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的番號問題,其實就是蔣介石的陰謀,這里面大有文章。
蔣介石先將敗軍番號給予我軍,想激怒我們。
但我們不上當,就強行要求我們,更改為第十八集團軍。
但是,我軍看出了蔣介石的陰謀,堅持使用八路軍這個番號。并讓八路軍這個番號,在我軍大放異彩。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接受了“聯合抗日”的主張。
但是,在西安事變過去7個月以后,蔣介石還是不愿意給我軍番號。
淞滬會戰以后,日軍天天在南京上空狂轟濫炸,蔣介石也開始坐立不安。
這一天,馮玉祥沖進蔣介石的辦公室,要求辭職。
馮玉祥怒氣沖沖地對蔣介石說,“共產黨要求把軍隊改編成國民革命軍,去前線抗日,你為什么不批準?這有什么不對嗎?”
可蔣介石卻說,我黨是以抗日為口號,就是為了騙取蔣介石的經費,擴大勢力。
馮玉祥聽完之后,就說,“人家紅軍只有三個師,兵力只有國軍的1/60。而且,讓他們到最前線,再給一個固定的防地,不讓他們越雷池一步,不就可以了。”
蔣介石覺得馮玉祥的話,也是個可取的辦法,這才同意將紅軍改編。
于是,蔣介石找來了軍政部長的何應欽,對他說,“我打算收編紅軍,給他們三個師的番號,這三個師以什么樣的名義?劃歸到哪個戰區?防區劃分多大?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何應欽就說,“在整編桂系時,空出來一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番號。還有一些部隊,打了敗仗,將以前的番號撤銷整編時,又空出來不少,隨便取三個就行了。
依我看,就用115師、120師、129師這三個番號,也算是一個暗示。
然后,再將他們劃到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地盤就在太原以北,大同以東的晉察冀一帶。這里正是日軍近期主要的進攻目標,如果紅軍亡與日軍的鐵蹄之下,也算是為國捐軀了。”
蔣介石給的全是敗軍番號,他想表達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
何應欽把紅軍防區,劃到晉察冀一帶的第二戰區。這也是想借日本人之手,將我軍消滅。
這就是蔣介石打的如意算盤。
其實,關于“八路軍”和三個師的番號,這里面還有更深的意義。
國民革命軍第八陸路軍歷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北伐第四軍,也就是粵軍部隊,先后由李濟深和陳濟棠擔任指揮。
在軍閥混戰期間,第八路軍的番號,一直都是粵軍所有。
到了1936年6月,陳濟棠聯合李宗仁,白崇禧,發動“兩廣事變”,起兵反蔣。
在“兩廣事變”解決以后,國民黨撤銷了“第八路軍”的番號。
所以,“第八路軍”就是一個敗軍番號。但還不止這些,它還有故事。
關于第八路軍的由來,還有很多傳聞。
由于粵軍不是老蔣嫡系,但是作戰勇猛。所以老蔣既要重用粵軍,也要防止粵軍做大,以免不好控制。
于是,蔣介石接在番號上做文章。
老蔣就告訴李濟深,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也就是“三英戰呂布”那一章。有這樣一句話,“八路軍齊出,救出了武安國……”
也就是說,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中,有八路人馬,一起殺過來,打敗了三國第一猛將呂布。
所以,蔣介石授予粵軍“八路軍”的番號,就是彰顯粵軍神勇,比呂布還厲害。
當時,李濟深和陳濟棠聽了,心里還很高興,這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要不說蔣介石狡猾呢?
你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都沒能奈何呂布。要救一個武安國,還得八路人馬齊出。可見這十八路諸侯,都是什么貨色?
這也是后來,蔣介石要給八路軍,改名為第十八集團軍的一個原因。因為在蔣介石心中,“十八”也不是什么吉利數字。
還有一個關于“八路軍”的典故,就是在《水滸傳》第88回。
在水滸群雄征討遼國之時,遼軍統帥兀顏光,擺出了太乙混天象陣,多次擊敗梁山群雄。
最后,還是宋江在夢中得到九天玄女的指點,才破了混天象陣。
這其中就有這么一句話,“八路軍馬更不搭話,搖旗吶喊,撞入混天陣區。聽得里面雷聲高舉,四七八門一起分開,變作一字長蛇陣……宋江軍馬措手不及,急令回軍,大敗而走。”
也就是說,宋江率領八路人馬,與遼軍作戰,大敗而逃。
所以,蔣介石就認為,“八路軍”是一個不吉利的番號。
蔣介石將“第八路軍”的番號給予我軍,就是想讓第八路軍的霉運,延續到我軍身上。
至于115師、120師、129師,那也是有故事的。
這三個師原屬于東北軍的番號,在九一八事變以后,東北淪陷,張學良率領東北軍入關。后來,東北軍被調到鄂豫皖三省。
這三個師,與其他東北軍,參加了對鄂豫皖蘇區的圍剿。接著,又參加了,對轉入長征的紅25軍的追擊。
這三個師被調到西北以后,又參加了對陜甘肅區,和紅25軍的第3次圍剿。還參加了直羅鎮戰役,阻止三大紅軍會師的作戰,以及山城堡戰役,隴東戰役等。
可以說,這三個師一直都是我軍的死對頭。
而且,這三個師,還因為與我軍交手不利,而被撤銷番號。蔣介石將這三個師的番號,給予我軍,其實就是想惡心我們一下。
就這樣,在1937年8月25日,蔣介石終于同意,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蔣介石在這里也玩了一個花招。
蔣介石原本以為,我黨肯定了解,有關“八路軍”番號,和下面三個師的番號的來龍去脈。
蔣介石認定,我黨不會接受這一組不吉利的番號。到時候,國民黨就可以趁機大作文章,污蔑我們。
蔣介石還請來,“國民黨第1筆”陳布雷,并組織了一個宣傳班子。甚至都已經寫好了,在我軍拒絕番號以后,對我黨做出口誅筆伐的文章。
可是,蔣介石沒想到,在毛澤東與朱德,張聞天,周恩來等人商量以后,達成共識,接受了”八路軍”以及三個師的番號。
毛澤東甚至還開玩笑地說,“這我們也太好說話了,蔣介石估計不會感謝我們,他可能對此還很失望。”
毛澤東還說,“”在這方面,我們要比老蔣聰明得多。我們就不信這個邪,我們有信心,將八路軍打造成一支無敵于天下的人民軍隊。”
結果,歷史也證明了,在抗戰過程中,八路軍確實越戰越勇,成為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
老蔣一計不成,又來一計。就在半個月以后,在9月11號,蔣介石又發布命令,要將“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為什么老蔣要出爾反爾了?其實,這就是蔣介石玩的一個文字游戲。
因為,“路軍”是軍隊常用編制,也就是說,無論在什么時候,這個番號都存在。
而“”集團軍”是戰是編制,也就是說,在戰爭結束之后,集團軍的編制也就不存在了。
蔣介石就是想用這樣的套路,來達到吞并我軍的目的。
但蔣介石這種齷齪的行徑,被我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我軍堅持使用八路軍的番號,但也承認“第十八集團軍”的番號。也就是說,我軍一直都是兩個番號都在用。
平時,我們都稱呼自己為“八路軍”。只有對待國民黨時,有時也會稱呼自己為“第十八集團軍”。
后來,“八路軍”打出了名聲,在老百姓中口耳相傳,我們就更不可能改番號了。
歷史也證明,這種文字游戲,壓根沒有什么用。真正的實力,是打出來的。只有真心實意地對待人民,人民才會大力擁護。
但這一點,老蔣是不會明白的。據說,當年灣灣連“八路公交”都沒有。可見,老蔣對數字迷信成什么樣。
像蔣介石這種,靠迷信治國,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怎么可能站得住腳呢?所以,他被趕到邊陲一角,也是命中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