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常說,“小孩子嘛,叛逆期,長大就會懂事了。”
對,我也叛逆,一叛就是十幾年,一叛就是無期徒刑。
航哥跟我說,大人就像小孩,就得讓讓,哪怕不在理,也忍忍唄,沒必要非得攆個定論。
他大我一屆,吃多一年飯,如今雖還不至于老氣橫秋的,卻也顯得世故得很。
日里能跟人酒酣三斤地干起來,晚上約我出去就唉聲嘆氣。
他也叛逆過,但終究磨不過時間。
老師們反感叛逆期,覺得這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熊。
父母們反感叛逆期,覺得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最不懂事。
他們祈禱,孩子越聽話越好,越聽話越容易掌控。
我母親也這么想,但可惜事與愿違,她偏偏生了個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活遭罪的孩子。
我很傲,看不起他們這種想法,真的,你們可以說我不懂得感恩,也可以說我不孝。
真的無所謂。
叛逆無罪,錯的只是對待的方法而已。
如果能為叛逆洗牌的話,我甘愿當一個青春的罪人。
俗話說家丑不能外揚,可惜我是個無視教規教條的人,我講兩件事。
關于我對叛逆的理解。
那天吃早飯,母親跟父親告了個狀,說弟弟大半夜跑出去玩,到早上才回來。
父親一聽就火了,筷子一扔,“啪”的揪住弟弟衣領。
“說!你大半夜跑出去!是不是去網吧!”
父親對游戲恨之入骨,他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害人的。
弟弟很倔,他對于父親這種不分青紅皂白打了再說的作風很是反感。盡管如此,在我的示意下,他還是老老實實地說了理由。
“我想看看一片寂靜的城市夜景。”他望著父親的眼睛,很認真的說。
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愣住了,誰能想到竟是如此簡單。我很喜歡他的這個想法,由衷地為他鼓起了掌。
在我看來,這絕對會是一次非常棒的經歷,我們生活在燈紅酒綠的都市,每日兩點一線的活著,早已忘記了沉寂是什么感覺,不知什么時候開始,炫目的霓虹燈取代了碧空的繁星。
午夜在我眼中,跟午后沒什么兩樣。
科比說,他見過洛杉磯凌晨三、四點的樣子。
那么我為什么不可以?弟弟說。
這種聽起來不著邊的理由顯然很讓他們費解,換來的,只有父親的巴掌和母親的白眼。
“誰家的孩子大半夜不睡覺跑出去看夜景?他媽的!還敢狡辯!肯定不知道去哪混了,找什么借口!”在氣頭上的父親是那樣的讓我無語,他又扇了一巴。
如果你也是為人父母者,請你要記住,說話不要總站在理所當然的角度去想,很多時候孩子們會干出一些你們覺得毫無意義的事,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影響一生的大事,不要用你們那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輕易的否定別人,這樣不會顯得你有多厲害,只會加劇矛盾的激化和讓人覺得你很沒腦子而已。
我很討厭這種一言蔽之的行為,我看不下去了,沖過去推開不理智的父親。
母親把槍口對準了我,說我從小不學好,帶壞了弟弟。
她總能捉住最好的時機將我一軍。
對于她這種孩子氣的行為,我不會在意,也根本無所謂,從小到大,我跟她說話她從來都是愛理不理的,她打從骨子里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認為我說的話都是廢話,只有她的才是哲理。
她說過,她從來沒有犯過錯。
就憑這一句,我認為我已經無話可說了。
最后我奮力的把還手的弟弟扯開,望著父親,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天性不應該就這樣被你們抹殺,他喜歡去干的事,只要不是錯事,為什么不可以?我相信他是真的想看夜景,不論出發點是什么,我支持他?!?/p>
母親看了我一眼,罵了句,“神經病。”
為人父母者請記住,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長輩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認錯不是一件丟人的事,而是一個反省的機會,俗話說,“打要站穩,錯就要認?!备⒆觽兤狡鹌阶卣勑牟⒉粫@得有多難堪,倚老賣老才是真的不要臉。
也許你們聽完后會覺得,你這個孩子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一點孝心都沒有,真是不孝。
如果你依舊持著這樣的態度和觀念,手中永遠拿著“不孝”這把利劍來看待叛逆期的孩子和現代教育的話。
容我說一句,你家的孩子真悲哀。
是的,母親罵我罵到沒詞時,就喜歡給我扣一頂“不孝”的帽子。
我總是笑笑說,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等級分化,你對別人有多尊重,相應的,別人就會對你多尊重。哪怕你是父母,脫開那僅有的一層血緣關系來看,也是一樣的道理,孝與不孝,不是這么定奪的。
她罵我不是人。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母親是怎樣的,但希望為人父母者能記住,不要總拿別家的孩子跟自家的做比較,當你家的孩子是C時,你應該鼓勵他,并幫助他找出自身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嚷嚷,“誰家誰家的孩子怎么樣啊,你看看隔壁的孩子,人家是B呢!你再看看你!”我問一句,這樣很好玩嗎?如果你的孩子拿了B,你是不是再弄個A過來?拿了A呢?再搞個A+?呵呵,請停止這種無腦的行為,孩子的成績不是你們攀比的道具,任何人的努力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被否定。
我今年十九歲,從小到大沒干過什么讓父母臉上貼金的光輝事,我很喜歡看書,五花八門,國內國外的名著、史家雜記、人文地理、科技教育,我都看。沒什么精通,就只是圖個開心。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反而對應試教育下的教科書很是反感。
于是我的成績總是不上不下的,喜歡的科目我哪怕天天上課睡覺都能拿第一,討厭的科目我干脆就只有十幾分。
像我這樣的人,注定就不是讀書的命。
所以中考落榜,我回老家重讀,我不意外。
然后高考落榜,順理成章地上個專科,意料之中。
我會畫畫,喜歡玩游戲,所以我選擇了游戲設計專業。
我熱愛寫作,所以我平日里總愛寫點三流的文章自娛自樂。
我曾經是個貝斯手,以前玩過樂隊,所以我對于音樂格外的熱衷。
這些愛好,是我打算用余生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母親看來,說的好聽點叫不務正業,難聽點叫“垃圾就是垃圾,連興趣也一樣的臭?!?/p>
于是,誰誰誰家的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誰誰誰家的孩子會經商,現在已經小有成就,誰誰誰家的孩子會孝敬父母…三歲見八十,你就是個廢物,已成定局。
這些話,她樂此不疲地損我,能說上一天。
我只能承認,目前的我的確讓他們失望了。但我對得起自己,這就無悔了。
也許你的孩子在你的眼里還是很吊兒郎當,但如果他有自己喜歡的事,請不要打擊他,每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所要走的路不相同,努力的方向也不同,請為人父母者記住,不要用你們現在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們那些虛無縹緲的理想,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有兩樣東西最不應該被人嘲笑,一樣是出身,一樣是夢想。也許在你的朋友圈子中,你的孩子總是默默無聞,于是你開始氣惱,開始責怪,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自家的孩子沒卵用。
如果你是這么想的,奉勸你一句,請收起你這些傻缺似的想法,有夢的人不應該被嘲笑,一夜發家頂多算是個暴發戶,不論是鈔票還是修養,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是真的富豪。
十年后的天下,不應該出自你們的嘴巴,而應該見長于時間。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