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職干部是單位的高層領導之一,他既是一個決策者,也是一個執行者;既是一個領導者,也是一個被領導者;既是主角,也是配角。正、副職的設置是源于工作的需要,是為了整個單位有序有效的運行而進行的分工與協作。正、副職不代表能力的高低,不意味著角色的輕重。
與一把手所具有的“抓大事、謀大局、善決策”的角色定位相對,副職干部所應具備的是當好參謀、添空補缺、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素質。因此,副職首先應做的就是擺平心態,正確地看待正副職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團結統一、穩定和諧、富于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領導集體。如何當好副職,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找準站位,當好參謀
“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 要當好副職,必須明確自己的配角身份,找準站位,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是指充分行使自己的職權,有效發揮自己的作用。“越位”是指超越自己的職權行事。
副職應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對分管事務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副職干部要自覺服從“一把手”的領導,兢兢業業,腳踏實地,認真組織完成分管的工作任務,行應行之權,盡應盡之責。并且副職之間是各有分工的,各自分管的工作是相對獨立的。所以不能干預、插手其他副職的工作,或者到處亂發議論。
同時,副職干部要眼界開闊,要對全局性的工作進行積極思考、積極參與,主動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正職要觀全局,理思路,定決策,抓建設,不可能事事正確,做副職就要多思考問題,時時提醒正職,糾正其不當之處。他考慮正面,你考慮反面,重細節,把問題看得更深遠,甚至提出相反的意見,并把自己的意見用合適的方法充分表達出來。
二、分工協作,添空補缺
要當好副職,必須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有清醒的認識,做到分工不分家。在班子內部,班子成員每人都分管著一攤工作,不能只考慮自己分管的工作,還要考慮所分管的工作對全局的影響,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個體與整體的關系,處理好分工與合作的關系。把自己融于整體之中,把所分管的工作融于全局之中。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不分家,從而增強凝聚力,加強班子的團結,更好地發揮副職作用。
當副職除了要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協作,還要善于添空補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班子集體或正職、其他副職在工作中出現一些差錯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副職要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添空補缺。當正職出現失誤時,應當為正職分擔壓力,排憂解難,打開工作局面,樹立正職權威。當其他副職出現失誤或遇到困難時,應主動幫其分憂,巧妙地幫其糾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尊重別人的人,樂于助人的人,一定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幫助,客觀上也增強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三、協調關系,贏得團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為分管領導,要及時幫助“一把手”搞好各方面的協調,包括上下級之間的協調,同級之間的協調以及內外部之間的協調。在督促推進分管工作時,既要充分調動一把手的積極性,讓其大膽負責地去做;又要加強交流,發現問題及時溝通提醒,同時還要幫助一把手引導全單位同志圍繞中心工作,形成合力抓落實,防止“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
副職通過協調各方關系,努力為順利推進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贏得團結。副職干部要自覺維護領導班子的團結,要努力做到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特別是當一把手的工作思路確定下來以后,只要沒有大的原則問題,副手就要圍繞一把手的思路去補充、去完善、去落實。要襟懷坦蕩,表里如一,凡事多看別人的長處,不議論他人的是非;要以誠相待,有話說在當面。
四、化解矛盾,服從大局
這里所指的矛盾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主、副職之間的矛盾;一個是主官與其他人的矛盾,起因皆工作。其實,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生誤會及矛盾,作為副職要正視矛盾的存在,既不夸大它,更不要回避矛盾,要有寬宏之心,大度之量,要積極的、妥善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主動溝通,積極接觸。俗話說:“理不講不清,話不說不明”。
矛盾的化解要服從大局,兼顧各方。因此,副職工作要從于“全局”。一是要養成顧大體、懂全局的優良品格,樹立領導集團整體功能的觀念,切實增強全局意識。二是要關心全局、了解全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認清形勢,心中有數,這樣才能主動地服從全局。三是服從全局、維護全局,副職在處理分管的工作時,要自覺地從全局出發,尤其是當分管的工作與全局有矛盾時,不能從部門利益出發,而必須維護全局的利益,服從全局的利益。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副職還需提升自身素質。心態上,胸懷寬廣,淡薄名利,不搶鏡頭,不出風頭,不爭功,保持一顆平常心;行動上,要以身作則,埋頭苦干,做無名英雄,當鋪路石。副手既是一把手的助手,又是其他同事的領導。副手要想領導好別人,既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要帶頭忠于職守,又要帶頭廉潔奉公,帶頭公平辦事,不搞吹吹拍拍,不搞親親疏疏。只有這樣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一個單位的正氣才能樹起來,全體職工才能夠同心同德、步調一致,不斷推進共同的事業。成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