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離枝 圖源:插畫家Henn Kim
雖然我可能不理解。
畢業季促成情侶分手的可能還有這樣的原因——迷茫。
想象這樣一個情景:畢業前夕,女生問男生:“畢業了,你有什么打算?”“我怎么知道?!”,這時,女孩子會覺得,怎么能在這種問題上去敷衍我呢?分分分!
可是,這樣的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知道畢業了想要去做什么,也不知道是應該回家還是留在這座城市。
這樣說你可能覺得太可笑了,大學四年還沒有給你培養出興趣?大學生就業指導課都白上了?可是當你換個角度——
好不容易脫離了高中這座小牢籠,來到一個新的城市,什么都是新鮮的,大一的時候忙著適應新的生活,新的朋友...一切都是新的。
大二了,新鮮勁過去了,開始準備各種等級考試了。熟悉了這所學校,這座城市,也許會談一場戀愛,也許會到周邊走走轉轉。
就這樣到了大三,你會面臨這樣一個分叉路口:出國 or 工作 or 考研/公務員/事業編等。你究竟改選擇哪條路?糾結著,糾結著,大三過去了。
到了大四,到了必須要做決定的時候了。唉,不管了,先準備考研吧!當你孤注一擲后,可能迎來兩個結果:進入復試 or 手動再見。
也可能一邊手動再見,一邊安慰自己:沒事兒,我就準備了一個學期,怎么能和人家比?不過也是正常的...
這部分人,這時候大多會陷入迷茫:我畢業了該干什么?
對啊,你該干什么呢?
準備來年的考研?公務員?事業編?申請國外的研究生?找工作?
可是你不妨把這個迷茫的階段提前,你可以從大一、大二、甚至大三的時候去思考這個問題。當然你大四的時候能想明白也不晚,但大多數人都選擇提前做準備。
在學好你的專業課的同時,如果你選擇考試,那么至少從大三開始為考試做準備。如果想要出國,從大一開始就要學好英語。如果你想工作,不要錯過和未來職業規劃相關的實習機會。
當然,你可以說,我還沒想好要干什么。但你至少要給自己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最好的方式是找一個熟悉自己的,已經步入社會又沒有很大年齡差距的人交流。你們很熟悉,可以很好的溝通;他又了解你,能給你中肯的建議;在此之前,你也要審視清楚自己。
如何審視自己?
不妨坐下來,靜下心,拿一支筆,一張白紙。
在右邊寫下自己的優點,在左邊寫下自己的缺點。這里的優點和缺點是表現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例如:我不太會和人打交道(溝通能力不好,可能不適合銷售這類工作)/ 我有強迫癥(可以把工作的細枝末節處理的很好,但也可能沒有工作效率)/ 我會策劃活動(對于線下活動更為擅長)...
寫下這些以后,可以去各大招聘網站上看看熱門職位的崗位職責,也就是用人要求。篩選一下適合自己的職位,再看看你對這個職業是否感興趣,如果感興趣的話,恭喜你,有了努力的目標。
基于行業對這項職位的要求,你只要達到了70%,基本上都會被邀請面試。
所以,親愛的,你要知道,出國和考研并不是你逃避工作的方式。
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吃得了苦,受得了難,要努力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人生來幸運,羨慕別人會飛,就要去化蛹結繭相信自己也能展翅成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