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腸胃不好,由于飲食不當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積食。那么,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積食了呢?方法很簡單:
1、 舌苔白、嘴里有異味
2、 晚上睡覺不踏實、會到處翻滾;
3、 肚子鼓脹,有氣;
4、 食欲不佳
5、 大便頻率降低,2-3天或者更長時間大便一次;
湯圓寶寶自一歲以后,經常積食,我判斷他是否積食最簡單的辦法是看舌頭,如果舌頭根部的舌苔發白,則是積食了。
寶寶積食有很多危害,胃口不好、睡眠不佳,更嚴重的,則會由于肝火過旺引起其他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所以每次發現寶寶積食的時候,我們應當盡快采取措施。常用的治療積食的方法有哪些呢?
1、 藥物類
清火寶
吃配方奶的寶寶容易上火,從而會出現因上火引起的積食,所以會有很多寶媽喜歡在寶寶的奶粉中添加清火的藥品,如清火寶等。
有些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家長用過一次清火寶,結果豆寶由積食變成了大肚子,一拉就是一個星期,從此之后我就再也不敢用清火寶了。
可能不同的寶寶吃了此類藥品后效果不同,個人建議,體質較弱的寶寶還是不要喂
七星茶
“七星茶”一度被譽為兒童神藥,每次去香港給豆寶買奶粉的時候都能看到大量代購購買此藥,可見它在大陸的媽媽圈中的火熱程度有多高。但是,七星茶真的有這么神嗎?
雖然七星茶的組方藥材成分均為常用中藥材,而藥性也較平和。
但有文獻記載,部分藥材偶爾會對個別體質的人群造成不良反應,如過敏、惡心、嘔吐、腹脹痛、心悸、胸悶等癥狀。
而經常服用此類藥茶,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瀉、出汗、疲乏,甚至臟腑功能紊亂等不良后果。
因此,長期在無病理情況下給嬰幼兒飲用,可能會適得其反,甚或影響孩子的健康。
2、小兒推拿
最近幾年,小兒推拿一下子火了起來。小兒感冒咳嗽發燒,都可以用小兒推拿處理。常見的治療積食推拿方法很簡單,如下:
A:揉腹部:腹部涂上按摩油油,順時針輕揉腹部100下,手法輕柔不宜用力。
B:捏脊:雙手捏住脊柱兩側肌膚,從下往上提捏,動作輕柔,以小兒舒適為度,捏30次。注意,小寶寶的皮膚太嫩,為了防止把寶寶皮膚捏傷,在捏脊前,先在寶寶皮膚上涂上一層橄欖油。
C: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保健,促進消化的作用,按揉100次。
D:運內八卦:在掌心內勞宮四周,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順時針方向輕推。有效緩解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推100次。
E:清胃經:在拇指掌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100次,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F:清肺經:無名指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推200-300次,止咳效果很好。
3、食療
寶寶積食后,對其飲食一定要做出調整,多吃水果和青菜、少吃魚肉、多喝水。在品種繁多的水果中,有一種水果對小兒積食有特別神奇的療效——紅心火龍果。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每次發現他的舌苔發白嘴里有異味的時候,我都會買上一顆紅心火龍果回來給他吃,在第二天拉完大便后,積食的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另外一種對治療積食有奇效的食療是三星湯。寶寶出現積食的時候,熬上一碗三星湯,連續喝2-3天,積食癥狀也會消失。
三星湯怎么做呢?很簡單
原料:谷芽10克,麥芽10克,山楂5克(1歲以下3克),
用量:
● 1歲以上的孩子,2碗水煎煮成1碗,給孩子喝。
● 1歲以內的孩子,1碗水煎煮成小半碗,給孩子喝。
可以適當放一點黃糖調味,也可以用炒谷芽、炒麥芽、炒山楂。炒過的更溫,味道也不會太酸,只是藥店不一定都有。
治療小兒積食的方法有很多種,個人推薦食療。但是對比治療而言,預防小兒積食更重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飲食清淡、葷素搭配、多吃水果多飲水、勿吃生冷和油炸、晚上睡覺之前不宜吃得過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