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平日家庭中大大小小的矛盾會因為異地上學、工作而得以擱置,或者隱而不發(fā),但是這次疫情讓我們留在家里的時間更長了,家人之間互動增多,而暴露問題的機會也增多。
即便沒有疫情,我們終究也是需要家庭的,而家庭矛盾有大有小,家庭成員因為意見不一而吵到面紅耳赤也不少見。
這篇文章里提供了一種“三視角”策略,幫助你對家庭矛盾暴露的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如果你自己運用了這個策略卻并沒有得到有建設(shè)性的改變,那么你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幫助。
我相信你已經(jīng)注意到,我們在家里,和我們最親近的人之間,有著最激烈的沖突。這些沖突帶給我們最大的痛苦,使我們苦惱。無論是與你十幾歲的孩子爭吵,還是與你的配偶發(fā)生爭執(zhí),家庭矛盾都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因為你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家庭矛盾的困難時刻轉(zhuǎn)變成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建立融洽關(guān)系的機會呢?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我在解決沖突工作中使用的策略,當然,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我的家人,我也一直在使用同樣的技巧。
這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它幫助我從一種沒有效率的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橐环N更有資源的狀態(tài)。這有助于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而沖突進一步升級往往是在你的情緒情感野蠻霸占你頭腦的時候發(fā)生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三視角”策略。
在你需要擺脫消極情緒的時候,談判者建議你以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看待沖突,比如“去陽臺透透氣”。但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三視角”策略會幫助你“離開”自己,從而獲得透徹了解。如果你想解決沖突,避免沖突升級,透徹了解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三視角”策略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
你自己的觀點
這一步需要你達到更高程度的自我意識。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到底是什么在困擾著你。
○ 你想避免什么痛苦?
○ 你在保護自己的什么?
○ 通過你表現(xiàn)出的情緒和行為,你試圖滿足什么需求?
○ 你是否希望自己的所言所行對對方來說是值得重視的?
○ 還是為了感到安全?
○ 你是在試著與他人建立聯(lián)結(jié),還是想要與自己內(nèi)心有所聯(lián)結(jié)(尤其是當你感到沮喪、悲傷或沮喪的時候)?
好好問一下自己,深入探索自己,然后弄清楚真正的沖突究竟是什么。事實上,很有可能爭吵是關(guān)于某個特定的問題,而實際上,你是在追求更深層次的東西。它是什么?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清晰,你就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來得到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第二步
對方的觀點
這一步是基礎(chǔ)。它需要你有同理心,并通過同理心來擴大你對真實情況的理解。
○ 什么可能影響對方的立場?
○ 什么樣的經(jīng)歷塑造了他或她的理解?
○ 對方最近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嗎?
○ 她或他對某一特定行為的需求是什么?
○ 是對方想要獲得重視嗎?
○ 還是為了獲得愛和情感聯(lián)結(jié)?
○ 這是一種獲得安全感的方式嗎?
對方的真正意圖是什么?更深入地問自己:別人會如何理解我的言行呢?我能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來滿足他人的潛在需求,同時滿足自己的需求?當你把自己和他人的觀點綜合起來考慮,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眼前的問題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步
第三方的觀點
通常,第三方的人會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你試圖解決的問題。
在這一步中,你將自己置于第三方的位置,去觀察你面臨的沖突情況。想象一下,你坐在電影院,看著你經(jīng)歷的沖突在屏幕上放映,就像在看電影一樣。這樣看問題會發(fā)現(xiàn)什么?
○ 對于沖突中你是所作所為、所思所想,觀眾們會想告訴你什么呢?
○ 他或她會關(guān)注什么地方?
○ 作為旁觀者會給你什么建議?
○ 關(guān)于沖突里對方的真實意圖,觀眾又會想告訴你什么?等等。
通過提供三個不同的視角,”三視角”策略可以讓你從沖突激起的情緒情感中脫身,獲得有價值的洞察力,并對沖突有更廣泛和更深入的理解。它讓你從一個受害者的位置轉(zhuǎn)換到一個領(lǐng)導的位置。通過讓你變得更強,它賦予了你解決沖突的力量。
○
以下是你需要記住的
改變的開始并非指望別人。改變得要從你開始,從你的內(nèi)心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沖突總是一個機會:為了更好的交流,為了大家在關(guān)鍵問題上交換意見,為了更真實的關(guān)系,為了自我成長。
沖突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無法避免的。但它可以被解決,轉(zhuǎn)化,而這些體驗經(jīng)歷會作為源自生活的禮物,使你為更有內(nèi)涵和更智慧的人。每一天你都在學習如何去愛,如何被愛。
References
[1] See the report:8 Secrets of Successful Negotiators
[2] See how successful negotiators do it, here
作者:Aldo Civico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