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鴨子湯?
健康喝湯,是最簡單的養生方法,只要你養成經常喝湯的好習慣,就能利用老鴨子湯來更好的養生保健身體,增強你的體質。下面介紹鴨子湯的做法大全。
冬瓜老鴨子湯
原料:冬瓜300克,老鴨子肉300克,鹽6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蔥段10克,姜片6克,香油3克,高湯1000克。
做法:冬瓜去皮切塊。鴨子剁成塊,洗凈。鴨塊人鍋內炒干水氣,加高湯燒沸,放蔥,姜,料酒煮20分鐘,然后放入冬瓜再煮20分鐘,用鹽,胡椒粉,味精調味,淋香油即可。
山藥鴨子湯
原料:鴨腿2個,蔥白1段,姜2片,橙子皮1片,黨參2段,黃芪2片,干何首烏1片,山藥,鹽少許。
做法:鴨腿去骨,把肉切大塊。準備一段蔥白,兩片姜,先把鴨肉和鴨骨頭煮一下,去一下血水和雜質。然后再撈出洗凈,放進干凈的湯鍋里,再放一段蔥白,一片姜。兩小段黨參,兩小片黃芪,一小片干何首烏,高壓鍋壓個15分鐘,開蓋后,撇掉湯面上過多的油份。放入山藥段,開蓋煮至山藥熟爛就可以了。喝的時候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老鴨子筍干湯
原料:老鴨子一只,筍干60克,老干姜10克,鹽適量,酒適量,水足量。
做法:老鴨子洗凈,剁成大小均勻的塊,筍干用溫水泡發泡軟撈出瀝干水,姜切成片。老鴨子下沸水煮3分鐘以去除血水。撈出,過冷水。把老鴨子放進煲湯鍋里,注入足量的冷水(3倍老鴨子的量)大火燒開,撈去湯表面的泡沫,放下姜片和筍干,倒料酒,轉小火煲3個半小時。開蓋,放鹽調味,再燜半小時即可。
薏仁綠豆老鴨子湯
原料:薏仁38克,綠豆38克,陳皮2片,老鴨子1只,清水12碗,鹽適量。
做法:老鴨子去內臟,切半,切掉鴨尾,洗凈,汆燙。陳皮用水侵軟,刮去瓤。其他材料洗凈。將清水煮沸,把各種材料放入煲內,用大火煮20分鐘,再改用小火熬煮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酸蘿卜老鴨子湯
原料:老鴨子1800克,酸蘿卜900克,老姜一塊,花椒四五粒。
做法:鴨子打整干凈,取出內臟后切塊;清水沖洗后切片,老姜拍爛待用。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水汽收住即可。水燒開后倒入炒好的鴨塊,蘿卜,加入備好的老姜,花椒。用燉鍋慢火煨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海帶燉老鴨子湯
原料:老鴨子,海帶,蔥,姜,蒜,醋,花椒,糖。
做法:買來的鴨子如果是整只,最好把肉都剃下去,只用鴨架。切碎,備用。海帶洗凈,切片,燒開水,先把鴨架放進熱水,焯一下,撈出。鍋里放油,開鍋放蔥姜蒜爆鍋,炒香,將鴨架放進去,放料酒,花椒,炒。往鍋里放水,填滿鴨架,放海帶,放雞精和少量的鹽。清燉,湯是白色的,不要放醬油。海帶燉軟后,就可以喝湯了。
荷葉藥仁鴨子湯
原料:荷葉50克,鮮鴨肉500克,藥仁100克。
做法:將鮮鴨肉洗凈切碎成塊,同藥仁荷葉放在一起,加水煮至肉爛,不放鹽和其他調味品,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左右,連服10~14天。
薏米蓮子豬肚湯做法
食材:
薏米50克左右;蓮子100克左右;豬肚1個;黃酒2勺;生姜1個;
做法
1,薏米和蓮子提前用水泡,時間要泡的比較長
2,豬肚洗凈后切成肚條
3,切好的肚條放入瓦煲中
4,姜切成大片放入瓦煲內
5,放入清水或礦泉水
6,調入2勺黃酒
7,大火燒開后揭蓋放入蓮子
8,接著放入薏米改中小火慢煲
9,至少2小時以上,豬肚熟爛,湯汁濃厚,調入食用鹽即可
蓮子豬肚湯的做法
所謂豬肚湯是以豬肚為主料,然后可以在普通豬肚湯的基礎上加上各種輔料、調味品,可以制作出不同風味的豬肚湯,如胡椒咸菜煲豬肚湯、墨魚豬肚湯、白果腐竹豬肚湯、蓮子豬肚湯、芡實豬肚湯、清燉豬肚湯、甘菊豬肚湯等等,樣式多樣,而且滋補效果甚佳。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豬肚湯是最普通的豬肚湯。
【材料】
主料:豬肚
輔料:香油、堿灰、熟豬油、味精、精鹽、蔥白等適量。
【做法】
Step1:將豬肚洗干凈,用堿灰和香油混合搓揉5分鐘,直至搓揉出粘液為止,然后再用清水洗滌3~4遍。
Step2:將洗干凈的豬肚放入沸水鍋中煮半小時,撈出來再用清水沖洗數次。
Step3:把洗凈豬肚切成大約3cm長,3cm厚片狀。
Step4:準備輔料,將蔥白洗凈、切段。將姜洗凈、拍破待用。
Step5:準備炒鍋,將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豬油并燒熱,首先將蔥和姜放進去先炒一下,接著放入切成片狀的豬肚,爆炒,然后加入適量的鹽。
Step6:準備砂鍋或者沙罐,將炒片裝入砂鍋或砂罐內,放足清水,用中火煨至豬肚爛,最后放入味精調味起鍋,豬肚湯就做成啦。
肚煲雞的做法
豬肚含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等物質成分,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高出兩倍多,且脂肪含量少。
雞肉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虛健胃,活血舒筋,調經止崩,補精填髓等功效。對病后或產后虛弱,腰膝酸痛,氣血虧虛等有極好的療效。
材料:
雞半個(用整個更好,一個吃不完我就只用了半個雞),豬肚半個沙參、黨參、薏仁、山藥、枸杞、蓮子、花生米各10克。鹽1小勺
做法:
1、將雞肉洗凈。豬肚切成小條。豬肚是我以前買回來洗好放冰箱的,吃的時候很方便。買回來的豬肚用面粉洗,洗得很干凈。
2、將雞、豬肚,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電高壓鍋,加適量水,按煲湯檔,半個小時就好了。如果有砂鍋,用砂鍋燉湯更好。
山藥豬肚湯的做法
原料:豬肚 1個 山藥150g
配料:姜片
調料:鹽 雞精
做法:
1 所有材料準備
2 豬肚用淀粉、油里外各清洗兩遍,然后放開水里焯至變色
3 把焯好的豬肚洗凈,切成絲備用
4 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放水里泡下
5 把豬肚和山藥塊一起放入高壓鍋里,放放姜片,注入清水至淹沒,大火壓12分鐘
6 出鍋時加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豬肚大蒜湯的做法
簡介
豬肚其營養價值,不用細說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今天做道豬肚大蒜湯給大家看看,它可以補血補氣的哦。
材料: 豬肚 大蒜 姜 鹽 胡椒粉
做法:
1.把清洗干凈的豬放水中煮熟;
2.準備三顆大蒜全部剝去皮,洗凈備用;
3.把煮好的豬肚切成2厘米的寬條 ;
4.姜切片備用;
5.在砂鍋中加入水,放入切好的豬肚條,姜片;
6.開火,鍋開后再燉30分鐘;
7.放入剝好的蒜瓣,煮20分鐘,加入鹽、胡椒粉,關火即可。
鮮菇湯
烹飪完成時間:20分鐘
所需材料:新鮮菇類(金針菇、草菇、杏鮑菇、較小型菇類皆可),香菜一把、肉絲、胡蘿卜絲、水或高湯、生粉水、香油
調味料:鹽、胡椒粉
做法:
1.所有菇類洗凈,較大型菇類切成絲備用
2.鍋內置水或高湯,將所有菇類及胡蘿卜絲、肉絲下鍋煮至沸騰
3.下調味料鹽(不用放味精,因菇類熬出湯很鮮甜)臨起鍋以生粉水勾薄芡放入香菜、椒粉及少許香油,保證好吃。
雞茸蘑菇湯
配料:黃油,面粉,牛奶,三花淡奶,雞丁,火腿丁,胡蘿卜丁,蘑菇丁,鹽,胡椒粉
做法:黃油熬化,加入適量干面粉炒勻,倒入少許淡奶油,牛奶250克煮開,雞丁,火腿丁,胡蘿卜丁,蘑菇丁放下去煮5分鐘,如果覺得煮干了可以加適量的開水,等菜煮熟了加鹽,胡椒調味
雞肉蘑菇湯
原料:雞肉約200克,適量蘑菇、蔥、姜
做法
1、蘑菇改刀成薄片,焯水后撈出待用;
2、將雞肉切丁放入鍋中煮開后,倒入蘑菇一起煮,煮開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鍋即可。
功效:高蛋白、低脂肪,味鮮易開胃。紫米粥、小米粥,營養豐富,養脾胃。
烏雞野菌湯
材料:
草菇、雞腿菇、茶樹菇、香菇、蟹味菇、雞湯、青蒜葉
做法:
1、將所有菇類洗凈,切片。
2、加高湯大火轉小火煮熟,最后撒入青蒜葉。
用料:
1、母烏雞一只,整下理干凈后過沸水,撈起放進燉鍋里(因為烏雞的裸尸有點嚇人,所以就不拍進來惡心大家了)。
2、明參50克、當歸20克、黃芪50克、黨參30克、蓮子20克、山藥50克、百合30克、苡仁5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全部洗凈。
做法:
1、將已過沸水的雞放進燉鍋中,加入快滿鍋的水,大火燒沸后放入明參、當歸、黃芪、黨參、蓮子。沸后打去浮沫,加蓋改微火煲上半小時。
2、再放入山藥、百合、苡仁,加蓋繼續煲。
3、前后共煲一個半小時后,放適量鹽,再加入紅棗和枸杞,加蓋再煲半小時。
4、煲至軟爛后起鍋倒進湯缽里即成。小雞的話,煲兩小時就軟爛了。不過,煲湯最好用老母雞。
什錦香菌湯
材料:主料:香菇(鮮)50克,萵筍50克,冬瓜50克,白蘿卜50克,胡蘿卜50克,白菜50克,冬筍50克
調料:大蔥5克,鹽4克,味精2克
什錦香菌湯的做法:
1. 將香菇、青筍(萵筍)、冬瓜、胡蘿卜、白菜頭、白蘿卜、冬筍洗凈,分別切成片待用;
2. 鍋中放入鮮湯燒沸,調入鹽、味精,然后加入主料燒熟;
3. 起鍋時撒上蔥花即可。
什錦香菌湯的制作要訣:各種蔬菜片的厚薄,大小應盡可能的一致,以便同熟同入味。食物相克白蘿卜:白蘿卜忌人參、西洋參同食。
雜菌湯
原料:
新鮮香菇 1兩 ,平菇 1兩 ,草菇 2兩 ,珍珠菇 1兩 ,生姜 少許 ,豬肉 少許 ,小蔥 少許
調料:
食用油 適量 ,鹽 少許 ,生抽 少許 ,味素 少許 ,麻油 幾滴 ,白胡椒粉 少許
制作過程:
步驟1:
所有蘑菇洗凈切小塊;
生姜切絲,小蔥切小段;
豬肉切末;
步驟2:
炒鍋中大火加熱放食用油,將蘑菇、生姜、肉末同時放入快速翻炒半分種后放鹽和生抽,再翻炒1分鐘后加入1碗水,轉中火,蓋上鍋蓋燜煮
步驟3:
燜煮2分鐘后揭開鍋蓋,加入2滴麻油、少許白胡椒粉、少許味素,攪拌均勻,再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平菇三鮮湯
一、原料:
1.主料:鮮平菇150克,榨菜5克,豬肉片50克,菠菜6棵。
2.調料:精鹽、醬油、豬油。
二、制法
1.將平菇去雜洗凈切片。榨菜切片。菠菜洗凈。肉片放入沸水鍋焯透, 撈出待用。
2.炒鍋注入清水適量,投入平菇、榨菜燒沸,后放菠菜、肉片、精鹽、 醬油,燒沸后起鍋裝碗,淋上豬油即成。
按:平菇是價廉物美的食用菌,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有很好的療效,還有降壓、降膽固醇、抗癌以及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配以豬肉兼有補益的作用。可作為胃、十二指腸潰瘍、肝炎、高血脂、動脈硬化以及癌癥、筋脈 不舒、麻木等病癥患者的輔助食療菜肴食用。
豆苗蘑菇湯
材料: 豆苗、口蘑、金針菇。
做法
1、水中放姜片煮,水熱后加入口蘑。
2、水開后,加入金針菇、豆苗。加一些鹽。
3、水再開后關火。(也可以放一些味精或香油)
要點: 1、放進豆苗后不要再蓋蓋子。 2、若是有現成的雞湯,可以加一些。
奶油蘑菇湯
材料: 鮮蘑菇4-5個白脫油面粉特濃牛奶
操作:
1、將蘑菇切片用開水氽燙瀝干;
2、切一小塊白脫油(大約20克左右)用小火融開,然后調入3勺面粉調至均勻;
3、倒入高湯(沒有高湯用清水+雞精)2碗、牛奶半瓶、鹽少許 蘑菇片;
4、待湯滾開了即可。
材料:蘑菇、奶油、牛奶、玉米油
步驟:蘑菇切片,以黃油翻炒備用(可加入洋蔥丁)。
適量黃油、牛奶與面粉加熱混合,加入蘑菇燜煮。
快捷辦法:蘑菇可以為罐裝切片鹽水蘑菇,懶人亦可省略翻炒步驟。加熱、悶煮諸項微波爐亦能完成。
變化:若將蘑菇換作玉米/罐裝玉米,即成奶油玉米湯。亦可加什蔬(諸如胡蘿卜丁、青豆粒)、火腿丁,成就奶油湯的種種變化。
宰活雞吃凍雞
我們都習慣去市場買活雞,現場宰殺回家就燉湯,恨不能中間不耽擱分秒。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鮮雞買回來后,應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4個小時再取出解凍燉湯。
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動物驟然被殺,體內會自然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的熱肉細菌繁殖迅速。
冷凍既殺菌,也讓肉從“僵直期”過渡“腐敗期”到 “成熟期”,這時的肉質最好,再來燉湯做菜明顯香嫩。
飛水—必需功課
其實,不光是雞,任何肉類燉湯前都應先將主料飛水—就是開水里煮一下。這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一試就靈。
當然,飛水也是有學問的。若冷水放肉,肉由水的冷到開,經歷了一個煮熟的過程,營養流失嚴重。最宜溫水下鍋,煮約7~8分鐘,不蓋蓋并適時翻動。開水下鍋也行,3~5分鐘即可。
還可以將宰好的雞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小時,再烹制時就沒有這種異味了.
從市場上買來的凍雞,有些從冷庫里帶來的怪味,影響食用.在燒煮前先用姜汁浸3-5分鐘,就能起到返鮮作用,怪味即除.
下鍋—水“生”火熱
燉湯則宜冷水下鍋,讓原料由水溫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釋放營養與香味。
與水同溫下鍋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所以,一定要記住,飛完水后的原料要立即用冷水沖涼再入鍋燉。
火候—猜大猜小
燉雞湯應先大火約10分鐘燒開再轉文火,開的程度應掌握在似開非開,因為砂鍋有很好的保溫功能,若等沸騰時再調小火,它的后繼沸騰過程對湯品的“鮮”是一個損失。
而且這10分鐘里千萬不要揭蓋,“跑氣”了的湯就沒了原汁原味。
放鹽的學問
對于燉湯來說,這還是個不小的問題。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湯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說下鍋時就放鹽,還是半熟時放,都不對。
鹽煮長了會與肉類發生化學反應,肉類里的蛋白質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那么鹽該何時放好呢?記住了,鹽和別的調味品一定要在湯已燉好時放。
放鹽后轉大火10分鐘再停火,中途不揭蓋,不光味道全進去了,而且湯味更濃。注意,放鹽進去后不要攪拌,那會留下一股生鹽味。
很多人家里一燉雞湯,就會香飄四溢,老遠就讓人聞到了雞湯的香味,這是燉湯的大忌。
所以這樣的燉湯,是不理想的,因為雞的香味都流失了。那么如何燉出一鍋味道鮮美,齒頰留香的好雞湯,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
首先是器皿的選擇。多數時候,在家里做雞湯,器皿的選擇往往被忽視。很多人以為隨便選一個湯鍋就可以了,其實這里面大有學問。一般性的湯鍋,或是鋁制的,或是搪瓷的,也有考究一點的,會選用砂鍋。這些器皿多是廣口的,香味很容易飄出去,煲出來的燙就沒有了一口濃香,建議選用窄口高身的瓦罐最好。
不知道何為瓦罐的,可以參照廣東館子里煲湯的器皿。
其次是,很多人在清洗雞的時候,因為怕油膩,所以往往會把雞油摘掉。實際上,雞油對燉湯來說,大有好處。
建議杜湯的時候,將雞油放在湯中,這在烹飪中有“以油養湯”的說法。
如果采用了上述的器皿,再用油來封住口,這樣燉出來的湯就不會飄香四溢,而是把雞香都留在了湯中。
椰子煲雞湯
【用料】雞1只,椰子1個,果皮四分一個,鹽適量。
【做法】椰子肉洗干凈后切成小塊,雞(殺)好去了內臟洗干交,斬大件,瀝干水。果皮用熱水浸一陣,刮去瓤洗干凈。把適量的清水保滾,放入雞、椰子肉和果皮煲滾后,改為慢火煲它三個鐘頭,下鹽調味就可以飲用了。
【功效】椰子煲雞湯味美味鮮甜,有益腸胃。
香菇雞湯
【材料】土雞半只、北菇八片、紅棗十粒、姜二片。
【調味料】酒一大匙、鹽一茶匙。
【作法】 雞洗凈、切大塊,先川燙過,沖凈后放入燉盅內。紅棗泡十分鐘加入,北菇泡軟、去蒂后,連同姜片一并放入燉盅,淋酒一大匙,加入開水蓋過所有材料,用電鍋或蒸籠蒸四十分鐘后油鹽調味即可。
【重點提示】北菇也是香菇的一種,菇蒂較厚,耐煮,而且香氣濃,肥厚有彈性,比薄片香菇好吃。也可以用雞腿蒸,至少要半土雞比較適臺燉湯,肉雞無味,不適合久煮。
汽鍋雞湯
【材料】土雞半只、火腿四兩、鮮筍一支、冬菇五片。
【調味料】 酒一大匙、鹽1/4茶匙、胡椒粉少許。
【作法】雞洗凈、切塊、川燙除血水,沖凈后放入汽鍋內。火腿先煮過、去除部分咸味后,切片、放雞肉上,鮮筍削除硬皮、切條放入。香菇去蒂后,一切為二放入,加酒一大匙,并放入開水蓋過所有材料后,放入蒸籠或電鍋蒸五十分鐘。取出后再加其他調味料,調勻即可食用。
【重點提示】汽鍋是產自云南的一種陶土容器,中間有一根汽柱,這種容器燉出的食物有燉鍋清爽湯汁,又有煮鍋使食物富彈性的特質,沒有時可用一般燉鍋盅代替。這道場一定要隔水蒸,以免蒸鍋內的水穿過汽柱,冒入燉鍋內,弄臟湯汁。
雞塊湯
【材料】雞腿二只、香菇六片、火腿四兩、姜二片。
【調味料】 酒一大匙、鹽酌量。
【作法】 雞腿切塊、川燙除血水后,撈出沖凈,放燉盅內,加入開水七碗,并淋酒一大匙。火腿先煮熟再切片放入,并加入泡軟去蒂的香菇同蒸,同時加入姜片。四十分鐘后揀除姜片盛出,酌量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重點提示】 因火腿已有咸味,是否要加鹽,要酌量試過,以免太咸。香菇大者,可對半切再放入,小的可整片便用。
尖鳳爪湯
【材料】 雞爪十二只、扁尖筍一兩、姜二片。
【調味料】酒一大匙、鹽半茶匙。
【作法】雞爪先切除爪尖,每只切兩段,先川燙過,去除血水后沖凈,放入燉盅內。扁尖筍泡歇,切除硬梗,改刀切小段,放入燉盅,淋酒一大匙,加姜片及開水七碗,蒸四十分鐘。食用時油鹽調味即可。
【重點提示】雞爪用肉雞爪較肥厚,土雞肉層薄,雞爪瘦長較不好吃。可以用爐火直接煲煮。
雞茸玉米羹
【材料】 雞胸肉半個、玉 醬一罐。
【調味料】 蛋白二個、清水半杯、鹽1/4茶匙、酒半大匙。高湯五碗、玉米粉三大匙、鹽一茶匙。
【作法】雞胸肉用刀刮細末,拌入調味料□調勻作成雞茸。高湯燒開,放入玉米醬煮滾,調味并勾芡。慢慢淋入雞茸,侍浮起并煮滾時即熄火。
【重點提示】這道西菜中吃的湯用玉米粉代替太白粉勾芡,湯汁較黏稠且不會反水,造成沈淀分解。若用雞胸肉時要刮,不能直接剁,以免帶有筋,柳條肉較細嫩可直接去筋后剁。
電鍋香菇雞
這道香菇雞湯有兩種吃法:配飯或加入面條變成香菇湯面。用電鍋煮簡單省時又好吃。
【材料】帶骨的雞肉為隹、香 四、五朵、紅蘿卜兩條。
【作法】1.雞肉去皮去脂肪洗凈,放入內鍋,盛水蓋滿雞塊。2.香菇洗凈泡發,紅蘿卜洗凈去皮切丁,放入內鍋中。3.外鍋盛水三刻度。
冬瓜排骨湯
功效:
此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滯、降脂降壓、通利小便之功效。
冬瓜性涼而味甘,能消熱解毒、利尿消腫,止渴除煩,對痰積、痘瘡腫痛、口渴不止、煩躁、痔瘡便血、腳氣浮腫、小便不利、暑熱難消等現象有效。
原料:排骨,冬瓜
輔料:香油、蔥、姜、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冬瓜去皮,洗凈,切塊。
2 豬排骨洗凈,剁塊。
3 蔥洗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片。花椒研細。
4 將豬排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浮沫,下冬瓜及蔥、姜、椒等調味品。
5 煮至排骨、冬瓜熟后,下食鹽,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最后淋上香油。
3、然后排骨與黑豆一起倒入高壓鍋;
4、煲40分鐘以上,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薏米排骨湯
功效:
此湯具有健脾益胃,美容祛濕的功效,對風濕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薏米俗稱“藥玉米”、“回回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
原料:薏米、排骨
輔料:姜、小蔥、鹽。
做法:
1、薏米提前浸泡三四小時。姜切片,小蔥挽結;
2、排骨清洗干凈,焯一下水,去掉血末;
3、砂鍋內放水,放入排骨、姜片和小蔥,大火煮開后轉小火,20分鐘后放入薏米,再次開鍋后,轉小火慢燉1個小時;
4、關火前5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骨湯
功效:
此湯可清熱消痰、補血養顏,凡貧血、心慌失眠者皆可食用。
原料:排骨300克,蓮藕300克
輔料:香蔥2棵,生姜1塊,料酒1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做法:
1.排骨洗凈,砍成3厘米長的節。
2.刮盡蓮藕表面的粗皮,切成塊,洗凈。
3.生姜洗凈切成兩半,
4.鍋內放適量水,放入半塊生姜、香蔥、料酒,燒沸后,下入排骨,氽水后撈出待用,
5.炒鍋置火上,加水,下入排骨、半塊生姜、香蔥,用大火燒沸,去盡浮沫后改用小火,燉約20分鐘,
6.把蓮藕、排骨及湯汁一起倒進砂鍋,再燉30分鐘,揀出生姜、香蔥不用,放精鹽、胡椒、味精即可。
海帶排骨湯
功效:
此湯鮮味美,海帶含有豐富的鈣,可防人體缺鈣,還有降血壓的功效。排骨配以海帶燉食,可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為主的局部性皮膚瘙癢患者解除痛苦。
原料:排骨,海帶
輔料:姜,鹽。
做法:
1、海帶在清水里泡10分鐘左右,洗凈。
2、洗凈的海帶在熱水里灼過,撈起洗凈,切段。
3、海帶,排骨姜片放鍋里加適量清水。
4、 大火煲開10分鐘,改小火煲2小時。
5、關火前放鹽調味。可以選擇放些雞精。
來源:中國粵菜廚師美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