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一真事,昨天有個朋友說他有個親戚買了新都退,問我怎么辦,新都退大家都很熟悉了,我說你是逗我的吧,反復確認后,發現買的理由也很搞笑,他親戚認為股價很便宜就買了,以為股票名字就叫新都退,買完后知道這個股票要退市,所以到處詢問。我今天特地研究了下,值得一說。 2017年7月5日,新都退退市前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股價以1.63元的價格強勢放量漲停,收獲復牌以來的首個漲停板,換手率超9%,盤面上仍然有4萬手漲停價買單封漲停。
由于A股實行T+1交易制度,因此前一天買入新都退的投資者,只能在昨天(退市最后一天交易日)賣出。但是,通過龍虎榜單來看,國泰君安石家莊建華南大街營業部當日買入金額最大,凈買入額達353萬元!同時沒有賣出金額!
最后一天不賣,那退市后你買的股票去哪了?這里給大家科普下。
第一階段:退市——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第二階段:轉入場外交易——45個交易日
可能覺得新都退進入股轉系統后股價會上漲,同樣期待價差收益;
那些退市“先驅”今何在?
近5年來退市的六家股票,到老三板后全部是5到26個連續一字漲停(自行翻閱 400059/ 400060 /400061/400062/400064/420063的K線)
其中,退市“先驅”后在股轉系統中也有依然過得“風生水起”的,最被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2014年因連續虧損被強制退市的退市長油(400061)
2014年6月5日退出主板市場的退市長油,當時每股價格在恐慌中8毛退市摘牌,但是進入股轉系統后的退市長油,通過破產重整,又恰逢2015年中國大牛市,如今400061長油5以4元多的價格在老三板綻放光彩。讓不少在其退市前買入的投資者們賺得“盆滿缽滿”。
有人就問了,那之前的欣泰咋樣了???注意,欣泰是創業板,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制度,而且還是欺詐上市的股票,盈利也不可能回歸股市,一退到底。
細看新都退最后幾個交易日龍虎榜可以發現,買賣新都退的資金均為營業部資金,快進快出,刀口舔血,在退市倒計時的背景下,游資短炒博弈特征明顯!
按照一般的邏輯,資金哄抬新都退或有對賭其重新上市的預期。但據中證報援引券商人士的話事實上,至今沒有老三板退市企業重新上市的例子,而且不少退市公司仍處在掙扎邊。
綜上,游資拿一少部分資金來博弈新都退進入三板市場后上漲或者恢復上市預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萬一漲了就賺一大筆,賠了也無妨,因為自己本身炒股也會虧錢,比如1000萬拿10%倉位100萬,去博正收益,大不了就虧10%,賺了收益會很客觀,所謂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這種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也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就別湊熱鬧了。
對于我朋友親戚來說烏龍買入新都退,至少不能斷定完全就是壞事了。
今天盤面延續震蕩,近期市場來回拉鋸,當你有希望有開始無望,從無望又給你點希望,說實話還是很磨人的,調整上漲都不痛快,整體市場處于無龍頭板塊,各個板塊處于分化狀態。
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是成熟的交易者,更多是堅守自己的策略,自己的規則,持股規則,加減倉規則,該開倉就開倉,該止損就一如既往的止損。在某些時候,這些都被人誤解為,太固執,比如看見信號進場,然后又止損了,回頭看會被人詬病,你應該低吸才行。
“如果你能活到100歲,并且只能交一個朋友,那就跟概率做朋友吧”
概率優勢:戰勝壞運氣的唯一方法”。
交易很多時候比的不是技術,誰知道的多,而是比耐心,大局觀,能否長期堅持自己的策略。長遠看,做交易是不斷在做權衡,權衡當下利弊,短期和長遠的權衡。長期需要堅守正確的交易理念,只有具備正確的投資理念,你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每一次交易結果的不確定性,賺你該賺的錢,虧你該虧得錢,愿賭服輸。
我知道很多人熱衷追求各種精確技術,預測技術,樂此不疲,我也經歷過,但我希望大家能進入另一個層面,那就是慢慢認識到技術層面的局限性,然后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思想,然后構建相對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方法,放棄完美,進退有序,淡定從容的心境。交易成績的穩定,并不是技術的問題,更多的是放棄了很多不屬于自己的機會,不確定的機會,是權衡的問題。
今天寫這個獻給一位股民朋友提的問題,目前也學了很多技術,正在構建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之中,希望能對他有所幫助吧。
最后再說下策略,大盤上漲繼續上漲,和昨天比較類似,持股為主,深成指今天繼續調整到趨勢線后反彈。
一方面趨勢線作為防守位,另一方面預防小五浪走勢,所以沖高也是給到減倉的機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意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