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并且是蜀漢國力大大削弱,進攻中原簡直成了迷夢。那么,劉備為什么要竭盡全力進攻東吳?僅僅是為了他的盟弟關羽報仇?
一、關羽軍團的覆滅是外交政策的失敗
公元219年,劉備手下的大將關羽率領荊州地區的軍隊主力,向曹操控制的襄陽一帶發起了大規模進攻。這一場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是關羽私自下達的命令,因為前不久劉備的四川軍團剛剛經歷了漢中大戰,雖然劉備成功占領了漢中,但自己的損失也不小。由于漢中剛剛占領需要時間消化,而四川的軍隊也需要休整。關羽的進軍在史書中即找不到劉備的命令,也找不到諸葛亮的命令。至于諸葛亮建議的進軍襄樊,這完全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小說家言。以為經歷過漢中之戰以后,曹軍的主力開始東移至長江流域,準備與東吳開戰。此時,關羽的進攻幫了東吳的大忙,直接把曹軍的火力吸引到了他自己身上。
關羽的舉動幫了東吳的大忙,東吳方面甚至以為這是劉備的命令。但是關羽接下來的行為讓東吳十分惱火,關羽在進攻襄樊的過程中,軍隊的糧草準備不足,當時關羽的后勤基地儲備的糧草也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關羽派出軍隊把東吳的幾個糧倉搬空了,而且對于東吳大將呂蒙的詢問置之不理。這就是在找事了,呂蒙本來就是一個主戰派,再加上關羽的無禮行為,這回東吳方面開始行動了。國家和國家本來就沒有利益可言,劉備可以北上進攻曹操,也可以順江東進進攻東吳。為了自身的安全,東吳方面也必須奪取荊州。
在關羽繼續圍攻襄樊地區的時候,他的后院出事了。這里需要說一點,當時劉備并沒有完全占領荊州,曹操占領著荊州的北部,孫權擁有南部和東部,劉備僅僅擁有中西部而已。就這還是被東吳偷襲了,關羽被俘以后,曾經計劃于詐降于東吳,然后再找機會逃回蜀中卷土重來。但關羽在劉備集團里的地位太高,東吳方面也不傻,他們清楚關羽不會真正投降。所以他們沒有給關羽機會,最后將關羽殺害。
二、荊州對劉備來說,至關重要
關羽被殺以后,劉備自然十分難過,他們的感情是真實的。但是劉備最心疼的還是荊州。早在他與諸葛亮隆中對的時候,計劃就是占領荊州和益州,然后一路進攻關中,一路進攻中原。兩路夾擊曹魏,從而恢復漢家天下。但是關羽戰死、荊州失守是這個計劃成為了泡影。如果僅僅依靠益州一定就像恢復中原,那就做夢去吧!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的第一年,蜀漢一個國家的人口只有90萬人。這個數字在史書中有明確的記載,《晉書·地理志》記載:章武元年“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想依靠這么點人就統一天下,完全是在開玩笑。
劉備失去了荊州唯一的進攻路線就只剩下了關中,但曹魏在這一帶的防御十分的嚴密,劉備很難有機可乘。東方的情況更加不了,東吳方面計劃把劉備徹底封死在三峽里,這樣一來,身為“大漢皇帝”的劉備就真成了四川省長了。為了爭奪自己的生存空間,取得向北向東的便利,劉備必須奪回荊州。至于劉備統帥的兵力,小說的水分太大。當時蜀漢政權的總兵力也沒有超過10萬,《三國演義》里的75萬軍隊完全是吹牛。劉備真正的兵力只有6萬人,這已經是蜀漢政權三分之二的軍隊了。
至于劉備的戰略目的是什么,他只想奪回荊州。新版三國中說劉備想趁此借口滅了東吳,這就更不可能了。當時東吳的全部軍隊數量在20萬左右,劉備想依靠6萬人就想占領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三江(江西浙江江蘇)等大片土地,這可能嗎?而且這6萬人中還有1萬的少數民族部隊,這幫人完全是為了利益。再者說,如果劉備真的發揮超常連續打敗東吳,那北方的曹魏絕不會就這么看著。曹丕的能力雖然不如他的父親曹操,但也不是一個傻瓜,他絕對不會看著劉備滅了孫權,然后和他劃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