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婚姻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永恒的題材。因之也留下了許多名言警句,很好的詮釋了愛情與婚姻的定義。這種所謂的定義,我個人的理解它是一種開放式的。每個人都可以自我定義本身的愛情婚姻觀。也就是說,對于婚姻與愛情,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也正因為如此,從來沒有一種事物象婚姻與愛情這樣有這么寬廣的定義域。也使得我們在面對她的時候是那么迷茫與困惑。甚至哀怨命運多戕。其實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真諦,正所謂大道致簡,看似紛繁多變的事物都有一個簡單的道理隱匿其中。
愛情與婚姻也不例外,它是人的一種本能需求,然而,在追求這種本能的時候卻有千差萬別的處理方式,這倒也符合其定義的廣域性。其結(jié)果當然也是各不相同,或愛情甜蜜婚姻幸福,或纏綿悱惻寸斷肝腸,抑或反目成仇形同陌路。種種結(jié)果的出現(xiàn)好像都跟命運掛上了購,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里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命運,如果有,那么什么是命運。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相信命運的存在,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其實命運很簡單,命運就是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人們在感嘆命運的時候總覺得她是那么不可駕馭,難以掌控。這又何嘗不是在說人最艱難的是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己。
命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她就是人的一種生命軌跡。人存天地間總要同各種人、事、物打交道,你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你的待人接物,處事之道等等,這些行為方式或行為準則受什么支配?無疑性格是主導因素。比如,有的人誠實守信,有責任心,那么他決不會失信于朋友,上司交待的任務(wù)也會認認真真的去完成。對人對事都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這樣的人肯定受到的朋友尊重,領(lǐng)導的重視。事業(yè)也會蒸蒸日上。有的人懶饞粘貪,可想而知,定是個好吃懶做,愛粘人小便宜,貪得無厭之輩。這樣的人能有什么事業(yè)可言,老想粘別人的光,朋友誰敢挨他的邊。如果再加上沖動霸道,愛惹是非,估計就有人送他手鏈了。為什么有的人能做出彪炳史冊的歷史偉業(yè),為什么有人流芳千古,而有人卻遺臭萬年,性情使然。成大事者必須具備成大事的性格要素。欲成大事,必要志存高遠,則積極進取,勇于開拓是其性格要素;欲成大事,必要有眾多志同道合的追隨者,則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社交能力以及卓越的領(lǐng)導才能是其性格要素;欲成大事,必要有身處逆境而不言敗的堅定信念,則頑強的毅力和執(zhí)著的追求是其性格要素。總之具備成就某事的性格要素是首要條件。為什么有些事情我們想做,而有些事情我們不想做,想做是因為你有想做的性格因素。例如,有的人活潑開朗,張揚自我,讓他去搞社交等自我展示的事情,肯定愿意。有的人靦腆拘謹,沉默內(nèi)向,讓他去做一些外向型的工作,他肯定有壓力。所以不同的性格類型決定了愿意接觸及主動接觸的事物的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在此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不同的生命軌跡。人的內(nèi)心情感也因為性格類型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
婚姻與愛情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情感糾葛,從追求愛情的那一刻起,就由于每個人個性的不同,愛情被涂抹成了不同的色調(diào)。有花前月下的絢麗,有平淡無奇的蒼白。也由于個性的不同,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專注點不一樣。如果你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人,那么在兩人相處的時候,會處處把對方置于你的模具下雕琢,溢則削之,缺則補之。這會使對方很難受,矛盾也就隨之而來。即便對方經(jīng)得住你這番雕琢,那么在結(jié)束愛情前奏進入婚姻圍城之后,婚前極力掩蓋和壓制的性情本質(zhì)也會徹底釋放出來,矛盾還是不可避免。此時的你也會倍感失望。久而久之,可能就會重新尋求感情寄托。但由于婚前那番雕琢,使你有了一種成就感,對對方的那種滿意的情愫,成為了你的一個美好回憶,難免讓人割舍不下。如果你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就會使你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所有的迷茫與困惑都在這一時刻向你襲來,不由得讓人感嘆命運是如此多戕。此時如果你的性格中具備了靈活果敢的要素,那么你就會冷靜地面對這一切,權(quán)衡利弊得失,最終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正確的決定,而不會像有些優(yōu)柔寡斷,患得患失的人那樣去鉆牛角尖,以至于陷入欲剪不斷欲理還亂的泥沼,不能自拔。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兩個人能夠牽手相約,是一種緣分。所謂的緣分就是一種偶然,但偶然的背后是必然。這種必然就是兩個人生命軌跡的交叉點。如前所述,這種生命軌跡的形成,是受個人性情所支配。如果兩人性格相同或互補,那么所思所想所欲所求,必然處于一種和諧狀態(tài),于是也就有了那種互敬互愛相濡以沫的美滿婚姻。這種交叉方式屬于相向融合交叉,其結(jié)果注定是舉案齊眉白頭到老。另一種交叉方式屬于反向碰撞交叉,他所成就的婚姻必定是悲劇性的。聚散總是緣,離合皆前定,萬事卻關(guān)情。
細數(shù)我們身邊每個人每件事,不論是悲歡離合的情感經(jīng)歷,還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不映射出其性情的良善和人格的高下。也許我們不應(yīng)該再去抱怨命運的不公,其實命運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創(chuàng)造的;也許我們不必再對某些事情感到困惑,其實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性情中找到答案。如果說命運說是那么不可預知,那是因為不知道將來會出現(xiàn)哪些事情讓我們感興趣;如果說命運是那么不可掌控,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把握得了自己。命運的改變在于我們自己的變化,改變命運從塑造自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