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許多人對首套房二套房貸額認定都不是非常了解,賣掉一套房之后,再買算首套房嗎?另外,夫妻一方擅自賣掉房子,簽訂的買賣協議是否有效?今天的億問億答就主要為大家解答這兩個問題,希望能為大家釋疑解惑。
【上期回顧】二手房首付款按評估值計算; 房產證延遲拿到,可申請賠償
案例一:夫妻一方擅自賣房,房屋買賣協議仍有效
網友提問:我與劉某是夫妻關系,共同購置房屋一套,房產證的名字是妻老婆。后來老婆私自把房子賣給了別人,沒有告知我,也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他們的房屋買賣行為是否有效?
專家回復: 根據《民法》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但是如果符合一些特定的情況的話,受讓人是可以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其中特定的情況就是指1、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3、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提醒;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轉賣房屋是否無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衡量:
其一,購房者在主觀上是否為善意。如,購房者不知道房屋的共有狀況,或購房者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等。
其二,是否支付了市場對價。若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房,一是顯失公平,二是難以體現購房者屬善意取得;
其三,是否辦理完畢過戶手續。若已辦理完畢過戶手續,交易行為已完成,所有權已轉移,法院一般會傾向于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