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顫 配圖|造畫
今天和老媽打電話,噓寒問暖之后我就問了句:“美女,最近除了照顧侄子之外有什么新鮮事沒?”
老媽聽后笑個不停:“別沒大沒小沒點正經的,最近啊,新鮮事倒是沒有,就是有件好事,李阿姨生意越做越大,剛買了套別墅,下周飯店里面擺酒,叫我過去喝酒,還記得李阿姨不?”
我回憶了下:“做服裝生意那個李阿姨嗎?”
“對的,小時候沒少帶你去她店里買衣服。”
“那你待我向李阿姨問個好,也替我多吃一份,哈哈哈。”
“沒問題,你侄子又鬧起來了,得帶他出門散步了,先這樣,拜拜。”
“拜拜。”
掛完電話后想著李阿姨這生意做了那么多年肯定也賺了不少,又是豪宅又是豪車的,都不知道這個是第幾個新家了。
話說回來,李阿姨這個人還是蠻有意思的,縣城里面做服裝生意的,大字不識幾個卻硬是把生意做出了花。
還記得小時候老媽帶著我去她店里買新衣服,老媽也是做生意的,李阿姨也是生意老手,恰好棋逢對手,雙方不免一陣砍價亂斗。
經我觀察,老媽的慣用招數主要有兩個,用得如火純情,屢試不爽:
一個是價格對半砍,要點就是不斷壓價不斷閱讀對方的眼神變化,對方臉色越難看一般越接近成本價,如果仍然十分淡定的話還可以找借口繼續壓價,是一場典型的博弈。
還有一個是最后時刻使用的最強法寶,那就是拋出一句狠話:“你如果不賣我就去其他家買,反正不止你這一家。”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有兩個要點必須執行,那就是眼神要和賣家交流,觀察對方心理變化,第二個要點就是身體要有走出去的趨勢,給賣家雙腳就要往門外走的即視感。
她這兩招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偏偏栽在了這個李阿姨身上。
說來也奇怪,round 1和round 2過后李阿姨紋絲不動,對老媽的砍價行為毫不在意,就淡淡的說了句:“你去其他家就去其他家吧。”
老媽回來的路上也是郁悶無比,也就帶著我去其他家買新衣服,當然砍價砍得落花流水。
后來隨著李阿姨生意越來越好,老媽想著這其中肯定有她的道理。就去試著原價買了一件,出乎意料的是,穿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比其他店的質量好太多。
本來看著款式就新穎,現在穿完了之后發現質量又上乘,穿起來非常舒服,于是以后也就成為那里的常客了。
但李阿姨一直給我的印象就是脾氣不是很好,因為買家只要一砍價她就不耐煩了,說什么“我的質量不知道比其他人好多少,你要去其他店就去其他店嘛,我無所謂的”,屬于那種分分鐘就能切換成生氣模式的人類。
是個剛烈的女子,換到現在的話就是典型的一枚女漢子。
買了一段時間她的衣服之后老媽跟她也算是不打不相識,成了好基友,經常去她店里面取取生意經,試著了解她用的是什么好手段。
李阿姨則總是輕描淡寫的說:“很簡單,選擇質量上乘款式新穎的貨物,這就是我做生意的好手段,也是我的底氣。”
的確,覺得你的東西好,自然光顧的人就多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條生意經了。
這世界,識貨的顧客只會越來越多,相信品質勝于金錢的人也只會越來越多。
后來我在外地上高中的時候李阿姨的生意也在縣里面做到一家獨大了,當然這也是在意料之中。
回到現在,反觀生活中的一部分商家,柔聲細語,幾乎要給你跪下,顧客砍價也是分分鐘成功,砍完之后還暗自懊惱自己應該報一個更低的價格,賣完之后賣家還口口聲聲說絕對是好貨。
但是拿回去一用簡直要哭,質量感人。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行業都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原因,不管是線下行業還是線上行業,假貨橫行,爛貨當道,買家智商感人,賣家則抱著“坑一個賺一個,騙兩個賺一雙”的生意秘訣,而為了騙人他們自然脾氣好到了極點,嘴也跟涂了蜂蜜一樣甜,為的就是讓你進入這個圈套,買下他的垃圾。
只為圖一時之利,這也是鼠目寸光的典型例子,殊不知坑了別人遲早都是會還回去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動態守恒的過程。
所以一般而言,江湖上那些聲色俱厲兇神惡煞的狠角色,多半技高一籌脾氣如斗。
而那些凡事謹慎溫言款語者,則多有濫竽充數軟蛋,與之相反,有背景或有過硬絕招者,言辭至少趨向決絕。
那些就是他們的資本,是他們堅實的基礎,俗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他們有什么好怕的,底氣十足,言辭堅決,令人信服。
反觀軟蛋,沒有什么真材實料,生存純靠幾率,沒有什么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典型的手段不夠硬,身段就要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