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說了這樣的話,母親從此以后閉嘴,不再對我的孩子隨意給批評與批判,也不干涉我的教養(yǎng),她靜靜地看著每個孩子在教養(yǎng)中的大不同,產(chǎn)生的不同性格的孫子。直到最近,母親說出這件事,我才懂。她感嘆地說:“反正我說也沒用,從小妳就是個講不聽的孩子?!?/div>
這半年多以來,我的人生有幾個重大的改變,每一件事情,都足以改變我的未來,也改變我家中的未來,然而,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事件也僅止于發(fā)生在我的身上,我跟老公女兒一起面對承擔,卻從來沒有一點點想跟父母說的意念。
后來,有一個網(wǎng)友看了我的文章后說:“不是每個孩子都跟妳的一樣,可以跟父母聊。”、“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用說的?!?/div>
那時候的我想,為何這些孩子承受了所有的責怪,而父母卻不去想,“到底我做錯了哪些事情讓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聊?”、“為何孩子不想聽我的意見?這中間出了什么問題?”
于是,我想起了小時候,當我跟媽媽說起人際關系的困境時,母親只會說“不要吵架”、或是“一定是妳脾氣不好。”、“干嘛理那種人?”
是的,我每一句話只要開口,就是被評價、被指責、被罵、被打分數(shù),當父母想要跟我“聊”的時候,我聽到的不是父母想幫忙,而是“說教”和“控制我”的行為,只是態(tài)度有差而已。于是,我不但閉了嘴也關上了耳朵。
我對父母的信任,隨著每次我開口就被評價、每次說話就被罵、隨著他們偷聽我講電話、偷看我的日記,隨著自己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慢慢崩解。只因為,我越來越不相信父母是真心想聽我說話,也不相信,父母是真心想要幫忙,更不相信,他們是想跟我“聊”。
慢慢的我不相信父母說的“有事情可以告訴爸媽”、我不相信只要開口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幫助、我不相信大人。
這種不相信大人的心態(tài),不只在家中還在學校發(fā)生,當我們有任何問題想要請老師幫忙的時候,老師的處理方式也只是抓來罵,讓問題更糟。如果被欺負,告訴老師之后,老師的處理是一種出賣,只會害自己被欺負的更慘,慢慢地沒人相信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學校的輔導室對滿肚子困惑的孩子們來說,形同虛設。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在人生中需要幫助的每一刻,都失去被幫忙的機會。
2.
這樣的「溝通方式」一直用到了愛情與婚姻上,在與親密愛人相處的過程中,我不是用罵的,就是閉上嘴巴,甚至關上了耳朵。當朋友的時候還可以自在地聊天,當情人的時候,我總是自以為已有權利不自覺挑對方的某些話一直評價與批判。兩人之間,不是說話越來越?jīng)_,就是越來越沈默,慢慢的讓我的愛情路越走問題越多,終究分手。
后來的我發(fā)現(xiàn),為何當我站上了某種“角色”,便覺得自己有權力控制對方?當我從朋友變成了“女朋友”,當我從女朋友變成了“老婆”,當我從一個女人變成了“媽媽”,我就好像有資格可以在男朋友、老公、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回覆的是評價、說教與不以為然,所給的方法也是帶有威脅性的“控制”?
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花了許許多多的努力,重新學習著傾聽,重新學習著說話中不給評價,重新學著同理對方,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無法完完全全地擺脫以前的習慣。
現(xiàn)在的我,當了媽媽,一路看著幾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看著共玩團、共學團的孩子長大的過程。我開始慢慢看得懂孩子的行為取決于大人的對待,當我明白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雞婆的想要出手幫忙,卻常常被不想面對的父母攻擊,最后也沒出上力。
有一次,我問郭老師為何有時跟孩子談話,那些孩子卻連眼神都無法定格在“好好談”?是不是有些孩子就是“講不聽”?
郭老師說:"妳看那個孩子不敢面對大人的眼神,其實是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已經(jīng)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了信任,當一個孩子無法相信大人時,誰都很難幫到他。"
突然我才懂,不是孩子天生不會跟大人聊,也不是孩子天生不愿意聽大人說話。而是,孩子在父母的開玩笑、捉弄、責罵中一點一滴中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這樣對大人的不信任,慢慢地封閉了自己的真心,慢慢地把自己陷入了孤單,孤單地面對一切,甚至穿起了盔甲對抗大人。
失去對大人信任的孩子,即使有人想要幫他們,即使遇到好的老師,遇到貴人,也會讓想幫助者使不上力的挫折。
慢慢的,我很害怕看到某個孩子看待大人的眼光變成了仇視,很害怕看到某個孩子看大人的眼光是閃爍,很怕看到孩子的眼光不以為然,很害怕孩子逐漸展開對大人的攻擊。這樣的孩子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慢慢的他也會閉上嘴,連對話都很難,更何況跟大人“聊”,孩子們關起了跟大人談話的那個門,用沖撞與反抗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不受想被控制。
女兒五歲的時候,一個她很要好的朋友非常喜歡制造女孩間的秘密,她常常偷偷的告訴我女兒說:“不要跟妳媽媽說,妳把錢給我?!?、“不要跟大人說,我們?nèi)プ?..”、“這是我們的秘密,不要跟大人說會被罵。”
后來,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女兒有時候會欲言又止的對著我,不知道女孩間秘密的我總會告訴女兒:“寶貝,我不是妳,所以不知妳在想些什么。如果妳不說,我就不會知道,也不能夠幫忙?!?/div>
于是,女兒會告訴我一些事情。當她朋友講:“這個跟大人說會被罵?!?,她說了卻不會被罵,還可以把所有心中的疑問解開時,她才慢慢的又開心的跟我聊個不停。有一天她很困惑地問我:“為什么某某某跟我說的秘密都不能跟大人說?”我問:“妳有問過她為什么不能嗎?”女兒點點頭:“她說,爸爸會罵也會打,媽媽不會打不會罵卻會一直講一直講很久(說教)?!?/div>
我問孩子:“媽媽會這樣對妳嗎?”,女兒搖搖頭:“不會!所以我才不懂為什么不能說?我覺得跟妳說很棒,說出來,妳都會幫我?!蹦菚r候的我才懂,原來,對大人的不信任也會因為同儕的影響,而讓孩子挑起敵視大人的情緒,不被影響的孩子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累積多少對父母的信任才能對抗?
父母與子女之間,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他們什么,而是,緊緊拉住那條名叫“信任”的線。
3.
那些父母最害怕孩子結交所謂的“壞朋友”,或許不是行為壞,而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傷太重,失去了對大人的信任。
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間的互相影響,又該用多少的時間找回孩子對大人的信任?當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不夠時,被朋友一挑起對大人的仇視,任何人都很難有機會可以幫到這個孩子。
現(xiàn)在的我慢慢回想,為何很多事情我愿意跟朋友聊?愿意在網(wǎng)絡上寫卻不愿意告訴父母?
說穿了,是我不相信跟父母聊天的時候,我可以不被評價、不被說教、不被指責、被罵、被扣帽子。為何我一點都不想聽父母的意見?因為那些事件背后傳達的思維不是理解也不是協(xié)助,而是“控制”,因為父母的話已經(jīng)失去了可以信任的價值。
防偽標識 微信號:陳宗鶴先生
每個孩子都很聰明,他們都可以細微的感受出父母到底是真的想「聊」還是想找出你的問題來評價、來罵、來說教。甚至也可以看出父母是真的想幫忙,還是只是想「控制」,孩子也能感受出父母在言語中對自己的不信任。
現(xiàn)在的我很珍惜每天與女兒天馬行空亂聊亂問的每分每秒。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閉上了她的嘴巴,不愿意再跟我聊天,我不會怪她變孤僻,也不能怪她“講不聽”,我只會想,到底在哪個時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又該如何取回信任?
現(xiàn)在的我懂了,一直到現(xiàn)在,即使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跟父母討論事情時,還是可以感受出父母強烈地希望“妳就該照我說的做”,那言語后面的不信任與想控制。
現(xiàn)在的我,即使早已理解我的父母,也同理了他們當年的無助,我找回了親子間的感情。只是,失去的信任還沒找回。
我一直都是父母心中,那個“講不聽的孩子” 。
===
陳宗鶴先生 出品
【微信號】 czhapp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