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標題】林某0訴陳某1等民間借貸糾紛案
聲明【審理法院】 【案件字號】(2010)溫瑞商初字第114號
【審理日期】2010.10.12 【調解日期】
【案件分類】
【全文】【法寶引證碼】 CLI.C.368202
林某0訴陳某1等民間借貸糾紛案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0)溫瑞商初字第114號
原告林某0。
被告陳某1。
被告王某2。
原告林某0為與被告陳某1、王某2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于2010年5月11日向本院起訴,本院于同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0年10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林某0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某1、王某2經本院依法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林某0訴稱:2009年3月20日,被告陳某1因資金緊缺為由,向原告借款。出于對被告的信任與支持,原告借給被告陳某180000元。由于被告陳某1的失誤,在出具借條時,錯將自己的名字簽在保證人一欄,后經原告要求,被告陳某1又以借款人名義再次簽署名字并由被告王某2作為保證人予以簽名認可。同時約定借款期限30天。借款期限屆滿后,原告多次向兩被告催討未果。現請求判令:1、被告陳某1立即清償借款本金80000元和逾期利息(自2009年4月20日起至清償完畢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2、被告王某2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原告林某0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供了如下證據:1、原告身份證原件,擬證明原告主體資格;2、被告陳某1常住人口登記卡復印件,擬證明被告陳某1主體資格;3、被告王某2戶籍證明,擬證明被告王某2主體資格;4、借條一份,擬證明被告欠款事實。
兩被告未作答辯亦未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
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經庭審出示,兩被告未提出答辯意見,又未提供反駁證據,視為自動放棄質證的權利,由此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經審查,本院認為證據1-4符合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予以認定。
經審理查明:2009年3月20日,被告陳某1向原告林某0借款80000元,約定借款期限為30天。借款由被告王某2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兩被告在借條上簽名。該款被告至今未能償還。
本院認為,原告林某0與被告陳某1、王某2之間的保證借款合同,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具有合同無效的情形,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雙方對借款期限進行了約定,被告陳某1理應按期償還借款。現被告陳某1未能按期償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原告請求從逾期之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逾期利息,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關于被告王某2的保證責任,《》第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本案中雙方約定了主債務的履行期限而未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應為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起六個月內。原告向本院起訴要求被告王某2承擔保證責任為2010年5月11日,距離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已經超出六個月,保證人王某2應免除保證責任。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予以支持。據此,依照《》第,《》第、第,《》第,《》第規定,判決如下:......
北大法寶:(
http://www.pkulaw.cn/)提供法律信息全面解決方案,是中國最大、用戶最多、更新最快的綜合法律信息平臺。
查看所有產品和服務。本篇【法寶引證碼】 CLI.C.368202 北大法寶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
正式引用法規條文時請與標準文本核對(鏈接到“立法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