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殷謙語錄》
 殷謙,筆名:北野。當代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詩人。
1--我生來的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通過我的文字來抵抗生活對人們精神的蠱蝕與鈍化,就是要在現實生活中發現那些令人害怕和吃驚的事象,并且用文字將它表現出來,帶給讀者一種深刻的經驗。我希望能帶給我的讀者一些溫暖,希望他們和一樣在困境和焦慮中也能感受到一些幸福,這也是我與生俱來的使命和責任。 
 
2--我想我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那種可以使我超脫平庸的智慧。 
 
3--我們這個時代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病了,而且病入膏肓。 
 
4--我們時代的價值觀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這也成為我們時代人普遍焦慮和絕望的原因,因為真理價值受到普遍懷疑,交換價值被奉為真理;于是就有了“我爸叫李剛”的逞兇肆虐,更有了“寧在寶馬里哭泣”的勢力宣言。肉體被視為人的本質,而人的本質卻被掩蔽,對肉身以及“交換價值”的迷信,無情地拗阻理想主義的成長。 
 
5--如今的人有一種道德冷淡癥,這種并不是一種偶或一見的孤立現象,而是表征著近世以來的意義感、趣味感和道德觀念的殘缺和危機。到處都是缺乏理性意識和放縱情感的人,到處都是自私冷漠和唯利是圖的人,到處都是崇拜權力和追求物欲的人,到處都是及時享樂和損人利己的人,到處都是只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上帝的人;他們嘲笑信仰上帝的人,蔑視圣賢們的指責,都在遠離柏拉圖的“理想國”的地方快活度日。 
 
6--如果一個時代及其道德風尚不負責任地把人降低為唯利是圖的經濟動物,降低為權利熏心的市儈小人和勢力之人,降低為不知道敬畏神圣事物的妄人和莽漢,降低為蔑視道德的虛無主義者,降低為沉溺于肉欲狂歡的生物人,降低為有知識的無知者、有財富的貧窮者,降低為把說假話變成習慣的巧滑之人,降低為沒有是非感、美丑感和羞惡心的空心人,那么這個時代就無可救藥了,也就無從談起所謂血性和人性、道義和良知。  

7--我們不妨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你來自哪里?”“你是誰?”“你來到這世上要做什么?”弄清了這三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人的存在本來是有意義的,需要為自己一生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能夠找到可靠的方向,對這個方向充滿了正確預感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看到生活原本具有健康和美好的性質。  

8--一個真正的人,首先意味著道德的純潔和人格的高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并且人格健全的人,在當今時代來說要求非常“嚴格”,近乎于“苛刻”,那就是,真正的人對人類的罪惡都應當有普遍的道德責任。  

9---我們可以至少從兩個方面檢驗一下自己的倫理境界和道德情調。一方面是指向內指涉自己:我是不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者?我是怎樣對待自己的?一方面是向外指涉他人:我是不是一個懂得憐憫和同情的利他主義者?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10---精神對于一個人是多么重要,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憐憫,懂得能從利他的行為中感到巨大的快樂和幸福,懂得推己及人地愛別人。  

11--作為人,一定要關心人的痛苦、拯救與罪孽這類問題。我們要有明確的追求目標和穩定的信仰基礎,雖然我們有時可能懷疑、彷徨、猶豫;但是,我們身陷絕境也不放棄拯救的希望,雖在地獄但不懷疑天堂的存在。  

12--人是需要意義的,人餓了可以忍,但如果沒有意義感就無法忍受了。“意義”意味著使人的生活具有健康美好的性質,意味著可靠的方向,意味著對一個清晰方向的充滿正確預感的追求。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會陷入極度的痛苦,因為他沒有可以寄托精神的堅定信仰,沒有清晰的價值觀,所以,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就是能獲得意義體驗的滿足。滿足這一需要絕非易事,追求意義也難乎其難,它需要百折不撓的堅韌性,需要熱情和信心,我們可以冷靜但不能冷漠,可以懷疑但不能絕望,一個冷漠而絕望的人,是對“意義”毫無興趣的。  

13--為人,應該有善良和高貴這兩個最基本的精神特征,兩者缺一就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和有尊嚴的人,雖然勉強可以稱之為人,那也僅僅區別于低級動物。國人大多都善良,但并不高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活得既不健全,也沒有尊嚴。高貴對應著批判的自由,質疑的態度,反對的精神;意味著人們能夠毫不寬假地對恣睢暴戾的權勢者施以無情的質疑和監督、批判、反對;在傲慢的權力面前保持著尊嚴和體面,不做“凱撒”的奴仆,更不做它的盟友,而要做它的敵人。善良,于個人而言,對應著人情和道義,同情和幫助不幸者、弱者,這都體現了一個人的善良,而于群體和當權者而言,它對應著人道主義,意味著他們對陷入逆境的不幸者、弱者充滿同情,對底層的小人物充滿愛意。對于后者,國人大多是不容置疑的善良,而對于前者,國人大多卻令人失望,很多人都選擇了可恥的沉默,似乎也樂意成為沉默的羔羊。  

14--事實上我們發現,那些樂于助人的人往往都是樂觀豁達的人,因為他們天生就有一種悲憫的性情,他們覺得幫助別人不僅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正是這樣的一種社會性沖動,我們看到了那些有意義感的人為自己增加快樂情感的辦法,那就是將別人的快樂視為自己的快樂,分享著別人的幸福,我們看到了動機情感和實現情感的一致性,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價值。  

15--孫思邈首先是道士,其次才是醫學家和藥學家,他很清楚天地之災是不可能用藥消除的,所以他通過行動來告訴人們,只有大愛才能消除天地之災,只有和睦相處,敬天愛人才能與自然和諧共存。所以他重視藥德,不論貧富妍媸,一視同仁。孫思邈是一個絕對有信仰的人,他的一生簡單而執著,從生到死,他用畢生精力書寫了一個大大的“愛”字,所以后人永遠記住了他。 
 
16--言行舉止是一個人心靈的鏡像,也是一個人品德和人格的反映。人們熱烈地愛戴和尊敬一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人是真正的君子,是心地善良淳樸的人,是因為他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心交給了人民,并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愛自己的人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我看來,偉人身上都有浩然正氣,都有強烈的正義感。  

17--一個樸素而簡單的真理是,具有偉大人格的人,不必一定會有不朽功勛,但是一切偉大的功績,必然出自于偉大的人格,一個人的豐功偉績都是倚靠偉大的人格支撐起來的,所以說,與一個人的功績比起來,他的人格似乎更為重要。  

18--在一個沒有偉人的時代,必然會成為小人泛濫的時代,加之在一個毫無信仰的時代,一切有害的精神氣候隨之復蘇并蔓延,腐蝕著我們的靈魂和肉體,繼而在這個時代出現了一群舉止行為瘋狂的人,他們招人厭惡的表現,令人討厭的自吹自擂,丑惡的發笑,失去尊嚴的悲哀,無一不褻瀆著我們原本就脆弱的精神荒原,直至成為凄涼的荒漠。  

19--世界上所有的好人,優秀的人,偉大的人,善良的人大都是一個特性,那就是它們天生就是“無我型”的人。他們從不主觀而任性地把自己當做內部或周圍的主宰者,當做群體中的絕對中心。他們從不會自我美化,從不會自愛自憐,他們通常表現出一種最低的姿態,他們既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著,也不是怨天尤人的恨世者,而是把自己當做最普通的人,與自己身邊的或周圍的人,一起痛苦和苦難。他們甚至會以別人的不幸感到不安和自責,仿佛別人的悲痛和苦難都是自己造成的。  

20--真正的高貴是無名的,他是作為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如果人把高貴理解為一種人的特定的身份或一種特定的生活,并把自己和人們區分開來,那就等于歪曲了自己。所以說,每個人都能使自己高貴,只要他不是徹頭徹尾的弱者,就能馳騁于自己原有的精神斗爭的戰場。  

21--在我們這個時代,缺乏敢于不看臉色說真話的、負責人的批評家,缺乏可靠地、科學的批評方法,缺少成熟的批評意識,缺乏健康的批評風氣。 
 
22--中國人有糊里糊涂成人之美的壞毛病,中國人普遍喜歡講關系和看面子、講客套,這種庸俗習氣是各行其便、一團和氣的江湖做派。在中國,對權威從崇拜到膜拜的心里尤為普遍。因為他們普遍認為權威是無法抗拒和質疑的。所以中國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權威膜拜感,他們很容易被“先入為主”的假象所迷惑,所以他們非常注重第一印象,這就是中國人普遍都存在的“成人之美”的壞習慣。  

23--殷謙不是科學家,所以他就不能談論科學;殷謙不是專家,所以他就不能談論專業。在這個社會只有專家才是權威者,只有他們才有資格“獨語式”地說話。而我不能客觀說話,只有人們才能客觀地說話,這里的客觀必須是復數的,除了權威者,所有平頭百姓作為個人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非客觀的。  

24--要相信寬恕、憐憫和人性是人最好的美德;要相信眼淚和溫情、親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要相信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人才生活的有價值,那就是當他想到別人給予他或他給予別人的好處的時候都會掉下眼淚。  

25--能不能想一想,我們倘若不想生活在恐懼的煎熬和絕望的折磨中,就必須把“過時的價值觀”當作一種積極的情感,就必須放棄對金錢和權利錯誤的崇拜,就必須讓那些見義勇為式的新型人格成為我們社會的主宰人格,就必須更加清醒的認識“雷鋒式”的人物對于我們時代的價值和意義。  

26--不管人類踏入任何生存困境,都不應該喪失信心,而是應該把這些威脅和困境重新賦予人類及世界的命運以及意義的機遇,當做對自己的人性的尊嚴和高貴的挑戰。越是在逆境中越要意識到自己是人類,而讓“無意義感”遠離我們。  

27--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文為基礎的,文化體現著為人的精神。真正的文化能改變人,能從混亂中將人類拯救出來。文化的使命和任務就是要尋常自我,普通自我或低級自我,提升為優秀自我,賦予他們以理性的人性或博大的人性。   

28---文學藝術是一種向生活顯示自由意志和精神力量的自覺行為,而并非“生活”驅使或奴役下的被動的行為。文學或藝術并不是對生活無條件的隨同、放任和隨順,而是對生活的拒絕、拷問和質疑。  

29--有一個地方沒有文學,那就是無須夢想的天堂;有一個地方沒有文學,那就是毫無希望的地獄。只有人間才是有文學的地方,因為這里有人類的理想和希望。優美的修辭、豐富的想象、真實的描寫,都文學感染力的因素。換言之,好的作品能夠讓人感到溫暖和勇氣,正義和力量,能夠給人們提供一種理想的精神圖景。  

30--文學不是把庸俗當做庸俗的游戲,也不是向人的弱點妥協的投降書,我認為文學表現的是人類為擺脫庸俗之奴役所進行的卓越之努力,是人類戰勝自己的弱點之光榮記錄。我反對很多“作家”退回到自我,僅僅在“內心現實”之基礎上創作,因為文學是人類的事業,而不是作家個人的事情;它絕對是神圣而重要的,因為它會對讀者的精神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就算時代和現實社會變成什么樣子, 但文學大體就是這個樣子,至少不能把文學謬論成令人無法理解的怪物。  

31--當代沒有真正的作家,是因為當代作家不具備成熟的文化自覺,沒有發現社會殘缺和時代病相的能力和自覺,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當代作家也只能用娛樂化和虛假的方式來粉飾現實和回避歷史;在名利的強大誘惑下也不能捍衛尊嚴與自由,沒有勇氣向人們和權力說真話,這樣的文學又能給人們提供什么溫暖和光明。  

32--往后見了那些名氣大得驚人的作家,和他們那些被吹得天花亂墜的作品,一定要循名覈實,無論他賺了多少錢獲了多少獎,無論他寫了多少字印了多少冊,不論他引發了“地震”還是創造了“奇跡”,不管他是“天才”還是“鬼才”,我們都要看看他內里的“貨色”究竟如何,千萬不能聽到名人的名字就激動,見到名人膝蓋就發軟,還沒弄明白他內里的“貨色”,就跪倒在他的腳下成為“利”的囚徒以及“名”的奴仆。  

33--魯迅一樣的作家在這個時代已經絕跡了,顧彬只是對中國當代沒有魯迅這樣的作家感到失望,我認為無論哪個時代都應該有魯迅這樣的作家來為我們構建可貴的精神家園。我們需要魯迅,需要他給我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需要他的聲音和勇氣、正直和無畏。在“沒有聲音的中國”,他的聲音穿過時間的阻隔,一直傳到現在直到傳到我們面前,我們并不奢望成為“魯迅”,惟愿不要離“魯迅”太遠。  
 
34--文學與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但文學的使命卻不是經濟的,也不是政治,而是為蕓蕓眾生,要站到那些沾滿了眼淚和泥巴的窮人中去;要為那些沒有發言權的老百姓說話,將他們的呼聲變成自己的作品。追求意義感的作家所關心的是罪孽和拯救以及人的痛苦這類問題,雖然這樣的作家也可能懷疑和彷徨、猶豫,但他們有明確的追求目標和穩定的信仰基礎,信仰賦予他們真正屬于人的價值和意義,賦予他們生活以光明,而這些,是當今這些“盈利”作家們永遠也享受不到和體會不到的。  

35--優秀的作家是為了追求美好才寫丑惡的,為了追求光明才寫黑暗的,因為光明的意義和價值遠比黑暗本身要重要的多,所以才要表現人性的偉大和高貴,才要表達人們對光明的追求與渴望,人生來就是要與外部社會和心靈世界的黑暗斗爭,以此來實現自己的道德完善和人格發展。  

36--真正的作家與生俱來就負有使命,無論他們處于何種境地,他們都必須信守這樣一些尺度:那就是他能否超越現實中的自己,是否能夠擺脫諸如金錢和權力此類的異化力量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否具有充分的教養和健全的人格以擺脫市儈主義帶來的心靈敗壞。若不能信守這些尺度,作家這個稱號只是一個蒼白的符號。  

37--真作家像赤金,假作家像偽鈔。真作家心胸寬廣,假作家心胸狹窄;真作家懂得為人類和民族之前途計深遠,假作家只看眼前之利害得失;真作家追求大眾之利益,假作家追求一己之利益。
  
38--真正的作家或藝術家之所以耐心的敘事,致力于表達一種積極的、寶貴的思想;致力于傳遞一種價值體系,一種認識論和世界觀;致力于傳達自己對生活狀況的理解、認知判斷和特定的人生圖景。真正的作家或是藝術家懂得文化藝術的功能和意義,那就是真正的文藝都具有創造并構建意義的功能,所以他們試圖通過文藝來宣達自己的生活理念,并希望能達到影響人們的目的。  

39--盡管現在看來文學藝術不能夠使人立地成佛,但我相信那些優秀的文學藝術仍然可以讓我們的心智逐漸成熟,引導我們思考,讓我們感到不安,并持久地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內心生活,我喜歡它以微妙的形式給予我美好的觀念和情感。  

40--社會道德的滑坡昭示了人文精神之危機,當今的文學藝術沒有引人向上的力量感,甚至失去了它本來或者應該有的自覺地啟蒙精神。所以我們要有理智的選擇,在成熟自己的心智時,要選擇一切啟蒙的文學藝術作品所帶給我們的力量。  

41--在我們這個價值迷失、信仰缺乏、人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一種積極的、力量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它雖然也寫黑暗,但它從不忘以光明作背景;它雖然也寫丑惡,但從來都是以美好作底子;它不但幫助人將自己從野蠻的深淵和獸性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而且能夠從積極的方面影響別人的生活手段,并教會人懂得尊嚴、高貴、優雅、得體的意義,而不是蠱惑人沉溺于冷漠的殘酷和自私的道德放縱,更不是縱容人為了追求物欲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和尊嚴;它任何時候都懷著溫柔的善念,向人和世界表達深深的祝福的情感,從不詛咒生活,從不否定道德,從不逃避崇高,從不貶低人的尊嚴,從不把愛情視為“騙人的把戲”,而是沿著可靠、穩定的道德基礎,無論遭受什么樣的艱難和不幸,都能夠深沉地、強烈地愛一切值得愛的人和事物。  

42--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信仰是有精神價值所歸的,所以真正的信仰是人類普遍的追求以及愿意去遵循的東西。我所說的是信仰具有宗教意義上的信仰,但并不同于宗教者所認為的教義上的信仰。當然,宗教意義上的信仰是信仰升華之后更高境界的信仰,而我所說的信仰就是人要對自己所依賴的自然的信仰。  

43--中國是一個信仰基本喪失的國度,我們缺乏對上帝的敬畏而崇拜世俗權力,沒有信仰卻有迷信;我們缺乏成熟的宗教意識和發達的宗教感,缺乏一個不為世俗權力所動搖的穩定價值體系和可靠的精神秩序。  

44--因為缺乏真正的信仰,更多的人喪失了對真正的信仰和對真理的守護,紛紛加入了“拜權”、“拜金”的“教門”,越來越多的人變得自私和可怕,對現實社會的病象和殘缺視而不見,“為己主義”的泛濫使那種更為健康的、理想的精神和生活秩序離我們越來越遠。  

45--因為缺乏真正的信仰,我們的時代更多的是不知道敬天愛人的莽漢和妄人,更多的是沒有善惡感、美丑感、是非感的“空心人”,更多的是陶醉在肉欲狂歡的“生物人”;更多的是有財富的貧窮者、有知識的無知者、蔑視道德的虛無主義者;更多的人變成了惟利是圖的“經濟動物”,變成了蛇欲吞象的勢利小人和市儈之徒。  

46--信仰的缺失導致了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漠滋養了“撒旦”的成長。我們時代的人活的可憐又可悲,信仰的缺失和喪失直接導致了人性的變異,真正善良的人越來越少,很少有對陷入逆境的不幸者充滿同情和愛意。很少有真正的善良和高貴,無情的人與日增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就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大多數人在傲慢的權力面前已經喪失了體面和尊嚴,“撒旦”們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瘋長,并且一臉惡意的獰笑。  

47--信仰就是愛,那種像上帝的愛。活的意義來自這種愛,惟有信仰和愛才是人類超越死亡,對付絕望,克服生活的無意義感的惟一的路徑。  

48--從本質上而言,仇恨是一種有害并消極的情感沖動,恨同于愛,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情感形式。尤為那種無所不施、陰暗偏狹之恨,更會給人們留下痛苦的記憶,甚至給人們帶來災難。所以寬恕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要把仇恨牢牢地控制在我們理性的手中,繼而將它引向寬恕,引向美好的和解,最終引向令人幸福的愛。  

49--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信仰已經喪失,信仰的真空達到了鼎盛時期,他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所以也不知道上帝存在的好處。即便是沒有上帝,沒有眾神,也沒有天國,如果人們都有相對虔誠的信仰,假設上帝是天地,都能敬天愛人,對天地、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那么我們的世界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冷漠,不至于在生活中找不到普遍的愛和希望。  

50--毫無信仰為基礎的虛無主義者最終會將世界推向末日。如果人們只信仰權力和金錢,勢必會無視于除此而外的東西,包括善良、美好、以及一些依賴于情感維系的東西。那么,在一個物欲主宰的世界,就是吸一口新鮮空氣、喝一口純凈的水的自由都喪失了,你還談什么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51--我所說的真正的信仰是一種作為人的精神,是一種人性的本真,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信念。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但卻不相信上帝。人人都信仰和膜拜權利、物欲,也只能變成全力的奴隸和物欲的附庸,我們無法獲得精神上的巨大支持。沒有自己真正的信仰,我們就無法對抗恣睢的權利。無法追求正義和真理、自由的價值。  

52--人類精神和信仰的核心是和諧與仁愛,我們最終所追求的是一個和諧的、和平的和有情的世界。在精神與信仰的世界里,“天人合一”是人類唯一的生存理念,人類心中的“人定勝天”的迷思和瘋狂將不復存在。  

53--只有心中有真正信仰的人才不會拜倒在“權利”的腳下,才不會成為“暴力主義”價值觀以及泛濫的“拜金主義”和任性的“個人主義”的犧牲品,只有心中有“上帝”的人才會得到上帝的關照,只有心中有真正信仰的人才能消解世俗權力的唯一性和絕對性,才能為精神的伸展和思想的生長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只有心中有真正的信仰,才會追求自由、真理和正義,才會避免讓“拜權教”和“拜物教”成為我們時代的一種流行價值觀,才會避免它們所帶來的巨大災難。  

54--只有在信仰的真誠之中人才能變得高貴。信仰上帝的人不會喪失自身,即便遭遇失敗,也能體驗到自我存在,并感知自我提升的運動中的真理,而他遇到的事情,也是使他成為他自身的東西。你有自身以及尊嚴嗎?如果我們把僅以能成為我們自身的東西轉讓給一個富翁或權威的活,那么我們將喪失自己的尊嚴和高貴。  

55--宗教的主旨是宣揚一種愛,而生活的意義來源于愛,沒有愛就沒有一切,整個人類生活的基礎就是愛。人類若想克服生活的無意義感,若想超越死亡或者對付絕望,那么唯一的途徑就是愛和信仰。人類的價值和意義,就體現在這種對生活充滿愛意,并具有宗教性質上的積極態度上。作為一個人,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必須要關注意義,如何才能進入一個有意義的世界,我們又該堅守什么樣的信念理念以及情感態度。  

56--我們沒有信仰,但有迷信,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名人膜拜在李一腳下;我們缺乏對上帝的敬畏,但崇拜世俗的權利。我們缺乏一個不為世俗權利所動搖的價值體系和精神秩序。這一嚴重缺失致使中國當代文化成為一種無意義的、與時俯仰的、膚淺的文化現象。  

57--個對宗教信仰或者文學藝術毫無感覺的人必然是一個缺乏教養、不知道德以及美丑、善惡為何物的人,也只是一個能直立行走的純粹意義上的生物人。所以,我們需要宗教信仰或者文學和藝術作品帶給我們精神的力量。重要的不是宗教,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信仰。  

58--我也不是說要求中國人必須都要有宗教信仰,但最起碼在這個“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國土上,你得追求一點心靈信仰,搞莊稼的信仰莊稼,搞文學的信仰文學,搞學術的信仰學術,都要純正、純潔一點,不能總抱著懷疑一切的態度,隨便改變自己的立場,隨時放棄自己的觀點,輕易拋棄自己的原則。當今的知識分子大多數都不干凈了,在他們眼里,庸俗是時髦的,骯臟是光榮的,清潔是可恥的,他們茍且偷生,得過且過,堅守著利己主義,根本就沒有為人類為社會做出一些積極貢獻的觀念。  

59--宗教使教徒們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而與宗教徒相同的是,我們可以沒有宗教,但絕對不可以喪失信仰,我們信仰一切美好的東西,信仰文學藝術作品中一切美好的精神,文學藝術教會我們如何理性、正確地愛以及怕,應該熱愛和畏懼什么。  

60--真正的宗教信仰有兩個偉大的精神特征--高貴和善良。高貴對應著批判的精神,意味著它不僅在傲慢的權利面前保持著尊嚴和體面,還好不寬假的對暴虐恣睢的權勢者施以無情的嘲弄和尖銳的諷刺;善良對應著人道主義,意味著對陷入逆境的不幸者充滿同情,對人類充滿愛意。我們是誰?記住,真正的我們是靈性層次的那個永不滅的生命,換句話說,真正的我們是靈體,而不是肉體。  

61--真正的宗教信仰能從積極的方面影響人們的生活:教會人懂得高貴和得體、優雅和尊嚴的意義,幫助人把自己從獸性的桎梏和野蠻的深淵中解放出來。而毫無信仰的人就如野獸,他們墜入獸性的桎梏和野蠻的深淵中無法自拔,不懂得真正的高貴和優雅以及尊嚴的意義,在精神墮落中進行著極度自私的道德放縱。  

62--好的文學藝術與真正意義上的宗教信仰都有同樣的功效,那就是它們為我們表達一種思想,傳達著對特定的生活狀況的認知、判斷和對人生圖景的理解,或者說,它們向我們提供一種價值體系,一種認識論和世界觀。宗教和文學藝術以自己的形式來宣達一種生活理念,并最終達到影響人們的目的。就此而言,宗教也是一種藝術,不過它是一種倫理勸善和道德說服,它同其他任何文學藝術創造一樣,從根本上講乃是一種創造并且建構意義的藝術。  

63--《圣經》有句話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所說的光和愛,就是真理和智慧的光,是滋生愛和善的光。在人類的世界,這種光芒是必須要存在的,甚至可以這樣說,作為一個人類,必須被這種光照亮,否則他就不是人,而是畜牲。  

64--只有真正宗教意義上的信仰,才會使人有集體的情感,并且為此站出來,勇敢呼吁國際徹底改變方向的緊迫性,呼吁各國的發展的箭頭不要指向戰爭,而應該指向和平;不要指向少數人的利益,而是指向全人類的成就。  

65--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心靈的家園,一次次地主動接受著這些污染源。面對這樣的問題以及困境,我們如何恢復和重建起自己的健康的精神家園,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心靈環境,這是我們從現在開始正視并必須尊重和選擇的問題。我們必須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軟弱,克服這惡劣之外部環境的拘執,清醒而勇敢而地重新舉起我們的精神旗幟。   

66--我們需要一種有意義的光來指引我們,而這道有意義的光就在虔誠的宗教信仰,或是偉大的文學和藝術生命中,在這個感情冰潔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道光來照亮我們。所以我們必須追尋和把握“意義”,它是任何完整的感知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完整的感知使我們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并與我們生活的一生緊密的融合在一起。  

67--個社會倘若想真正健康、和諧地發展,就必須把對人們以及對生活的愛意和善念,當作人的穩定的精神基礎,一個社會倘若把追求所有人的幸福當作根本的目標,它就必須強調這種愛的價值,就必須把愛當作行為原則和價值理念。  

68--真正有信仰、有意義感的人必然充滿服務于社會的愿望和高尚的理想,雖然他們最終因為疾病的侵擾而沒有實現自己的愿望,甚至與世長辭,但是從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信仰的真諦;毀滅和死亡帶來的不是陰暗的發泄和怨毒的詛咒,更不是絕望和頹廢,而是對生命永不熄滅的善良愿望以及溫暖的失意感和永遠熱情的祝福感。這種偉大的情感態度,正是上帝希望人類具有的倫理精神和道德情感。  

69--雖然老馬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但從沒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70--當災難頻繁到不正常的時候,我們也許才發現科學技術的無力和低弱——我們無法控制事態的發展,政治家及技術人員和科學家無法規定社會的發展模式,甚至在各自領域中都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么。當江河湖海、甚至我們生活的環境污染至此,我們意識到是咎由自取,自己成為自己成就的犧牲品。  

71--當越來越多嚴重的災難在當前以及今后還會不斷逼近我們時,我想唯一拯救的方法就是集中我們的力量去尋找一種可以依賴的信仰,在美好的信仰基礎上發展我們自己。  

72--我之所以會對后人感興趣,是因為希望他們的生活有這樣一種尊嚴和價值——它與我們從幾千年中所了解的人的存在還有些連續性。這并非就肉體的意義而言,而是就人類生存以及歷史的意義而言。  

73--信仰是人類所能掌握的最重要的精神資源,它不僅可使我們的精神家園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新和擴充,也是幫助我們找到一條走出目前困境的唯一的、充滿希望的道路。信仰問題在一個前景不明并尋找拯救出路的世界中必然會成為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74--為了幸福和光明,我們必須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回屬于自己的真正信仰,面對一切形式的災難和黑暗,我們才不會懼怕,才不會懦弱,才不會倒下--有自己真正的信仰,勇敢地站立在“撒旦”的對立面,做一個有正義、有血性、有尊嚴的人。  

75--我希望可以喚起思想保守的蕓蕓眾生,喚醒那些不肯做出任何決策的人們的思想認識,使他們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發現的,也不曾去關注過的一種最珍貴的財產——那些促使人們進步的思想,一直被人們浪費和疏忽,甚至擿棄的精神信仰。  

76--我們期望可以創造出一個更為直觀、更為實體的精神世界,用來替代現今的這種充滿功能意義的世界。人與自然發生的關聯的過程,就是人將自然意義化或人化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艱難的、反復的、不斷地過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充滿將世界和“物的意義化的力量和信心,人必須充滿認知世界的熱情和渴望,而不是用“物”的意義化地力量和信心,貶低人類的尊嚴,甚至是強化和渲染一種對人類前途絕望、悲觀的沒落情緒和失敗心理。  

77--我想,只有真正意義上的信仰,才能把我們目前的憂傷變成希望--在靈的生命里,在我們置身的勞苦中,我們將盡力于人性的完善。每個人都成為有良心的人,并對自己所生存并為之服務的社會擔負起個人義務。  

78--為了保護這些孕育美感的能力,為了不失去意義和興趣,為了眼睛的明亮和心靈的開放,我只有奮然前行;我想盡可能地在我力所能及的世界打開能夠窺見光明的通道,耐心地保護這些綠色盈溢的庭院,讓一切美好的心念在黯然的世界繼續繁榮、奔放;我想我們能夠互助和互愛,這才是人類得以生存并繁衍的世界! 
     
因字數有限制,這里不能一一列出,有興趣的可到殷謙先生騰訊、新浪、網易等官方博客、微博查看相關的內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愛是人類唯一的救贖
你的人生有信仰嗎?
法律必須被信仰
讀周國平的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
文學應放射出理想的光芒
【散文】文字取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湘阴县| 阿图什市| 镇平县| 华安县| 大理市| 菏泽市| 揭西县| 嘉定区| 三原县| 全南县| 马关县| 阳高县| 炎陵县| 库车县| 满城县| 莒南县| 蓬溪县| 峨山| 呼玛县| 全州县| 湟中县| 方山县| 京山县| 长顺县| 南皮县| 嘉荫县| 江西省| 花垣县| 平武县| 日土县| 哈巴河县| 鸡东县| 海兴县| 五峰| 棋牌| 铁岭市| 崇明县| 永济市| 山东|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