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這或許是吳奇隆目前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清風陽光,藍天花海,走過彎曲小路,吳奇隆一身淺藍色西裝出現于眾人面前。
站在主舞臺上,他似乎有些緊張,左右晃了晃身體之后,又滿懷期待地看向遠方,在妻子劉詩詩的身影出現時,才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那天,在一眾親朋好友的見證與祝福下,吳奇隆牽起身邊愛人的手,幾度哽咽地說道:
一場婚禮,一段對白,旁人看到了幸福與感動,可吳奇隆卻回想起了此前人生的種種。
他好像生來就是受苦的。
這些生命給予的陰影直到今天——吳奇隆49歲時,才開始慢慢退場。
吳奇隆與劉詩詩大婚那天,已經解散了許久的“小虎隊”終于得到了一個重組的機會。
喜房之外,為了成功迎娶新娘,曾經的“霹靂虎”、“小帥虎”、“乖乖虎”換上了帥氣的西裝、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唱起了《愛》、《青蘋果樂園》、《紅蜻蜓》等經典曲目。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運草,串一個同心圓。”
當熟悉的歌聲再次響起,人們在他們的臉上看見了成長,同時也看見了曾經的歲月。
1988年,臺北忠孝東路的夜市里多了一個有點酷帥的男孩。
和其他熱情攬客,主動吆喝的攤主不同,這位少年只是將衣服擺在地上,然后一言不發地站在一邊,臉上滿是“愛買不買”的瀟灑與淡然。
可即便這樣,男孩的生意仍舊是整條街最好的。因為比起去買其他攤位款式差不多的衣服,女孩子們更喜歡用同樣的價格,來換一個與帥氣攤主議價說話的機會。
在“顏值”一詞尚未被發明時,男孩便已開創了“靠臉吃飯”的先河,而彼時這位“整條街上最亮的崽”,便是18歲的吳奇隆。
吳奇隆首次與娛樂圈“碰面”,是因為知名音樂人童安格。
那一天,童安格和妻子走出唱片公司,迎面便看見了正在馬路對面擺攤的吳奇隆。愛人提出要去夜市逛逛,童安格便借機與男孩攀談起來。
從眼下生活到家世背景,童安格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吳奇隆感到煩躁,在有一句沒一句的交流后,后者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
“你到底想干什么?”
吳奇隆的語氣中帶著戾氣,可被問的人卻不以為然。笑著遞出自己的名片,男人說:
“我是童安格,就在對面的大樓上班,方不方便留一下個人資料呢?”
為了盡快結束這場對話,早點收攤回家,吳奇隆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當寫完最后一個字后,他瀟灑轉身,無數人眼中可望不可即的“星工場”被他扔在身后,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剛剛寫下的字,將創造出一個“華語樂壇”奇跡。
這之后僅僅半個月,吳家便接到了星探打來的電話。當時開麗公司正在為某熱播綜藝節目尋找助理,對方想讓他去試試。
起初吳奇隆對此絲毫不感興趣。他喜歡武術、愛好運動、熱衷于一切刺激的游戲與冒險,單單對于上臺唱歌表演這種“女孩子才喜歡”的東西絲毫提不起興趣。
可星探似乎是鐵了心,那段時間,他每天都會打電話到吳家找吳媽媽聊天,一聊便是三、四個小時。挨不住對方的軟磨硬泡,母親開口說:
“你就去現場看看吧,無非就是被人家看一看樣子嘛,沒關系的。”說完,她又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然他每天找我聊4個小時,我也受不了啊。”
聽了母親的話,吳奇隆參加了開麗公司“小虎隊”成員的選拔。
考核現場,當面試官提出展示才藝時,事先沒有做任何準備的吳奇隆,借著別人的伴奏帶翻了幾個跟頭。本以為是來湊數的“青銅”,結果沒成想,他偏偏是其中為數不多的“王者”。
1989年年初,“小虎隊”正式成軍,就此開始了自己的全盛時代。
問:當年的小虎隊到底有多紅?
答:“追星”一詞就是因為他們,才被發明的。
如今,所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在想起小虎隊時,心中總會泛起一絲對青蔥歲月的懷念。
對于他們來講,那里有最好的自己,但實際上對于吳奇隆來說,那卻是一段略顯尷尬的成名歲月。
因為要向眾人展示“陽光、可愛、健康”的少年形象,小虎隊時常需要打扮得極其時髦,甚至還有些中性。
薄紗、蕾絲、花襯衫,在物質與精神世界略顯匱乏的年代里,這樣百變的小虎隊讓人們瘋狂,可對于一向不修邊幅的體育生吳奇隆來說,這卻是讓他難以接受的“女性化裝扮”。
受制于“偶像”的軀殼之內,從前只懂運動的男孩,開始被要求學習舞蹈與唱歌,他不喜歡這樣“強迫”的人生,但又無能為力。
暴漲的人氣給了吳奇隆明星的光環,站在舞臺之上,他能聽到萬人的呼喊,可內心卻一天比一天孤獨。
他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失控。
在小虎隊成軍一周年時,長期處于迷茫和糾結的吳奇隆有了退出的打算,可因為“那件事”,他又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后來,吳奇隆在說起從前“替父還債”的經歷已云淡風輕,但實際上,那段歲月卻實實在在地綁架了他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1970年10月31日,吳奇隆出生于中國臺灣一戶工薪家庭中。作為次子,他在家中長期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和哥哥玩要被欺負,和弟弟鬧要被長輩數落,受著“夾板氣”他磕磕絆絆地長到了13歲。
那一年,父親因為做生意失敗外加賭博,原本便不富裕的吳家在短短三個月內,便欠下了8000萬元臺幣(在當時折合人民幣約為2000萬元)的巨額債務。
當時吳奇隆正在某體育中專學校里念書,除了要完成日常訓練和課程,他每日都要跑到不同的地方打工。
裝卸工、搬家工、清潔工、洗車員、救生員、服務員……那時吳奇隆只能靠力氣工作賺錢,最窮的時候,他身上的錢只夠買兩袋吐司面包。每天吃一片,餓了就喝水,這樣的日子他試著過了整整一個月。
后來因為“小虎隊”,吳奇隆成了家里最會掙錢的孩子,他似乎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吳家還債的主力軍。那時,他每月要向銀行和債主償還近20萬元人民幣。
而那一年,吳奇隆剛剛20歲。
從幼稚走向成年,多年間,吳奇隆看過成人世界的兩面三刀,感受過現實社會的弱肉強食,生活給予了他無盡的考驗,但他卻始終選擇以最勇敢的姿態給予回擊。
“你有沒有埋怨過爸爸媽媽?”很多年后,仍有人在問吳奇隆類似的問題,可對此他的回答只是:
命運選擇讓吳奇隆生活在陰溝里,但好在,他始終愿意仰望星空。
由于小虎隊的存在,吳奇隆心中早日讓債務清零的愿望不再可望不可即。他覺得一切都有了盼頭,但一切也都只是他覺得。
1991年,“小帥虎”陳志朋應征入伍,“乖乖虎”蘇有朋決心回到大學深造,小虎隊不得不面臨解散危機。
與此同時,“小旋風”林志穎已憑借《十七歲的雨季》風靡亞洲,金城武亦因一只廣告的爆紅而收獲了無數迷妹,看著眼下被迅速分散的流量,經紀公司決定,讓此前組合中人氣最高的吳奇隆正式單飛。
得知消息的那天,吳奇隆只是沉默。攥著經紀人遞來的厚厚一沓通告單,他沒有說話,轉身出了公司,然后將自己鎖在家里整整兩個月。
突如其來的“單飛”讓吳奇隆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背叛,自己一個人,怎么能叫“小虎隊”呢?
與陳志朋告別前,吳奇隆寫下歌曲《祝你一路順風》。后來每次唱起時,他的眼中都滿是淚水。
那是他與娛樂圈打交道的第3年,在別人學會了趨炎附勢、左右逢源的時候,他卻還是只在意“兄弟情深”。
在名利場中,這樣的吳奇隆顯得很是單純。如果可以,他或許真的會像自己說的那樣,放棄所有等一個小虎隊重組的機會,可每月都會遞來的催款單卻在一遍遍地提醒他,這根本不可能。
為了還債,吳奇隆前前后后向公司借了多筆“工資”,如此,他便必須要接受公司的一切安排。
正式單飛之后,吳奇隆開啟了自己此后近7年“要錢不要命”的工作模式。
那段時間他被公司指派到香港,從做“新人”出發,主要在影視與歌唱領域打拼。因為還要兼顧大陸市,吳奇隆的每一張專輯都要同時錄制“粵語”和“普通話”兩個版本。
“連軸轉”了半年,吳奇隆在圈內得了個“鐵人”的外號。“7天睡1個小時”、“每天除了洗澡都在片場”,這些都是他在那段時間里創下的光輝紀錄。
人在極度疲憊時,是不會感覺到累的。高強度的工作內容給了吳奇隆超高的曝光率,但同時也讓他的身體面臨著全面崩盤的威脅。
某日哥哥來接他下班回家,路上他忽然發現走在后排的弟弟正在掉眼淚。
后來吳奇隆哥哥說:“我看到弟弟一直在哭,但他自己卻完全沒有意識到,他還以為自己在睡覺。”
超負荷的工作已經讓吳奇隆出現了無意識流淚等一系列反常反應,可盡管如此,他也不曾停下。
因為要抓緊一切機會掙錢,他對于拍攝任務已是來者不拒。在他拍攝的“爛片”扎堆出現時,就連他的家人都會跑過來問他:“怎么什么樣的東西你都拍啊?!”
親人的聲聲質問讓他難過,但過后他還是選擇了原諒。
“如果你愛你的家人,又有能力,那付出也是應該的。”
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吳奇隆已沒有辦法獨自去做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可即便如此,到了片場他還是會強打起精神,就算拍攝任務再艱難,他也要堅持親自上場。
有次吳奇隆因腳下踩空從近3米高的柜子上摔下來。被緊急送往醫院后,醫生診斷他的兩節腰椎骨已摔碎移位,若不好好靜養,就有癱瘓的危險。
因為不想連累大家,吳奇隆在受傷僅半個月后就回到了片場。那幾個月里,他白天被人用擔架抬著到拍攝現場坐輪椅演戲,晚上再被人以同樣的方式抬回醫院養傷。
近乎是拼掉了半條命,吳奇隆終于順利完成了那部被無數人稱為“童年回憶”、豆瓣7.7分的《少年王衛斯理》。
時至今日,吳奇隆已前前后后參與了幾十部影視劇的拍攝與制作。這其中,無論文戲武戲他都要堅持親自上場決不使用替身。受傷、挨打、入院治療,這些都是他拍戲路上的“家常菜”。
早些年別人夸他敬業,可后來看著他一次次死里逃生,別人便只勸他“偷懶”。
對此吳奇隆說:
因為痛過,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真正苦過的人,從不忍心為難別人。
在影視圈里做了多年的“拼命三郎”,吳奇隆終于在完成電視劇《蕭十一郎》的拍攝任務后,結束了自己為期12年的“還債生涯”。那時他想:
“剩下的日子,我終于可以為自己活一下了。”
當厘清最后一筆債務后,吳奇隆迎娶了女友馬雅舒。他渴望給愛人一個家,更渴望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那時他最大的夢想,便是“有人等我回家”。
年幼便外出打拼,多年離家工作的經歷和自己原生家庭的悲劇,讓吳奇隆無比期盼家的溫暖。
于是,為了填補兒時內心的空缺,婚后的吳奇隆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家中。
開車接送妻子上班下班、做“家庭煮夫”照顧愛人起居飲食,他用心經營著自己夢想中的愛情小天地,殊不知妻子馬雅舒的野心卻遠不止如此。
與吳奇隆結婚時,馬雅舒正處于事業上升期。為了抓住機會,她幾乎將所有時間都交代給了工作。
留給家庭的時間逐漸變少,與愛人聚少離多的日子漸漸變多,當一切都變得不可調和時,當事人終于開始意識到,原來二人的婚姻早已走到了盡頭。
2009年7月,馬雅舒被狗仔記者拍到與外籍男性同住一間酒店房間,僅僅3個月后,吳奇隆發布離婚聲明,聲稱二人早在半年之前便已協議離婚。
這之后半年,關于吳、馬二人婚變的傳言不斷,出軌、不孕、財產分配不均……外面紛紛擾擾,可他們卻從未對此正面回應。
沉默了半年之后,吳奇隆宣布復工,當在某訪談節目中被問起這段傷心往事時,他鮮少回應到:
“是我能給她(馬雅舒)的太少了。”
“放了別人,自己也會自由。”
一句“成全”,這個男人到底還是護了曾經的愛人“周全”,他說,很愛過誰會舍得。
在那個訪談節目的最后,當主持人問起是否還在期待愛情時,吳奇隆眼眶有些濕潤,他頓了頓,然后點點頭。
一段婚姻過后,他雖已是遍體鱗傷,但始終覺得,愛與被愛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一直期待,一直等待,吳奇隆又回到了孑然一身的狀態,直到劉詩詩的出現。
2011年,宮廷穿越大戲《步步驚心》開播,吳奇隆迎來事業“第二春”。
雖然劇中由他飾演的“四爺“胤禛因種種原因不得不與劉詩詩扮演的“若曦”面臨生離死別的無奈,但戲外他們卻將悲劇扭轉為喜劇。
在拍攝《步步驚情》(《步步驚心》第二部)時,吳奇隆與劉詩詩正式確立情侶關系。年底,男方于微博之上大方秀出二人合照,發文:
“我們很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感情,并請求外界給予自由的時間與空間。”
語句簡短,卻堅定不移。
與26歲的劉詩詩相戀時,吳奇隆43歲,17歲的年齡差沒能成為這對情侶的阻礙,倒成了八卦媒體討論的焦點。
這之后,二人每每出現便一定會被追問有關戀情的事情。然而相比于多年前一味地回避與遮掩,這一次的吳奇隆變得格外坦蕩。
同框出現必十指緊扣,談起對方定一臉甜蜜;外出旅游他甘當苦力,滿臉幸福地看著女友貌美如花;碰到粉絲提出挽手合影的要求,他趕忙禮貌拒絕說自己已經有女朋友了……
在被問起婚禮預算時,一向節儉的吳奇隆斬釘截鐵地回答:
“沒有預算,她開心最重要。”
曾經的過往給了他傷痛,同時也教會了他勇敢與珍惜。
相戀3年后,二人于巴厘島幸福完婚。婚禮當日,抱著愛人,這個連摔斷胳膊都不會吭聲的男人成了全場第一個淚流滿面的人。
最重要的父母在對面,最要好的朋友在身后,最疼愛的妻子在懷中,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他感動的事情了。
再度走進婚姻殿堂,吳奇隆還是選擇用時間經營生活。最近幾年他慢慢從臺前退居幕后:
他開了公司,盡管因為一直在幫朋友,很少盈利;
他培養新人,縱使成本極高,回報不多;
他定期慈善,從不張揚,只在被人問起時,說一句“應該的”便匆匆離場。
“錢就只是錢,它能解決問題,才是有用的。”
走過那段艱難的路,吳奇隆似乎已經不太在意“錢”了,因為他早已找到了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從作為“霹靂虎”出道到如今,吳奇隆好像總是傷痕累累。
年少成名卻債臺高筑、滿心求愛卻屢遭變故,人生的大喜與大悲在他的身上交替上演,他偶爾無奈,但還好他總是堅強。
18歲時,面對債務,他說:“和家人一起吃苦,雖然很難,但很快樂。“
20歲時,面對非議,他說:“俯仰無愧,多么驕傲。“
30歲時,面對傷痛,他說:“受傷不怕,哪里跌倒哪里爬。“
40歲時,面對人生,他說:“合理的是鍛煉,不合理的是磨練。“
走過坎坷,他早已釋然了所有的不公,這是他的成長,更是他的選擇。
大約十年前,某主持人曾問過吳奇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一定要對那些年努力還債的自己說句話,你會說什么?”
吳奇隆想了想,然后說:“這些年,你真的辛苦了。”
原來,人生最好的結果,是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