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焦作詩詞 香粽一串 賦詩一曲

一度春秋,一度夢回 
輾轉蕩風,與君共度 
時光荏苒,端午已至 
粽香濃濃,龍舟賽舞 
詩詞歌賦,琴瑟簫管 
紀念屈原,端午安康

五五端陽,以詩為媒。心靈的前方,是一縷光,一杯酒,一首詩……為繼承傳統文化,進一步繁榮中國詩歌創作,迎接2018年端午節,由焦作詩詞微刊編輯部發起"戊戌端午詩詞征稿"活動:
        作者:張丙辰、李志強、劉忠國、馮凌、馬艷紅、李樂觀、張希昆、袁宗一、李曉飛、王東武、羅志明、喬素蓮、司言志、陳鳳明、郭曉永、淺弦如煙、閑云野鶴、阿羊(曾向陽)、白雪、宋宇、杜小五、毋啟新、華興浩、勝利、 楊文先、淡泊明志、王治宇(天地)、浮云、崔傳峰、李慶林、任武德、白耀華、李會成、月山星 、郭永亮、浪泊菌苑、霍慶來、吳紅霞、李洪慶、成全、姜燕、孫麗華、宋景武、巴人、秦渭一劍、龍翔宇、白鶴翁、陳修江、張洪濤、李洪慶、楊天山、張其恒、鐵卷詩兄、王萬通、凱成、張學白、龍翔宇、張舒羽 、吳廷甫、張文海、石泉林溪(劉曉新)、山野村夫、屈云惠、 張銳權、徐德仁、漁夫、忘塵別舍、悠雲等60多位詩人,120多首詩詞,感謝大家支持!


七絕.題端陽競渡
        張丙辰
        龍舟旗鼓亂歌音,誰記臨流一縱身?
        澤畔何曾逐佞屑,千年痛斷老臣心。

七絕 端午
        李志強
        麥黃杏老近端陽,鏊底飄來秸稈香。
        集上捎回糯米粽,躲開稚子奉爹娘。

木蘭花慢 端午兼懷兩楚雄
        李志強
嘆清泠江水,能洗卻,幾多愁。望萬里歸程,秦山渺渺,幾度悲秋。寂寞花開蘭苑,棄危欄,黯黯下層樓。任爾蜂飛蝶舞,無非鳥語啁啾。 當年劍氣動王侯。談笑弄吳鉤。縱馬踏深宮,鞭尸曠野,難解冤仇。手捧昭關白發,待開言,欲語語還休。哪管云翻雨覆,鴟夷也作飛舟。

 七絕 端午有作
        劉忠國
        飲恨沅湘一躍身,汨羅江畔哭賢人。
        幾千年后誰還記,劃破龍舟濟水濱。

小重山.端午
        劉忠國
        余夢縈心何所求。龍源湖畔聚、賽龍舟。
        孤魂仍在水中游。惟大事,碧艾掛門頭。
        人去舊痕留。離騷言不盡、許多愁。
        感傷忠義幾時休。湘妃竹,搖碎楚天秋。

端午作客故人莊
       馮 凌
        故友邀相聚,時逢麥上場。
        房前疏竹翠,院角野花香。
        把酒懷三閭,推杯誦九章。
        無關窗外事,柳送夏風涼。

 祭天中節
        馮凌
        又逢重五艷陽懸,千載靈均可解顏?
        常念黎元心欲碎,每嗟高廟淚難干。
        離騷未盡千年恨,天問須揚萬丈鞭。
        縷縷憂思淘不盡,而今依舊嘯長川。

七律 端午節
       馬艷紅
        端陽一曲斷魂人,幾許清詞對酒陳。
        屈子投江多少淚,龍舟競渡萬家春。
        莫言求索尋三徑,亦要朝天問九神。
        最是粽香無限好,風中誰與笑紅塵。

送入我門來  憶屈原
         馬艷紅
        悲曲離騷,千年寂寞,人間沐雨滄桑。佇立寒江,浩蕩幾回腸。今生無有歸還日,只有那長風心自傷。汨羅畔,飲盡愁思夢斷,清骨高揚。
        猶憶幽蘭默默,其之志終未悔,正氣情殤。不染纖塵,山野粽飄香。幾多瀝酒驚鴻起,奈何那冤魂歲月長。彩舟齊競渡,寄懷端午,萬古流芳。

端午溯源有感
李樂觀
南北溯源又何妨,未阻三閭下楚江。
迢水龍舟尤賽俊,隔墻角黍也聞香。
里仁篩酒愁人勸,慈母庖廚喜自忙。
一曲離騷輕叩韻,佳節到此更悠長。


戊戌端午【中華新韻】
       張希昆
        陣陣南風麥泛黃,龍舟激浪度端陽。
        彩繩棗粽溢詩意,蒲葉艾枝流律香。
        天問百科蒼宇闊,龍騰萬古夏華昌。
        騷才磊落愛國志,妙韻楚風千載揚。

端午感懷二首
        袁宗一
(一)
        楚江一躍起悲歌,從此黎民祭汨羅。
        艾草浸思千古怨,龍舟競渡萬鱗波。
(二)
        楚江沉魄汨羅魂,端午年年灑淚痕。
        婉約離騷成古訓,丹心一片耀乾坤。

 端午祭(新韻)
        李曉飛
        神州共和楚天俗,祭起原心喚眾孚。
        權借離騷潑墨雨,清涼灌頂當醍醐。

 吊屈原(新韻)
        汨羅東去浪滔天,屈子英靈嘆民艱。
        求索維新身致死,情懷人品看詩篇。

端午節 
       王東武
        一
        少時誰曉屈原殤,每至端陽盼麥黃。轆轆饑腸荒月久,青青碾轉作干糧。
        二
        此日每臨祭老娘,粽香一串案中央。惟知最愛江南味,楚地遙遙是故鄉。
        三
        石榴樹下飲雄黃,不怕妖邪心底藏。堪笑許生書卷氣,剛柔猶憶白娘娘。

七 律 端午安康
        羅志明
        恭逢盛世慶端陽,祝愿黎民盡小康。
        端五艾蒿祛穢氣,午時剝粽祭忠良。
        快舟競進鼓聲緊,樂槳疾劃賽手忙。
        安佑童子拴五彩,康關七竅抹雄黃。

端午詠懷(新韻)
        羅志明
        過去端午遇農忙,熱慌火燎顧打場。
        想吃肉粽沒空買,喝口涼水就干糧。
        現在端午隨意過,家家肉粽油角香。
        農村實現機械化,戶戶悠哉度小康。

端陽有感
        (新韻)喬素蓮(潔蓮)
        南風吹麥黃,戶戶過端陽。
        米粽凝詩意,艾蒲飛韻香。
        屈原千古頌,日月萬秋光。
        騷才愛國志,楚風昭漢邦。

戊戌端午
        司言志
        端午天初熱,海榴花仍紅。
        逢節思梓里,遇假看椿庭。
        艾草播香氣,仙桃獻壽星。
        歸來有靈感,詩祖是屈平。

端午
       司言志
        端午艾香濃,燃花榴色紅。
        曾識蟬未噪,常顧鳥時鳴。
        天上落炎雨,齋中熏古風。
        才華仰屈子,最是故國情。

五律·話端午
        陳鳳明
        佳節又端陽,麥畦青杏黃。
        艾蒿門首掛,米粽戶飄香。
        碧水龍舟競,彩絲拴小郎。
        南望楚天闊,屈子事凄涼。


端午遐思
        郭曉永
        龍舟競渡碧江喧,屈子頻驚盛世顏。
        辭廟遣魚傳尺素,重生筑夢走騑驂。

永遇樂.端午有懷
        郭曉永
(新韻.欽定詞譜)
        秦楚相爭,屈原合縱,中有人妒。腹有良謀,沉浮幾度,讒諂平生誤。汨羅江畔,行吟披發,絕筆《懷沙》遺賦。創文宗,伊人香草,史家也曾傾慕。
        千秋彈指,黎民爭念,誰忘年年端午?艾粽飄香,龍舟競渡,華夏懷詩祖。時光倒轉,邀來盛世,應醉不識歸路。料如是,高擎椽筆,離騷再著。

七律.端午節回家有感
        淺弦如煙
        又是一年端午日,思親姑且放經營。
        店門落鎖他鄉別,節禮精挑故里行。
        一路風光相背道,長天曉日共兼程。
        歸心本是急如箭,乍近村莊五味生!

端午
        閑云野鶴
        楚地辭章漢晉風,招魂汨水古今同。
        騷人只嫌笙歌少,誰效大夫做鬼雄。

 端午節有寄
        閑云野鶴
        板蕩當年事,而今復沸然。
        分庭凝煞氣,劌膽聚烽煙。
        枉正焉秦楚,詩騷豈佞賢。
        同為屈子狗,共戚怎相煎?

 端午憶屈原
        閑云野鶴
        汩渚臨風嘆屈原,窺尋故楚三閭痕。
        滿篇天問寒冤骨,一部離騷美烈魂。
        彩縷條條纏玉腕,香蒲把把掛柴門。
        投江角粽雄黃酒,更見云舟告茂蕃。

朝中措  端午吟
        阿羊(曾向陽)
        榴花似火映驕陽,艾草滿山岡。湖上龍舟競渡,風中粽子飄香。
        汩羅遺恨,旌旗動色,冷落千觴。水遠山長夢短,波心月影清涼。

端午憶故鄉
        白雪
        艾草青青五月長,情牽故里緒飛揚。
        門前樹下姑婆笑,爐上鍋中粽米香。
        歲月留痕生素鬢,韶華逝去變徐娘。
        南甜北辣嘗天下,味蕾仍余少小糧。

古風 端午懷屈原
        宋宇
        時節近端午,粽香入萬戶。
        大江飛龍舟,空山響布谷。
        平生報國志,上下求索路。
        秭歸水悠悠,一曲離騷賦。
        忠心昭日月,芳名垂千古。
        但愿安寧長,何意榮與辱。
        華夏念屈子,殷殷寄祝福。

端午節祭屈公
        杜小五
        心懷廣宇冀邦強,盡瘁鞠躬捍社疆。
        內舉賢方修法度,外謀良策制防綱。
        楚辭奠就國學厚,騷體牽成漢韻長。
        幾被讒逐終夢斷,汨江一怒九天殤。

 端午情懷
        杜小五
        一
        蒲酒艾茶粽做食,沁河柳岸祭翁癡。
        一年一度總今日,寄我悲情寄我詩。
        二
        龍舟競渡祭屈神,千古英靈萬古魂。
        正氣明身甘逝水,留取丹心寄秋春。


七絕  時近端陽節有感
        毋啟新
        以身明志又如何,自古主昏奸佞多。
        天下為私生怨恨,空余百姓唱悲歌。

七律.端午祭屈子
花興浩
        羋原九歌蘊仙風,屈子天問驚神靈。
        美政宏圖賦離騷,撫民愛國泣哀郢。
        懷沙昭昭成絕唱 汨水青青葬英靈。
        香粽艾芳驅魚蛟,端午祭祀萬民敬。

五言.端午溯源
           花興浩
           端陽五月紅,萬戶虔誠迎。
           舍外擺艾枝,闔家涂黃盈。
           蘢屜飄粽香,彩線拴稚童。
           千古成吉日,溯源祭屈平。

憶王孫  端午
        勝利
        滔滔汨水沒忠臣,聳立蒼山寄楚魂。
        天問離騷醒后人。
        祭靈均,艾葉呈情香滿門。

端午節
        楊文先
        門插艾葉粽飄香,節日得閑回故鄉。
        一路風光無限好,家家戶戶夏耕忙。

七律 詠屈原
        淡泊明志
        芝蘭香草清高品,惡獸毒蟲禍廟臺。
        忍看楚湘析裂土,痛別黔郢化塵埃。
        離騷難盡增余恨,天問誰答解我懷。
        國破此身何處寄,汨羅一躍洗清白。

蘭陵王~離魂吟魄
        王治宇(天地)

        雨絲瀝,只燕凌波蕩碧。煙流霧、紅綠失顏,江水濤濤望行色。鳴簫引鶴立。蒼憶,琉璃入寂。羅裙絢,墻外畫軒,俯仰華生月容覓。
滴涼碎追索。又把酒池就,昨夜來客。舊亭花謝人無跡。聚散苦寒處,離魂吟魄,迢迢暗數浪頭擊。不知在何邑。
        幾夕?枕難席。病懨悴添堂,愁云飄惻。黑風汩汩逍遙極。榭臺濃陰涌,薄衣籠瑟。癡靈凝夢,懈千載,怠萬食。

水調歌頭.戊戌端午吟
        成全
        久有昊天問,不敢歷聲揚。
        為何梅雨時候,總是漚端陽?
        麥穗愁場安頓,禾黍荷囊待鼓,稗草卻青茫。
        哀思動華夏,寄意向瀟湘。
        汨水潮,斑竹淚,酹壺漿。
        龍舟歇后,煙渺吳楚理清商。
        休羨寒潭垂釣,莫念西風鱸膾,葵藿亦衷腸。
        千古文章事,一世不荒唐。

南鄉子·端午
        浮云
        五月石榴紅,青艾門頭接夏風。雙燕看穿楊柳岸,從容,新夢今朝筑上穹。
        難得樂融融,笑臉如花映酒盅。只有野云千古恨,重重,月照瀟湘本是空。

 江南春.思人歸
       崔傳峰
        波渺渺,草萋萋。汨羅怒濤吼,孤帆一葉扁。江南春盡肝腸斷,待到端午思人歸。
漁家傲.江上
        江上風波濤未平,只聞滾滾弄潮聲。龍舟浩蕩祈福寧。千帆竟,人喧鼓鬧江上行。
壯志未酬心難靜,萬千委屈誰人聽。汨羅投江墓志銘。離騷賦,屈原先生言志興!

臨江仙·端午來臨抒懷
       李慶林
        駒隙光陰何太速,迎眸端午來巡。長城內外念靈均。盡忠為強楚,流放沒亡身。
        屈子雖逝皆祭奠,緬懷成節持循。世間景仰頌忠魂。龍舟競賽舞,米粽敬賢尊。

卜算子·端午
      李慶林
        端午又來臨,假日隨跟放。習俗遵循祭屈原,競賽龍舟蕩。
米粽味香甜,黃酒醇酣暢。正直忠臣萬古傳,永遠香煙旺。

        端午祭
任武德(甘肅甘州)
        一
        粽祭汨羅千載冤,忠魂一去再難還。
        救亡身諫丹心獻,天問離騷萬世傳。
        龍舟競渡覓離騷,萬里山川淚雨澆。
        楚水忠魂招墨客,哀詩慟賦慰英豪。
        端陽節至感懷多,蜜粽龍舟祭汨羅。
        一曲離騷千古唱,楚江天問盡哀歌

七律  祭屈原端午感懷
     白耀華 
        ( 一 )
        龍舟竟渡意非凡,九域同哀紀圣賢。
        腹滿經綸遭冷落,胸無點墨受崇歡。
        云旗獵獵慰忠骨,雷鼓聲聲慟地天。
        屈子英魂今古在,離騷娓婉映心田。

        ( 二 )七絕新韻
        每逢端午憶國殤,大地哀吟日欠光。
        夫子高潔含恨去,幸存天問楚辭章。

七絕  端午蓮香飄         
          李會成         
            汨羅江中千古蓮,每逢端午水撥弦。
           文人騷客來相妒,筆底生花結善緣。         
【水調歌頭】端午祭屈原
月山星
   端午汨羅祭,酹酒吟離騷。猶聞屈子忠魂,縷縷在云霄。大愛長縈腦際,變法施恩百姓,保土敢揚鑣。志挫被流放,投水斗江蛟。
   創楚辭,開興比,是風豪。生前身后,英名正氣引人超。歲歲龍舟競渡,處處黎民敬頌,永世得歸高。風骨傳千代,英杰看今朝。

端五又說
郭永亮
端午又湊農耕忙,騷壇重斟黃酒香。
兒時花繩系童趣,此際韻律連宋唐。
屈子悲歌千年吟,老夫豪氣五月狂。
龍舟名次幾更替,何如蟾宮金翅揚!

七絕  端午情
浪泊菌苑      
戍年汩水賽舟長,米酒粽香飄滿堂。
喜鵲聲聲催我去,卻迎幺妹望蒼娘。

七絕 端午慰先生
浪泊菌苑 
滾滾泊羅訴不停,忠君自盡鬼神驚。
龍舟萬尾追騷去,華廈民生早泰平。

七律 端午懷屈原
霍慶來(滄州)
(一)
榴花初綻又端陽,龍裔幽懷祀屈殤。
漁父招魂驚四海,離騷天問動三湘。
文心浩宕春秋頌,氣節堅貞史冊揚。
競楫中流凝眾志,汨羅歌奏韻悠長。

(二)
凜然氣節賦離騷,樹得吟壇一幟高。
探理求真昭大義,憐民愛國顯情操。
忠軀豈懼蝦魚噬,傲骨焉容魍魎號。
萬世追懷虔吊祭,汨羅鼓振起狂濤。

七絕  端午節憶屈原
霍慶來(滄州)
日頭已近天中節,萬戶千象箬粽香。
一卷離騷留史冊,國人垂淚吊忠良。

七絕 端午近高考有感(新韻)
吳紅霞
端午正值高考季,莘莘學子躍龍門。
千舟戰鼓驚霹靂,報予屈臣共鑄魂。

七絕 端午有寄
吳紅霞
蒲草清樽祭汨羅,龍舟劈浪奏離歌。
粽香不似兒時味,明鏡秋霜志未磨。

七律  端午祭屈原(新韻)
李洪慶
年年端午祭屈原,歲歲吟詩楚韻傳。
墨海揚波濤勢涌,騷壇鼓律電鞭懸。
行云布雨開陽泰,滾浪淘沙卷巨瀾。
驕子雄風攜大地,神州浩氣貫蒼天。

沁園春.端午
姜 燕
皋月熏風,展卻榴紅,再裹艾香。
望江南江北,梧桐積翠;庭前屋后,稻麥流芳。
五色絲飛,藁蒲辛散,鼓角聲聲壯玉觴。
欣然處,又衢歌萬里,共唱端陽。
遙思汩水湯湯,教多少男兒起熱腸。
便明堂之側,張狂奸佞;普天之下,遺恨忠良。
怎奈春秋,長存義氣,代代窗前續《九章》。
及今日,更千帆競渡,盡興滄浪。

吊屈原
宋景
寧飲清江水,不貪昏主茶。
舍身求探索,甘愿喂魚蝦。

七律  端午祭屈原
巴人(山西)
九歌吟罷唱離騷,憂國懷民意氣豪。
又是龍舟飛渡節,還投粽味祭流濤。
忠良亙古英魂在,懿范垂今汩水囂。
大浪淘沙貪獸怯,江山萬里譜新謠。

七律/端午節前祭屈原(三章)
文/秦渭一劍(郝民權)
(其一)
時逢端午憶前賢,九禹河山祭楚天。
保國周全連橫路,修身求索寫騷篇。
懷襄二主聽奸佞,夢濯纓冠遠逐邊。
醒醉猶知清濁事,亡奴不做汩羅眠。

(其二)
水調歌頭/端午節前祭屈原

歸去數千載,詩韻繞心神。
不由翻出離騷,重憶寫書人。
亂世生靈涂炭,民眾饑寒交迫,
家國盼明君。
抗敵有奇志,含怨未能申。
汩羅江,香草影,遠紅塵。
滿腔熱血,醒問奸佞醉朝臣。
角粽清甜念許,滄浪龍舟碧水。
但愿覓君身。
一卷楚辭誦,頌者拜忠魂。

(其三)
青玉案/端午前祭屈原

粽香艾草端陽路,
汩羅水、龍舟鼓。
一躍干年尋魄苦。
九歌天問,萬家祈禱,
誦讀離騷賦。
感吟賢達庭園步,
相念忠魂越空渡。
欲覓仙宮何隱處。
屈平傳夢,那邊可好?
灑淚逢晨雨。

小重山-端午祭 
     龍翔宇(深圳)
     艾葉雄黃糯粽香。九州吟屈子,祭端陽。五顏彩線臂絲長。龍舟競,甄紀吊湘江。
     往事費思量。楚辭成國瑞,北辰光。離騷天問遠游傷。堪詮釋,千載頌忠良。

端午有思
       張舒羽
      梧桐細雨驚殘夢,怠起扶衣倦眼忪。
      猶記舊年端午日,新絲五色纏青粽。

端午祭
         白鶴翁
艾蒿中夏祭端陽,騷墨行行九曲章。
興楚情懷家國恨,匡扶壯志國邦殤。
荊湘圣地傾詩怨,汨水清波訴粽香。
文弱書生何用際,唐風宋韻藉賢良。

端午節祭屈原
陳修江
長賦當哭踽踽行,愁云伴淚鑄魂靈。
有心普降清明雨,無力平息閔亂風。
求索神龕天地暗,囑托社稷海河傾。
舍身返顧羅江水,成就忠貞不朽名。
慷慨悲歌動鬼神,江山垂首淚粘襟。
身游野壑頻回首,情系家國履亂心。
九問蒼生無短解,兩回放黜有長吟。
山河破碎心尤碎,縱向汨羅隱斷魂。

端午有寄
七律.張洪濤
五月端陽煙雨蒙,沅湘碧水百舟匆。
雄黃三盞祭思念,米粽千籠表意衷。
艾草能驅山鬼晦,菖蒲可使魄魂雄。
詩箋寄去琴心訴,劍膽飛來舞皓穹

端午吟
         楊天山
一家老小樂陶陶,端午詩興若海潮。
傳世歌詞無數計,風流最愛唱離騷。

懷念屈原
 楊天山
米粽甜蜜艾葉香,汩羅逐浪話端陽。
中華民族復興夢,富國強軍問海洋。
屈子高吭豪氣壯,今人發奮競圖強。
太平洋上游航母,天上人間樂一堂。

賀新郎·端午頌
(葉夢得體)
文/張其恒
喜又逢重午。
喚熏風、相思醉染,尚聞簫鼔。
嵐氣天開清和遍,驚似佳期夢寤。
過幾陣、催詩飛雨。
非囈鶯啼楊柳岸,共河歌沁上迎先序。
齊發棹,競看渡。
河陽逸興津前浦。
到龍池、同舟漸滿,并成仙侶。
新轉橋頭尋蘭佩,疑路榴花復吐。
料習俗、盈門艾虎。
羅列粽團村應有,把菖蒲泛酒巡知遇。
懷勝覽,祝今古。

南歌子雙調·端午有感
(呂本中體)
文/張其恒
今朝游古渡,千年祝一觴。
本心偕老結牽腸,麗個人兒競日映紅妝。
別樣聽榴暗,趨時話艾長。
更祈河內入詩鄉,近自行尋五十五端陽。

七律·五月單五(新韻)
張學白
五色絲繩環手腕,龍舟競渡鼓聲喧。
雄黃艾草驅毒瘴,桑椹櫻桃解嘴饞。
追念屈原忠楚耿,憶思先烈愛國虔。
每逢此日興傳統,粽子飄香華夏歡。

端午
王萬通
曾經淚羅覓忠賢 ,屈原祠畔吊屈原 。
郢城殿內論治國, 欄車崗下挽王鑾。
世皆溷濁遭饞侫 ,寧赴湘流蒙沉冤 。
路漫招魂祭騷辭 ,龍舟競發換楚天。

 端午祭(修一) 
王萬通
曾經瀟湘覓皋蘭 ,屈子行吟汨江邊 。
郢都殿下論齊秦,挽鑾君前欲補天。
世皆混濁遭饞言 ,一身青白蒙沉冤 。
赤子情懷懸日月 ,龍舟高唱招魂幡。

鷓鴣天-懷古覓今
鐵卷詩兄(黑龍江汪顯發)
殞命常哀墨里箴,離騷總借夢中吟。
冰壺唯有驚天問,曲瑟當無戀楚心。
華夏憶,汩羅尋。弄潮引棹必先臨。
追思怎耐縈懷處,落泊誰能抱石沉。
   
端午祭 
          韓崇凱
         端陽遙祭汩江頭,萬縷情絲蕩我憂。
         強盛中華獅醒日,豈容蠻寇犯礁洲。

端午祭 
          韓崇凱
        艾葉飄香粽子鮮,中華兒女代年傳。
        有家才有舒心日,強國壯軍民自安。

七律 桔頌   
孫麗華
端午時令艾草香,年年屈子夢徜徉。
離騷譜寫先生語,天問涵藏智者光。
魂斷楚山明月冷,心悲霸業后人殤。
汩羅拋盡英雄淚,桔頌詩篇詠久長。

重讀《離騷》
       吳廷甫
       屈子離騷養德經, 常吟悅性慕忠貞。
        深憐民眾侵霜苦,怒斥奸邪蔽主明。
        屢諫聯齊遭貶逐, 頻謀防敵敗垂成。
        華章讀罷涔涔淚,蕩氣回腸鵜鴂嗚。

戊戌端午吊屈原
張文海
每到端午日,總能憶國殤。
壯士化鬼雄,精魂懾八荒。
悲國棄渾主,憤世沉汨江。
一跳萬古節,年年生艾香。

端午祭
張文海
每臨端陽憶最濃,孤舟寒水騷客雄。
家國縈懷唱天問,命途交舛哀故郢。
無古無今真風雅,奇士奇骨任性情。
后人振藻十萬句,難和詩身一體同。

端午感事
悠雲
佩蘭投粽祭靈均,榴火連云照夏晨。
九問蒼天徒斥壁,一留江影總牽人。
東風未識花何苦,細雨常滋葉正新。
舊夢醒時重入世,凌空越海幻成真。

水調歌頭.端午詩會悼屈原
石泉林溪(劉曉新)

端午賦詩祭,千載感忠良。
汨羅竟渡龍舟,水闊蕩蒼茫。
萬里云飛五色,遠黛晴川碧彩,勁筆寫華章。
寰宇憾天地,華夏晏清江。

艾菖葉,竹角粽,錦香囊。
經年往復,常把悲憤述懷殤。
寄頌離騷韻律,吟唱詩情迭宕,極目九州望。
喚醒國強夢,求索任翱翔。
 
山野村夫喬峰(朋友) 
 七律.端陽
山野村夫喬峰

盡染河山百里蒼,幾番細雨又端陽。
龍舟競渡清江闊,竹葉輕纏角粽香。
醉筆吟成舒病緒,離騷讀罷叩天綱。
先師遺訓今猶在,何處衣冠鏡未光。
 

 屈子不朽
               徐德仁
     盡心竭力輔國政,群丑蔽君遭貶傷。
    憤作騷辭昭日月,怒批桀紂斥昏王。
    出污不染醒身去,如玉凈潔赴汨江。
    端午萬民香棕祭,龍舟爭渡雄風揚。

 七律  戊戌端午感懷
漁夫(洛陽)
汨羅江畔客如流,停棹波橫飛鷺鷗。
綽影清風邀老斗,斜陽野渡泊新舟。
撥弦山鬼云煙滯,執斛天神館舍留。
又是一年香粽至,誰人閑坐說春秋。

 粽說端午:
忘塵別舍
翡玉棱腰串,焚心歲月痕。
艾符蒲劍炁,憑悼汨羅魂。

翡玉糯香棱角串,艾符蒲劍鎮邪疴。
聲聲攂鼓龍舟競,荊楚遺風祭汨羅。

 七絕-端午寄懷三首
鐵卷詩兄(黑龍江汪顯發)

一、
索律尤聽陌雨聲,和弦盡諾柳絲情。
離騷不曉風中事,亦將悲歌向此呈。  

二、
三界龍威不忍哀,九歌文萃領詩才。
遙知楚韻非常詠,屈子何時踏水來。

三、
雨拽香風百棹開,臨波引粽萬湖哀。
驚魂始策斑竹淚,又向離騷覓楚才。


 水調歌頭 · 端午懷屈原
      張銳權
 
        天問汨羅水,漁父唱吟誰?又逢端午時節,何事雨凄凄?大地招魂四海,傾灑離騷老淚,華夏九歌垂。風骨在人世,沉水遠游離。
        賽龍舟,裹鄉粽,寄懷思。滔滔千古,浮沉蒼浪唱君詩。荊楚長江淼淼,南粵珠江漫漫,交織夢相隨。屈子徐風到,高舉手中杯!
 
 祭屈原
屈云惠
端陽紅日普天光,萬頃江河泣淚傷。
殉死報國真氣節,問天祭地大文章。
行廉儒雅正君子,言諍諫直赤膽腸。
萬里華夏中國夢,屈原忠烈愛無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端午節里詩意飄
【格律詩詞】端午特刊‖《格律詩詞》詩友會群端午吟集(1)
【詩友吟唱】端陽依序至,粽子獨情衷
再拜錚錚骨,重溫烈烈章——173位詩友同題:端午節 王西川審稿
【作家美文】端午抒懷 / 龍飛鳳舞組詩
《雲香閣詩詞社》1127輯.精選.同題【端午.悼屈原】離騷天問今猶在 每歲吟歌祭楚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盈江县| 秦安县| 花莲县| 渝北区| 宣汉县| 富蕴县| 沙河市| 广水市| 阿克| 唐山市| 胶州市| 岑溪市| 岐山县| 临夏市| 峨山| 皮山县| 民丰县| 札达县| 定结县| 天全县| 青州市| 滦南县| 盐源县| 阳山县| 吉水县| 准格尔旗| 扎鲁特旗| 南丰县| 广灵县| 旬邑县| 武汉市| 托克托县| 天峻县| 灵武市| 安远县| 藁城市| 九龙县| 馆陶县| 通许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