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幸知書香女神 何麥子
有人說,婚姻就像合伙開公司。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肉體、精神、財產三方面的合伙,是一種比公司更親密的合伙關系。兩個人須拿出足夠的誠意,齊心協力,這個特殊“公司”才能運轉良好、健康發展。相反,如果雙方各打各的小算盤,或其中一人只想索取、享受利益,那么這個家是走不遠的。
姐妹們在群里聊天,聊到身邊那些婚姻幸福美滿的女人,大家無不羨慕感嘆:“她真是命好啊……”
于是,好婚姻資深人士王姐發言了:“老公疼人能賺錢,孩子聽話學習好,公婆善解人意是經營出來的,就像好公司一樣,不是標準一定,它自己就成了。”
瞬間感覺醍醐灌頂,想想身邊那些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女人,有誰不是曾經在血淚里摸爬滾打,走過多少彎路,付出多少心血,才迎來今天看起來無限風光的幸福婚姻。
01
高中同學晴,大學畢業后回家鄉縣城做了一名公務員,男友在省城一家外資企業任職。結婚后,兩人依然保持每周見一次的兩地分居模式。
五年內,兒子女兒相繼出生。晴帶著兩個孩子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媳的磨合,養育兩個孩子的艱辛,還要兼顧工作……其中的辛苦難以盡述。然而,同學們聊起天來,卻感覺晴的幸福指數比很多人都高。
晴在線和我們聊天的時間并不多,幾乎沒聽她抱怨過婆婆、老公;沒有喊過辛苦;也沒有嫌棄過孩子們的淘氣。因為老公不在家,她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家庭和孩子。在我們吐槽大會的時候,她默默用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婆婆聊天交流育兒想法,或給老公打個電話聯絡感情。
晴所有的付出都被老公看在眼里,他感激老婆為家庭的付出,也體諒她的辛苦,所以想盡可能用行動去彌補不能天天在家的缺憾。每周五下班,他雷打不動坐長途汽車回縣城,即便到家已經深夜。為了在家盡可能多呆些時間,每周一早上凌晨三四點起床趕早班車回省城。在家的日子,洗衣、做飯、哄孩子,家務全包。
因為互相的這份體諒,他們一直過得很幸福。其實,一個家庭剛剛組建,就和一個公司一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朝著目標邁進,才能快速發展、蒸蒸日上。如果后勤羨慕銷售工作時間自由,心里不平衡,總想著遲到早退;銷售認為后勤工作輕松還不創造效益,提要求時頤指氣使;那么公司肯定無法發展下去。
02
自由職業者王琳是所有女孩羨慕的對象,因為她不僅有事業成功還深愛她的老公,更是被婆婆視如己出。每天看她在朋友圈曬婆婆給她送過來的包子、餃子、腌菜等各色好吃,姐妹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小姑子更是動不動就送她禮物,一出手就是大牌包包。
面對各種羨慕嫉妒恨,她都是風輕云淡地笑笑。然而作為多年的老相識,我知道,得到今天這一切,她曾經有過怎樣的付出。
新婚不久,老公提出創業,王琳選擇支持。然而這條路遠比他們想象得更為艱難。在老公創業最艱難的時候,王琳選擇更加勤奮地工作,來支撐家庭的主要開支,并補貼老公創業。為了出差補貼,她幾乎承攬了部門所有出差任務,最多的時候連著一個多月都在外面跑。這個任務剛完成,就直接去機場坐夜班飛機到另一個城市。睡眠三小時后起床梳妝去和客戶談判。
老公事業剛有起色,王琳懷孕了。生活蒸蒸日上時,傳來小姑子老公得癌癥的消息,婆婆一顆心全跑到女兒那邊了。于是孕婦王琳一邊上班,一邊照顧自己,還得顧著忙得經常忘記吃飯的老公。她常常安慰老公:“我身體好,沒事,你看孩子也乖,我連孕吐反應都沒。”
月子是自己媽照顧的。出月子后,王琳就自己照顧孩子了。孩子五個月時,小姑子的老公去世了。小姑子和婆婆一起回來居住。小姑子受此打擊,情緒異常低落;而婆婆更是心疼女兒,加上更年期,脾氣變得異常暴躁。
王琳默默承擔了所有家務,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外,還要照顧小姑子家剛滿兩歲的寶寶,每天累得沾床就能睡著。她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全家人的壞情緒,把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咽到肚里。她知道,家庭的這個難關,她必須幫著扛過去。
兩年后,小姑子再婚了,很幸福。婆婆的更年期癥狀不治自愈。老公的公司步入正軌,運轉良好。送孩子上幼兒園后,王琳決定不再去公司上班,而是選擇追尋自己的夢想,得到家人的一致支持。
現在的王琳,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兼職瑜伽教練。婆婆家務全包,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疼愛她,小姑子跟她也是親如姐妹。她們知道,她曾經為她們付出的一切,所以也把她當做最親的人去愛護。
因為這份危難中的扶持,她不僅強化了老公的愛,更收獲了一個愛意滿滿的大家庭。其實,家庭和公司一樣,都會遇到低谷期,這時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扶持成為讓他們渡過難關最有力的武器。如果在公司低谷期,大家都忙著推卸責任,不肯承擔,那這家公司定無翻身之日。
03
別人都知道張瑩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孩子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老公在政府位居重要部門的一把手。更重要的是,事業有成的老公平時在家不僅接送孩子,輔導功課,還拖地、洗碗,家務樣樣在行。
在別人羨慕張瑩的時候,她總是告訴別人,好老公不是天生的,是培養出來的。結婚前,張瑩就和老公有過深入的溝通,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因為家庭和孩子放棄個人追求,也希望老公能夠分擔家務,共同照顧孩子。
孩子出生后,婆婆負責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工作時間照顧寶寶,而晚上和周末則全部由夫妻倆來負責。一方面是顧忌婆婆年紀大,需要休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老公能快速地進入父親的角色。
因為從小親力親為照顧的關系,老公和兒子的親子關系非常親密,不僅是兒子會黏著爸爸,爸爸也開始依戀兒子。出差時,每天都要和兒子打電話,哪怕是小時候只能聽他含糊不清地咿咿呀呀。孩子長大一點后,爸爸就在電話里講睡前故事,遠程哄娃睡覺。
隨著職位上升,張瑩老公可給予家庭的時間也難免變少,但他一直都是盡量推掉不必要的應酬,回家陪老婆孩子。只要時間允許,都親自去接送孩子上學。家務方面,也一直在幫老婆力所能及地分擔。他常說:“工作太嚴肅了,我喜歡家里輕松的氛圍,和你們在一起就是休息。做點家務就當鍛煉身體了。”
而張瑩,這么多年在照顧家庭之余,工作一點都沒落下,考取了注冊會計師,榮升為單位財務總監。
因為這份互相成全,他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并共同營造了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積極向上的家。孩子視父母為榜樣,毫無疑問地變成一個愛學習、懂事體貼、有夢想的少年。其實,家庭和公司一樣,在步入軌道正常運營后,仍要不忘初心,記得最初的目標和夢想。如果一個公司取得小小進步后,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偏離最初目標,也必定不會獲得長遠的發展。
作者:何麥子,扎根大地,向著陽光生長的麥子。愿余生充滿愛、溫暖、堅韌和力量,用文字溫暖自己,也溫暖你。幸知在線書香女神班學員,幸知在線情感咨詢師培訓課程學員,遇見幸知,遇見更好的自己。個人微信公眾號:麥芒生長(ID:maimang2017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