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原指土地神。在古代,人們把土地分為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稱“五土”,“社”就是五土的總神;又分稻、黍、稷、麥、菽為“五谷”,“稷”代表五谷,也是五谷的總神。“谷”賴“土”以長,“社”也就可以代表社稷。社稷就是生命的根本,因為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江山社稷、江山、社稷、社稷江山都是指國土。
回答:2009-12-15 17:46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精煉
如何培養天才寶寶?《發現潛能》育兒專家也在用.促銷價¥398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全腦開發巨人,提高記憶力超級記憶,思維導圖,快速閱讀,潛能開發,記憶大師揭秘,大腦先生力薦,牛輕松解決減肥頑癥秀域古方減肥,傳承古方養身秘方,排除體內污濁,凈化體內環境瘦身同時養身其它回答 共1條回答
雨點[新手]
社稷 “社稷”是一個特指名詞。國家的象征。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于壇面,稱五色土,實際象征國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禮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長五谷的土地神祗,這是農業之神。
相傳發明社的是共工的兒子句龍,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發洪水的時候,句龍就讓人們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沒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規模是每丘住25戶,稱之為“社”,句龍死后,被奉為土神,也叫社神,為了紀念他就專門建造了房屋祭祀,稱之為“后土”。烈山氏的兒子柱做夏的稷正,就是主管農業的官職,在其死后,被奉為農神,也叫五谷神。“社”“稷”,反映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的社會性質。兩者本來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于“土”字一樣,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說,社起源于原始時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時代,還可以看見這種原始崇拜的流風余韻。社,既與“土”本是一字,后來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稱。社祭的神壇也稱為“社”。從天子到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鄉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為睦鄰歡聚的日子,同時還有各種歡慶活動,“社戲”、“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現代生活中的“社會”一詞,也與社日活動有關。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為五谷之長,與社并祭,合稱“社稷”。根據《周禮·考工記》,社稷壇設于王宮之右,與設于王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緣,同為國家的象征。《禮記·曲禮下》:“國君死社稷。”就是國君與國家共存亡的意思。
“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由于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平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后來人們就用“社稷”來代表國家。“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危”《毛遂自薦》"謹奉社稷而以從"都指的是“國家”的憂慮、隱患、安危。這個代稱一般現代白話文文章已經很少用了。
附:詞典中的解釋
讀音:shè jì
解釋:
1,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于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2, 舊時亦用為國家的代稱。
出處:《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記·呂太后本紀》:“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社 拼音: shè, 筆劃: 7
部首: 礻 五筆輸入法: pyfg
基本解釋:
--------------------------------------------------------------------------------
社
sh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國家)。
團體或機構:報社。結社。
筆畫數:7;
部首:礻;
筆順編號:4524121
詳細解釋: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