注意控制鹽的攝入,一天鹽的攝入不要超過三克。
1、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和氯離子都存在于細胞外液中,鉀離子存在于細胞內液中,正常情況下維持動態平衡,當鈉離子和氯離子增多是由于滲透壓的改變,引起細胞外液增多,使水和鈉潴留,細胞間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時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輸出量均增加,可以使血壓升高。
2、細胞外液中鈉離子增多,細胞內外鈉離子濃度梯度加大,則細胞內鈉離子也增多,隨之出現細胞腫脹,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腫脹后,一方面可以使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增加,另一方面可以使小動脈壁對血液的縮血管物質的反應性增加,引起小動脈痙攣,使全身各處細小動脈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患有高血壓的患者配合醫生服用降壓藥物來進行治療,緩解癥狀,注意飲食清淡,適當喝水,促進排泄,提高自身抵抗力,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情緒過于緊張、激動或者過于焦慮,好的心情,對血壓的控制也有很好的幫助。
02
食鹽攝入過多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1、損傷腎功能:腎臟是人體最主要而且很重要的代謝器官,大多數的代謝廢物都在腎臟生成尿液后排出,如果攝入過量食鹽,就會升高尿液中蛋白質的濃度,增加腎臟負,擔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浮腫、腎臟受損等癥狀。
2、損傷胃健康:吃太多的食鹽,會降低胃部黏液的黏度,減弱胃粘膜對胃部的保護作用,長期如此,就會損傷胃部健康并增加患胃病的風險,有資料顯示,胃癌的發生和鹽的攝入量有正相關的關系。
3、浮腫:鹽的主要成分是鈉過量攝入,會使體內鈉離子含量升高,并促進水分從血漿流向組織液,進而引發浮腫的癥狀。
4、易患感冒:食鹽過量的人更容易患感冒,這是因為高濃度的食鹽會阻礙唾液的分泌,并抑制呼吸道細菌的活性,降低人體呼吸道抗病菌的能力,因感染病菌的幾率上升而容易患感冒。
5、傷害皮膚:食鹽進入體內后被分解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并對維持酸堿水平平衡和滲透壓有積極的意義,而攝入過多的鹽就會增加鈉離子的濃度,并促進水分的流失,皮膚因缺水而變得干燥,甚至出現皮膚暗沉、雀斑等皮膚問題。
6、引發頭痛:高濃度的食鹽會增加人體血液黏稠度,減緩血流的速度并升高血壓,長期攝入過量食鹽會引發頭痛癥狀,大量鹽分會使血漿中膽固醇的濃度升高,并降低脂肪的清除速率,增加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7、導致血壓異常:長期攝入過量食鹽,會導致機體內部發生嚴重的水鈉潴留時,體內血壓出現異常升高。
8、引發骨質疏松:食鹽吃得越多,機體排出來的尿鈣就會越多,使骨骼中的鈣流失增加,從而促使骨質疏松的形成和發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示,日常飲食要遵循少油少鹽的飲食原則,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能超過5克。
03
高血壓少食鹽多久見效?
高血壓大多是原發性的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肥胖,遺傳、高鹽食物攝入、疲勞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個體差異,不能確定少食鹽降低血壓的具體時間,如果血壓不能恢復正常,應使用抗高血壓藥物,將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少吃鹽對于降低血壓具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只是控制血壓的一種方式,少吃食鹽能減緩水鈉潴留,減少血管的緊縮,有助于使血壓下降,但無法根治高血壓限制鈉鹽,最重要的是防治措施,近日以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之內,每日鈉的攝入量小于2.4克。
在飲食方面應該以素食為主,平時嚴格控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同時多吃素食,可以很好地控制血壓的降低,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魚,雞等食物,少吃動物油脂和油膩食品少吃糖,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品,適量鍛煉,肥胖減肥,保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