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業風都因念頭而起。因此要經常清理、凈化我們的念頭、雜念。當我們的念頭被降伏住了,沒有那么多的欲望、煩惱、痛苦,內心一定是安詳、平安的。在這種狀態下,修行才有意義。如果你有煩惱、痛苦,那生活就是你的業海。
真正的出離,就是脫離這個“苦海”,“苦海”就是我們的業力或者識心編織的苦難。我們要在這上面下功夫,今天能夠減少一個念頭,我們就勝利了,就沒有白過。
當我看到一個相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念頭分辨。分辨它好和壞,如果好,就會帶來一種暫時的歡喜,不好就會帶來分辨、煩惱。在這里,就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什么問題呢?怎樣使我們的念頭盡量減少?那就出現一個實修的問題。
在宇宙本體當中有一個非常柔軟的心的力量,把它叫純能量。這個純純的能量,在無念、無相的狀態下才會出現。
圣者的心、菩薩的心、佛的心叫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代表的是心極其柔軟,已經沒有“自我”。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內心不產生分辨的念頭。
從五蘊功能上來講,對外不產生分辨的念頭,它就會從內部產生歡喜、法喜、愛。
生活就是道場,就是實修,我們要在生活當中培養這種愛的感受。有念頭的時候,我們的愛就會被障礙住。
修行,就是清理、凈化我們的念頭,讓自己的這顆心變柔軟,心柔軟了對待一切,才會體現出你的歡喜、平安和愛。
在宇宙本體中,這個世界就叫一真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分裂的,娑婆世界也在這個世界中,是一體的。有些人說我要修成到天堂、極樂世界去。
真正的天堂和極樂世界,一定是自己的心。
我們可以自己體驗一下,當內心歡喜的時候,外在的一切現象都不會引起你內心煩惱,你的內心就是快樂的,這個娑婆世界不會影響你。當我們的心態,在這種極其安詳、快樂的狀態下,你才會真心付出,才會有真愛。如果一個人的煩惱很多,他的愛心肯定是出不來的,因為他會被念頭障礙住。
心中極樂,天堂、極樂世界對你來說就存在。如果內心中沒有極樂,自己都沒有找到歡喜,外面是沒有天堂的。 我們解脫的是這顆心。
修行不能外求,要從自身上下功夫,觀注當下的每一念。當我們不被妄念、煩惱、執著分辨所左右時,就已經是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