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以來,有兩個重要因素是原油業界及交易者所密切關注的:減產協議執行程度和哪些產油國首先違反減產協議。很不幸,這兩個方面都已傳來噩耗,繼IEA上周指出6月OPEC國家減產執行率已從95%下降到78%后,最新報道稱首個放棄減產的OPEC成員國已經現身。
厄瓜多爾石油部長Carlos Perez周一(7月17日)表示,由于厄瓜多爾面臨“困難的經濟形勢”,無法遵守該國每日減產2.6萬桶的承諾。事實上,厄瓜多爾今年1-5月只減產了1.6萬桶/日,低于2.6萬桶/日的減產配額。
分析人士指出,除尼日利亞和利比亞,以及印尼(暫停成員國身份,赤道新幾內亞今年5月新加入)之外,截至目前,11個OPEC原油減產國中,終于出現了第一個在承擔了6個月的減產之后,因財力不支退出協議的產油國。而目前的問題是,減產協議的有效期還能持續多久?顯然,“經濟困境”這個說辭幾乎可以被所有OPEC成員國引以為退出協議的原因。
市場此前普遍認為委內瑞拉最有可能是首個放棄減產的國家,由于其經濟惡化急需原油方面的收入。但今天的報道顯示,厄瓜多爾出人意料地成為了首個放棄減產的OPEC成員國。金十新聞上周還報道過,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長Kanat Bozumbayev已經表態,該國將在未來兩個月內逐步退出與OPEC的減產協議。
本周投資者重點關注即將于7月24日在俄羅斯舉行的OPEC與非OPEC國家臨時會議。產油國能否在當前每日減產180萬桶的額度上進一步擴大減產成為市場焦點。但如今,厄瓜多爾宣布不再遵守減產承諾,OPEC減產協議恐現裂痕!
更讓投資者焦慮的是,就在OPEC減產協議大勢已去之時,美國頁巖油卻春風得意。據美國官方最新統計,頁巖油產量將在7、8兩月連創歷史新高。更可怕的是,按照高盛的分析邏輯,在OPEC聯合俄羅斯減產以抬升油價、緩解財政壓力的背景下,頁巖油可能在未來10年保持增產,生產的盈虧價格甚至可以降至OPEC主力軍的低位水平。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周一發布的鉆探活動報告顯示,巴肯油田(Bakken)和二疊紀盆地(Permian Basin)等頁巖油主力產區的產油活動增加,將推動7月的頁巖油產量環比上漲11.7萬桶/日,達到547.2萬桶/日的歷史新高。最新報告還預計,8月的頁巖油產量將再漲11.3萬桶/日,站上新高558.5萬桶/日。
高盛大宗商品團隊也在每周石油鉆井報告中持相同觀點,假設美國當前石油鉆井數的漲勢不變,美國產量將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底間增長84萬桶/日,比上周研報的預測上調0.5萬桶/日。
高盛預計, WTI油價若跌破45美元/桶,可能成為美國頁巖油產出的增長拐點。但從過去九年的趨勢來看,頁巖油開采技術的提升較快,能達到抑制成本的效果,也有效降低了生產的均衡油價。從全球產油的成本曲線推斷,頁巖油均衡價格將繼續下降,甚至可能接近沙特、伊朗和伊拉克等OPEC對手國的低位水平。預計到2020年時,美國頁巖油將保持年均增產80萬桶/日,年均生產力增速高達3%至10%。在2021到2025年間的增速可能小幅放緩,但也能達到年均增產70萬桶/日,并在十年后達到產量峰值。
金十新聞曾經報道,OPEC的終極目標是制造現貨升水來拖垮未來的頁巖油生產投資,但目前來看,這種做法的結果很可能是頁巖油趁機長期占OPEC的便宜。德國商業大宗商品研究主管Eugen Weinberg認為,目前唯一可以抗衡頁巖油產的法寶,就是令油價在更長時間保持低位,OPEC應該重拾最初的策略:通過最大限度生產來扼殺美國頁巖油。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這樣做必然會加大OPEC和俄羅斯的財政壓力,也對沙特阿美明年IPO上市的估值不利。因此,從未來十年來看,美國頁巖油似乎站在了不敗的制高點,利用的恰恰是OPEC減產推高油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