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計劃署( WFP)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合辦,是聯合國內負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成立,起先是作為1項3年期實驗方案,原定于1963年開始運作,但因1962年9月伊朗發生地震、10月泰國遭受颶風、剛剛獨立的阿爾及利亞面臨500萬難民重新安置問題,各地均亟需糧食,世界糧食計劃署便提前投入運作。它的總部設在意大利羅馬。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宗旨是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的目的。援助方式分緊急救濟、快速開發項目和正常開發項目3種。
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簡稱糧食計劃署,由
聯合國和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合辦,是聯合國內負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成立,起先是作為1項3年期實驗方案,原定于1963年開始運作,但因1962年9月
伊朗發生
地震、10月
泰國遭受
颶風、剛剛獨立的
阿爾及利亞面臨500萬難民重新安置問題,各地均亟需糧食,世界糧食計劃署便提前投入運作。它的總部設在意大利
羅馬。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宗旨是
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的目的。
援助方式分緊急救濟、快速開發項目和正常開發項目3種。
其活動資源主要來自各國政府自愿捐獻的物資、現金和勞務。目前主要認捐者有中國、
美國、
歐盟、
加拿大、
荷蘭、
日本、
德國、
瑞典、
英國、
丹麥和
澳大利亞。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執行總干事喬塞特 希蘭(Josette Sheeran)指出﹐世界糧食計劃署正在從一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的機構轉變成一個參與農業發展的機構﹐目的是穩定糧食供應體制并降低對糧食援助的依賴程度。
組織機構
世界糧食計劃署領導機構是執行局(原稱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 ── 糧援會,1996年1月起改稱現名)。由36個聯合國和糧農組織成員組成,其中一半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理事會選出,另一半由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選出,成員任期為3年,每年改選1/3。執行局負責審批執行干事提出的援助項目,審查已批準的項目的執行情況。
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常辦事機構為秘書處,主持日常工作的執行干事由
聯合國秘書長和糧農組織總干事同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協商后任命。任期五年,可連任。
1995年前,該署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它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和糧農組織理事會內各選15名,由30國的代表組成,1年召開兩屆會議。
1995年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由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局掌管。執行局由36個成員國組成。世界糧食計劃署秘書處的最高領導是執行干事,由聯合國秘書長和糧農組織總干事聯合任命,任期五年。
詹姆斯.T.莫里斯自2002年4月初開始擔任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第十任執行干事。為了協助執行干事的工作,還任命了四名助理干事:希拉.西蘇盧、讓.雅克.格拉斯、約翰.鮑威爾和蘇珊娜.瑪爾考拉。
主要出版物
◆ 《世界糧食計劃署新聞》,季刊。
◆ 《世界糧食計劃署年度報告》(WFP Annual Report)。
中國與世界糧食計劃署
中國于1979年正式參加該署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辦的世界糧食計劃署關于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援助的基本協定》于1980年10月04日簽字并生效。同年,該署在
北京正式設立駐華代表處。中國曾多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該署會議。1987年中國當選為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成員。1996年中國成為首屆執行局成員。
機構目標
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目標:
1.拯救生命,在緊急情況下保障生計
2.防止嚴重饑荒的發生,為災前預防和減災進行投資
3.在戰爭或災難發生后重建家園和恢復生計
4.減少長期饑餓和營養不良
5.加強各國控制饑餓的能力
工作任務
作為聯合國抗擊饑餓的一線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始終積極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世界糧食計劃署通過向饑餓人口和脆弱人群快速提供食品,拯救生命
此外,世界糧食計劃署還幫助饑餓人口解決未來的糧食安全問題。通過提供食品,世界糧食計劃署幫助民眾積累資產、傳播知識,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區。
比如,世界糧食計劃署每年向2000萬學齡兒童提供餐食。這些餐食起到了鼓勵家庭讓孩子上學的作用,從而幫助家庭和孩子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充足的食品可以使孩子們更專心地學習。
通過“食品換資產”項目,世界糧食計劃署向饑餓人口提供食品,鼓勵受益者為發展項目工作,為他們建設美好的明天打下基礎。 例如,當人們不再擔心下一頓飯沒有著落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建造灌溉系統以達到增產的目的。
“食品換培訓”項目使貧窮的人們能投入時間學習生存技能,例如養蜂、縫紉以及認字讀書。這些培訓使他們能夠維持生計。
為了尋求饑餓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多個領域發展專業技能,包括:糧食安全分析、營養、食品采購和物流。
在某些情況下,最好的解決方案也許不是直接提供食品,而是發放現金或食品抵用券。例如,市場上食品豐富而貧困人口無力購買。在這種情況下,受益者可以拿現金或食品抵用券去當地市場購買商品,同時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