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驚呆了我了。
前幾天發(fā)了一個文章,題目叫《別讓本該退休的父母為你再奮斗20年》。本身這個文章的意思是想說,作為成年人,我們要盡可能的盡快獨立,談不上回報父母多少,但至少能不再啃老,不花光父母的養(yǎng)老錢。當然,父母特有實力愿意給錢的,那更好了,另當別論。
然后就出現(xiàn)了一種聲音,總結(jié)起來說,意思就是:
“你以為我愿意花他們的錢么?還不是他們慣得我,讓我沒本事自己賺錢?當然他們也愿意給我啊,這怎么能怪我呢?”
這個聲音一個兩個也就算了,結(jié)果是一大批。
我并不是不能理解這樣不替父母考慮的想法,只是不能理解,你都長二三十歲了,居然還能這么想。臉呢?
1
有一天你當了父母
才知道什么是無條件的愛
什么是父母無條件的愛?
我沒孩子的時候,我以為就是小時候父母辛苦工作,中午回家半小時也要先給我做好飯,每頓飯一個雞腿從不間斷,自己都來不及吃飯就急匆匆去上班。
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無條件的愛就是明明知道這么愛是錯的,還是會這么寵溺的愛;明明知道這樣會慣壞他,但還是會不忍心讓他因為不滿意而哭一聲。這個感受,只有有了自己的孩子時候才會懂。
沒孩子的時候,會對別人家各種無條件的愛,各種鄙視,甚至大放厥詞“你應該如何教育你孩子blabla”。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知道,孩子喝奶半天沒打嗝兒都會擔心很久是什么滋味兒,孩子睡得沉都要用手試試呼吸是不是還在,生怕有什么閃失。
以前我努力工作賺錢,沒什么目的,就是單純的賺錢,喜歡賺錢而已。但遇到不喜歡的事情,我可以選擇不做,可以選擇放棄,可以撒嬌不要這份工作這份錢了。但是有了孩子,不管有錢沒錢,都會想著不喜歡不愿意再辛苦也要做,隱忍著自己內(nèi)心的不痛快也要工作,并不是說孩子要花多少錢,而是希望能多給孩子一些,不管他用不用的上,我得有,得給他準備著。
年代不同,每一代人也不同,但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每一代都是相同的。如果你現(xiàn)在沒孩子體會不了,那么把這段話發(fā)給你的父母問問看,從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們對你的心情是如何的?
什么是無條件的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明知道沒什么投資回報比,還是會愛的死去活來;明知道有一天可能養(yǎng)出一個白眼狼,但還是會選擇努力不讓自己遺憾,不給孩子缺愛。
這很偉大么?不偉大,這是最基礎(chǔ)的愛。
2
如果反過來
你對父母也會無條件的愛么?
泰國有個廣告,講的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女孩,餓得不行走到了一家小餐館門口,眼巴巴的想要電池的。店主阿姨給了她一碗面,她對店主感恩戴德的表達感激,店主問她:“我就給了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覺得我對你好的不行,你想過你媽媽為了操了多少心,給了你多少愛,你怎么就不覺得你媽媽好呢?”原來,女孩的媽媽在找孩子的時候,路過了這家店,給了店主女孩的照片和一筆錢,并且告訴女店主,如果遇見這個離家出走的女孩,請給她一碗面吃,別讓她餓著。
很多人跟我說:“我的父母很煩很討厭,不讓我干這干那,擋著我成為人生大贏家的路。他們總用自己的觀點想要左右我的人生,我討厭他們,該怎么辦?”
說句不客氣的話,你要是個能干的,父母絕對不會擋著你。正因為你的父母沒看出來你有什么天賦異稟的能力,當然第一位的就是要保證你安全健康的活在他們身邊,這是最基礎(chǔ)的愛。我以前也不懂,覺得父母家人都不理解我,都不相信我不鼓勵我,憑什么啊?后來我自己真的開始辛苦奮斗的時候,才知道,只有我做出點成績,才能讓別人相信我啊。作為一個上學12年都沒咋學好的人,憑什么讓父母無條件的相信你鼓勵你“上學學不好沒關(guān)系,走進社會大熔爐你絕對是人生大贏家”,給你你自己信么?
我有好幾個媽媽群,每個媽媽群的特點都一樣,孩子小的時候,天天都在談論孩子的屎尿屁問題,不是媽媽的人看了覺得這群的人都有病吧;當孩子大點的時候,就開始討論你上了什么早教,我給孩子買了什么有營養(yǎng)的好吃的,她的孩子穿了什么好看衣裳,然后就想盡辦法給自己孩子最好的。那些游樂場里周末陪孩子瘋狂玩的父母,哪個不是剛結(jié)束一周辛苦工作的,周末誰不想歇著睡大覺呢?累么?累啊,但不覺得,感覺像上了發(fā)條一樣。
有時候我們都會想,現(xiàn)在我們這么無條件的愛孩子,能愛幾年呢?再過幾年,孩子長大了,他還會理解我們的愛么?還是跟我們親親抱抱復讀機一樣的喊“媽媽媽媽”嗎?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日子就幾年,甚至就一兩年,并且一輩子都不復返了,甚至到青春期還會反過來氣死我們,但我們會因此而現(xiàn)在選擇不管不愛他們么?
當我們怪罪是父母無條件的愛煩死我們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反過來給他們無條件的愛,煩死他們一下呢?就一下?有么?
3
別把你的無能
歸咎于父母對你無條件的寵愛
看了很多把自己的無能怪父母愛自己太多,怪父母教育不得當?shù)脑u論,首先是覺得太不懂事兒了,但也能理解,畢竟自己沒當父母,年紀還小,沒法換位思考。但另一方面,我已經(jīng)有了孩子,想到有一天我要是我的孩子這么想我,我會難過死。
為什么呢?
在我看來,每個當父母的人,都想當個好父母,但,每個人的認知和能力有限,沒有父母是先當了教育家,再來生孩子的。可能你會說:“那先學習一下怎么當父母再生我啊!這么匆忙當父母,太不負責任了。”
親愛的,父母就是平凡普通的人,別對他們那么苛刻好嗎?
有個網(wǎng)友評論說,他某次去父母工作的地方,才發(fā)現(xiàn)父母每天在工地干活兒是多么辛苦,自己哭的鼻涕眼淚一大把,回來就去兼職打工自己賺錢去了。時代不同了,上一個時代的父母,大部分人只會努力搬磚為你賺錢,別苛求他們在搬磚之余,還要勤學苦練教育學,避開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雷區(qū),不給我們心里留下一點點心理陰影和傷害。別說普通家境的家長做不到,就是豪門也很難做到。
話說回來,今天的你無能,沒本事,賺不到錢,只能啃老,把罪責歸給父母,公平么?
父母從小給你疊被子,你就活該不會疊?
父母從小給你剝雞蛋,你就活該不知道雞蛋還有殼?
父母從小給你為你賺錢給你花,你就應該只會伸手要,不會自己賺嗎?
那父母送你上學,老師教書育人了十幾年,都喂狗了?
你這哪里是啃老啊,你這是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是誣陷啊!
說真的,只要父母還活著,都想著為自己再奉獻一點,再奉獻一點,再奉獻一點。所以那么多父母,都會接手退休后再就業(yè),不服老再找個工作繼續(xù)干,無論家里有沒有錢,無論孩子是不是人生大贏家,誰不想養(yǎng)花遛狗喂鳥呢?
別說他們老套
別吐槽他們教育無能
別埋怨他們腦子里都是你只有你
別學了點文化知識,就拿“原生家庭傷害”六個字當罪行扣他們腦袋上
我們要做的,其實僅僅是
接受他們的好與不好,理解和接受他們的愛
別把自己父母的不好,傳給我們的下一代
努力生活和工作,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
就足夠了
還是覺得不解氣的話,那就想想,我們小時候一勺一勺喂我們吃飯,哄我們睡覺,給我們搖著扇子唱歌哄睡覺的這些看似最簡單的事兒,有一天他們老到走不動,不諳世事的時候,我們能否對他們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呢?
哪怕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