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健身食譜里總有水果出現的原因,很多人都把「多吃水果」當成了減肥過程中的四字箴言。
但其實,這句話的不靠譜程度和直男嘴里那句「多喝熱水」,沒什么本質上的區別。
多吃水果多喝水......這些話確實沒錯,好吃又營養的水果也確實是我們每天都不能少的健康食物。但問題是,有沒有人告訴過你,水果吃不對也是會胖的?
怕胖就要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超市中水果種類繁多,每次挑選都不知道從何下手(畢竟看啥都想吃)。從營養素的角度來說,水果主要可以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維生素 C、胡蘿卜素、鉀、膳食纖維及酚類物質,但不同的水果營養素含量卻大不相同。
以含糖量為例,西瓜、哈密瓜、草莓的含糖量不足 8% ,而蘋果、梨、藍莓的含糖量卻平均高于 12% ,香蕉含糖量更是高達 20% 以上。
數據來源:Wikipedia
按照以往的理解,可能有人覺得我們應該優先選擇含糖量低的西瓜。但仔細看上圖的營養成分表你會發現,西瓜雖然含糖量低,但它的維 C、鉀等營養也偏低,且含糖量低的優勢很容易因吃過量而抵消,所以并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正確答案是:即使是在減脂期間,也應該優先考慮富含維生素 C 、鉀及酚類物質的水果,包括草莓、藍莓、石榴、香蕉、柑橘類。這些營養素有助于減脂過程中的恢復及回補,而適量食用并不需要擔心糖攝入過多的問題。當然,含糖量低、其他營養成分高是最完美的,比如草莓。
用水果代餐減肥靠譜嗎?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用過「只吃水果不吃飯」的方法減肥,試過的可以留言區舉個手。
Keep君 跟大家算這么一筆賬吧:水果的熱量大部分由糖構成,每百克水果含糖量平均在 8-15g 左右。很多女生習慣吃小半個西瓜就不吃正餐,而實際上,100g 西瓜的熱量是 26kcal 左右,含糖 6-7g。而半個西瓜可食用的瓜瓤差不多有 1300g,那么通過西瓜攝入的熱量就是 340kcal,碳水是 78g。
而 100g 米飯「熟重」碳水是 25g 左右,半個西瓜就相當于 300g 的米飯。這么看來,糖的攝入量相比于吃主食一點也沒減少,反而缺乏正餐里從其他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脂肪酸等必需營養素。
到這你應該也看出來了,長期用水果代餐是妥妥不靠譜的,嚴重的還會導致營養素缺乏癥的發生。
那既然水果和主食的主要成分都是糖,只用它取代主食呢?
和主食中的淀粉不同,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是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構成。其中果糖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和葡萄糖不同,它的代謝不受限速酶的的調控,當攝入量過多時,會更快地刺激脂肪的合成。
所以用水果替換等量的主食,沒準比吃主食還容易發胖,世界就是這么殘忍。
到底怎么吃水果最合適?
水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酚類營養素,但果糖又可能會導致脂肪的堆積,所以吃的量就很重要了。
2016 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攝入 200-350g 的新鮮水果(這里的重量指的是水果的可食部分),一般一盒藍莓約 100g ,一根香蕉去皮后約 100-120g ,一個橘子去皮后約 150g。
所以,橘子香蕉這種個頭的水果吃一兩個就足夠了,論斤吃的,胖了別怪 Keep君 沒提醒過你。
對于正常人來說,水果攝入并沒有明顯的時間限制,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全天營養素的搭配。如果每餐都攝入了很多的主食,飯后再來兩個香蕉,顯然全天攝入的總碳水化合物是過高的,很可能會導致發胖。
對于運動人群來說,不管是減脂還是增肌,運動結束后都是吃水果的黃金時間。一般此刻身體正是急需要補充糖原的時候,葡萄糖吸收快,有利于肌糖原合成,同時果糖會促進肝糖原合成。
水果中的維生素 C 和花青素等多酚類物質則可以在運動后降低自由基對身體損傷的幾率,所以在運動后補充一根香蕉、一盒藍莓或草莓等水果是最恰當的時機。
吃水果的正確打開方式
知道了吃多少和什么時候吃,還要研究下怎么吃。榨汁?熬煮?別費事了,洗和切就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水果和蔬菜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水果生食意味著可以毫無損失地獲取全部的維生素 C,而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 C在加工烹煮的過程中氧化損失嚴重,如果將富含水溶性維生素的水果進行烹煮,無疑會讓其中的營養素損失慘重。
所以對于消化系統正常的成年人來說,生食水果可以保留最多的營養素,是最好的選擇。
至于水果榨汁,市售的果汁即使不加糖,水果本身的含糖量也不低,不建議飲用。如果是自制果汁,正常推薦量 200g 的水果想榨出滿滿一杯果汁是不現實的,這時候如果繼續添加水果就可能糖份攝入過高了。
所以除了水果以外,再添加蔬菜、牛奶、堅果等來制作混合奶昔也是好辦法,只是比生吃稍微麻煩了一點點。
什么?你嫌麻煩?請問減肥有哪個步驟是不麻煩的啊?
作者:顧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