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良心做事好不好?好!要不要憑良心做事?要!但得有前提!這個前提就是這家企業人人講良心、個個講良心,特別是老板講良心。如果老板讓員工講良心,自己不講良心,講良心的人不是傷心走了,就是有樣學樣——也不講良心了。
“憑良心做事”這句話本身沒有錯,關鍵是從誰的嘴里說出來。從員工本人嘴里說出來是最好的!從員工的家人、朋友嘴里說出來也不錯。但如果從上司或者老板嘴里說出來、自己不做卻要求員工這樣做,就有問題了。也就是說從管理上講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思想素質、道德觀念是有區別的。而在當今社會價值觀普遍被扭曲的大環境下談良心,更是讓人感到滑稽可笑。不過,各位不要誤解了我的本意。我一直是按照“憑良心做事”自律,也得益于“憑良心做事”成長。我反對的是時下有的企業不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優化流程、完善企業文化,而熱衷于跟風趕潮,妄想通過員工自動自發的責任心去做好工作。所謂的執行力培訓、心態培訓、國學,甚至有人直接打出(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了責任感培訓。這不能說是荒唐可笑,但至少是本末倒置! 一個企業沒有好的制度、沒有好的文化,干事的人吃虧、正直的人受打擊、講良心的人被當成傻瓜,久而久之,講良心的人不是自己走人就是排擠出門。第二代偉人說得好,好制度讓壞人干不了壞事,壞制度讓好人不能做好事。 不少不負責任的人為了迎合老板,強調企業管理不好的原因在員工身上,不是員工沒有責任心,就是下屬沒有執行力,總之原因全在下面,所以基層培訓的課程相當火爆。可是早期投入這類培訓的企業都大呼上當。他們無一不將已經繳費的學習金卡扔進了垃圾簍,因為這類程式化的培訓除了當時課堂的熱鬧,事后沒有任何作用——執行力差的仍然差,責任心差的照樣差,沒有團隊意識的還是不合群!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不是說學習提高競爭力嗎?不是說培訓提高企業戰斗力嗎?為什么沒有達成預期效果呢?答案只需一句話:培訓沒有針對性! 我無意去說別人培訓怎么不好,只是良心告訴我要講真話!觸動我寫這個題目的原因,是我在指導企業建立流程規范的時候,有位老師傅對我說:張老師別整那些條條框框,加強教育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就行了。我說,老師傅,如果我們的企業只有二十個人,我完全贊同您的觀點!可是對我們一個幾千名員工并且還在發展壯大的企業來說,只講責任心,讓員工自覺,不建立健全制度規范,不實施流程管理是不行的。而且對于80后、90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必須靠制度、流程去規范。 我無意于說80后、90后沒有責任心,我也特別反對80后、90后難管的言論,更反對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我的觀點恰好相反:他們是很有希望的一代,因為他們有契約精神,他們重視規則,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他們不是那種只管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那一種。他們比我們這一代更國際化,他們是與互聯網同步成長的人。如果你不懂網絡語言,是你落后了,而不是他們超前了。有契約精神講規則的一代管理更簡單。對他們建立好制度、規范好流程,告訴他們做事的方式和要達到的目標,當然也要告知他們完成任務之后的回報,他們一定會給你滿意的結果。跟上全球化腳步的年輕人比我們更有潛力。 責任心的培養靠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并不是空洞的口號或虛無縹緲的說教,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成員共同培育(培養)起來的。企業的制度、流程等等一切有形無形的物化產品或思想觀念都屬于企業文化的范疇。我們共同遵循認可的一切都是企業文化的內容。我們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優化完善流程都是在豐富發展企業文化,當我們大家都認可并付諸實施的觀念、原則、準則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我講企業管理不復雜,就是制度、流程和企業文化。這三者的有機統一就是企業的管理體系。好的管理體系培養人、造就人、感染人、影響人。在一個偉大企業出來的員工找工作都比一般企業出來的人要優越很多。 有好的管理體系,就會有好的員工,有好的企業,就會有一大批有責任心的員工。“做事憑良心”是員工的自我要求。如果企業把一切寄托在這一點上,那就是管理的失敗和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