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有些學生信心百倍,而有的學生感覺越到最后學習越吃力。一次次的模考不但成績提不高,而且越考越失去信心。如果是這種情況小好要說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從高一起就做計劃,開始好好學習。 小好使出洪荒之力總結了高一至高三每月事件表,愿學生家長看了之后,提前對高中三年有所計劃性的學習,在高考之際輕而易舉的取得佳績。 有些小伙伴覺得:高中再怎么緊張也有三年,高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高一不必太緊張,高考高二高三再準備就行”。 而現實的情況是,60%初中非常優秀的同學在高一就已經失去了領先的優勢,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初中學習和高中學習的巨大差異! 9-10月,盡快適應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節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試,高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有些學校可能會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進行第一次月考,性質不變)。 11月,絕大部分學校會把高一下學期甚至高二上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高一上學期學習,提早預習和適應。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試,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規檢驗,高考時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額選定也會以這次考試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學校有月考習慣,那么每次月考成績也是標準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高一下學期開學,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學校期中考試,以數學為例,應重點復習三角函數的相關概念知識。 6月初,重點中學開始講解大部分高二知識,要跟上學習節奏。如果期中考試成績理想,應盡快進入超前學習狀態,不要沉浸在一次勝利之中;如果成績不理想,應盡早做調整,并對自己之前的問題做有效的分析總結。 7月初,學校期末考試。這次期末考試是對高一整個一學期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高二兩級分化開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升入高二的同學,馬上能感覺高二知識難度的大大增加,同時,由于要準備高考,幾乎所有學校都會把高三的知識壓縮在高二講完。同時文理綜合的練習也會增加學生的任務量。 因而,高二整個學期,學生會在巨大的難度和壓力挑戰中度過。也正因如此,這一年,能否迎難而上,是高二學習的關鍵。 9-10月,高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學生逐漸進入高二的學習狀態,每課時知識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綜合的出現,學生不適感增強;十一長假,學生容易開始出現松懈情緒。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學期學習中間過渡階段,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高二上學期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初,高二全省會考!屆時,會提前發布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高二會考越來越被重視,尤其是報名自主招生,會考成績很關鍵,學生和家長一定要重視。 12月初-1月中旬,高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兩極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階段,利用難得空閑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工作; 未雨綢繆,要做好預習工作,提前分擔高二下的壓力。 2月底-4月底,高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理科學習有具體定量逐漸轉化為抽象定性;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有所滋生;學生兩極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月-6月,高中學習能力和中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積累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7月初,高二學年最后收官和學生實力基本定型階段,兩極分化達到高峰。高中過渡階段宣告結束,學生學習習慣和實力基本定型。 高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系。 高考復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高三模擬考試時間表 9月,學校做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重點學校開始一輪復習。 10月末11月初,期中考試,大部分學校開始總結性復習。 次年1月初,期末考試。 次年1月中旬-2月末,寒假。 次年3月初,一模考試,全面開始第二輪復習。 次年4月初,二模考試。開始第三輪復習 次年5月初,三模考試,重點專項復習,查缺補漏。 次年5月下旬,四模考試。 次年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詢會。 次年6月24日,高考成績發布,考生填報高考志愿。
文章來源:互聯網 圖:互聯網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