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舍為有,則不貪
以忙為樂,則不苦
【心得感悟】“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這句話反映了弘一法師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智慧感悟。 “以舍為有,則不貪”表達的是當人們把舍棄看作是一種擁有時,就不會產生貪婪的欲望。這里的“舍”并非單純指物質上的舍棄,還包括對名利、欲望等的放下。它強調的是一種不執著、不貪戀的心態。當我們不再過分追求外在的擁有,而是注重內心的滿足和精神的富有,就能避免陷入貪婪的陷阱。通過舍去不必要的欲望和執著,我們能夠更加珍惜已經擁有的,并且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得失。 “以忙為樂,則不苦”意思是當我們能從忙碌中找到樂趣,把忙碌視為一種快樂時,就不會覺得辛苦。通常人們可能會認為忙碌是一種負擔,但這句話提醒我們換個角度看待忙碌。如果我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發現其中的意義和價值,或者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事務,那么忙碌就不再是痛苦的,而是能夠帶來充實感和成就感的。它讓我們在忙碌中體驗到生命的活力和意義,而不是被忙碌所累。 這兩句話體現了一種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教導人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價值觀,不過分追求物質和外在的東西,學會放下貪婪和執念,以平和、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舍與得、忙與閑,從而獲得內心的自在和安寧。 弘一法師的其他真言,如“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也蘊含著相似的智慧。“以勤為富,則不貧”強調通過勤勞努力可以獲得真正的財富,這種財富不僅包括物質上的富足,還包括精神上的充實和能力的提升;“以忍為力,則不懼”表示把忍耐作為一種力量,就能夠無所畏懼,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堅韌和勇氣。 這些話語對于我們在當今快節奏、物質豐富但精神壓力也較大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衡、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長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它們鼓勵我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以更加從容、智慧的方式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和機遇。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心得感悟】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是弘一法師提出的一種道德準則和人生態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內不欺騙自己的內心,能夠真誠地面對自己,保持內心的正直和真實;對外不欺騙他人,以誠實和守信待人。
它強調了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的兩個方面:首先要對自己有高度的自律和自省,不違背自己的良心,不掩飾自己的過錯或不足,能夠真實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其次,在與他人相處時,要秉持誠實和正直的原則,不欺詐、不虛偽,以真誠的態度對待他人,從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做到“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可以使人活得更加坦蕩和通透,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安寧。這種品質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弘一法師李叔同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佛教僧侶。他在多個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其對人生的感悟和智慧深受后人敬仰。他的諸多言論都體現了對修身、處世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例如“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涵容以待人
恬淡以處世
【心得感悟】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體現了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修養。
“涵容以待人”意味著以寬容、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在與人相處時,能夠理解和接納他人的不足和差異,不苛責、不挑剔,以豁達的胸懷去面對他人可能的錯誤或冒犯。具有涵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恬淡以處世”則是倡導以一種恬靜、淡泊的心境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被功名利祿所迷惑,不被世俗的紛擾和榮辱所左右,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淡定。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應對,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擁有這種處世態度的人,不會過分計較得失,能夠以更從容的姿態面對生活的起伏。他們注重內心的修養和精神的富足,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寧靜與和諧。
例如,弘一法師的日本妻子雪子在他出家后尋到寺院想見他一面,弘一雖未與她相見,但在雪子決定回國時,還是與她在江面匆匆一見,并留下了“愛,就是慈悲”這句話。他的這種做法或許體現了他在面對個人情感與修行選擇時的一種恬淡和涵容。他對妻子并非無情,而是以他所理解的方式去對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嘗試以“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為指導。對待他人的過錯或不同意見時,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減少沖突和矛盾;面對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過分欣喜或沮喪。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人相處,減輕內心的壓力,以更積極、平和的心態去生活。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
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心得感悟】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自我成長和進取的智慧。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指的是,想要超越他人,關鍵在于能夠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通過對自身行為、思想的審視,發現不足和錯誤,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這種自我責備并非是過度的自我否定,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提升的動力。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才能找到與他人的差距,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實現超越他人的目標。
“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強調的是,除了自身的強大和努力進取,沒有其他能夠凌駕于他人之上的辦法。自強意味著在知識、技能、品德等方面不斷地自我磨礪和提升,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斷追求進步的決心。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增強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成就和地位。
總的來說,這句話提醒人們要注重內在的自我修煉和提升,以自責促進成長,以自強謀求超越,而不是依靠外部的手段或僥幸心理來勝過他人。
比如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遇到了挫折或業績不如他人,若能通過自責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如工作方法不當、知識儲備不足等,并努力改進和學習,同時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那么就有可能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超越之前的競爭對手。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想要在人際關系、個人修養等方面有所進步,都需要依靠自我反省和自我強大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