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 次 決 定 成 敗
水泊梁山歷經王倫、晁蓋、宋江三屆頭領,領導層排過四次座位。每次領導層的人事安排,與梁山事業興衰緊密相關。
王倫是集團的創始人。此人容不得賢才,他老兄安排領導層的座次只有一個原則:論資歷。我先上山我為尊,其后按杜遷、宋萬、林沖、朱貴排下來。
晁蓋等劫了生辰綱,上山誘使林沖火并王倫,梁山領導班子第二次改組。林沖以大局為重,推舉晁蓋為山寨之王,第二位軍師吳用,公孫勝居第三,林沖坐了第四位,以下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這次班子的調整也有個原則:論名望、講本事,資歷和工齡不起決定作用。
第三次領導班子的調整最復雜。晁蓋帶人劫了江州法場,救下宋江、戴宗。宋江這位老兄心眼就是多,為多籌些上山的本錢,提出要帶人去打無為軍,他一路收買人心,招降納叛。一干人等再聚梁山時,新老頭領已增至四十人。
四十人的座次如何排就有學問了。先是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四位常委坐定,左邊一帶,是林沖、劉唐、阮氏三兄弟、杜遷、宋萬、朱貴、白勝九人,保持山寨原有格局;右邊一帶全是宋江的人,只好論年甲次序: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等二十七人。
宋江為此輪座次安排定的基調:休分功勞高下(這一句話別出心裁,使梁山好漢無舊無新,無不仰其鼻息)。梁山泊一干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讓原有頭領導9人顯得勢單力薄),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二十七人人多勢眾),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宋江這幾句“得體”的話,定下了山寨排座次的新原則:對梁山上的老人用老辦法不變,對新人暫看年齡、資歷。但今后不管老人新人,都要論貢獻大小排位次了。
三輪座次安排,王倫的規則是只論工齡最片面;第二輪是論本領及聲望,適當考慮資歷及年齡,有進步;宋江的這輪改革是暫不議當下矛盾和歷史舊賬,團結起來向前看,給老團隊面子,給新團隊希望。
輕松化解了矛盾,從此山寨事業更加興旺,頭領膨脹到一百零八位。
此時宋江就開始昏了,弄了個天降石碣排座次。關勝憑什么排在林沖之前?花榮憑什么蓋過柴進?
說不清,看不懂,弟兄們又為是否招安有分歧,山寨戰略出了問題。
梁山集團開始步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