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VB新劇《寶寶大過天》正在熱播,劇中的婆媳矛盾引發網友關注。
女主康雅悠是一位全職太太,女兒兩歲。她性格嚴謹,愛干凈,做事井井有條,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而婆婆金美歡正好與她相反,生活中喜歡隨意一點。
婆婆做事不講究,一塊抹布,自己擦完臉就去擦孩子的嘴,接著再擦地板。育兒方面,媳婦講究科學,婆婆不管科不科學,言情小說也可以當作孩子的睡前讀物。
因此兩人生活中不時地擦出“火花”。
此劇一經播出,引發網友對婆媳關系的熱議。
有人說:“好現實啊!婆婆和媳婦都不容易!”
也有人說:“婆媳之間,本來就很難相處的啊!”
盡管網友們各抒已見,但是大家有一個共識:婆媳矛盾確實是每個家庭都逃避不了的現實。
生活中,本來相愛的夫妻,因為婆媳矛盾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屢見不鮮。
所以,想要婚姻穩定、家庭和睦,婆媳關系不得不重視。
好的婆媳關系,需要做到以下3點。
婆媳關系和諧的最好心態:降低期待
同事小麗戀愛時,常在人前夸她的婆婆好,對她細心體貼,總給她買東西,她和婆婆親如母女一樣。她甚至說:“都說婆媳不好相處,哪有那么難啊!”
可是,結婚不到半年,在小麗的嘴里,常聽到她對婆婆的各種抱怨。
她說,自己一直把婆婆當成親媽一樣,不管做什么事,都會想到婆婆。去超市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會順便給婆婆買一些。洗衣服的時候,也會問問婆婆有什么可洗的,順便洗了。
然而她這樣的付出,并沒有得到婆婆相應的回報。
婆婆做飯的時候,常做她老公愛吃的。她懷孕了,孕吐厲害,婆婆也沒表現出有多么關心。
小麗的言語中,透露出她和婆婆的關系并沒有她預期的那樣好。
其實,婆婆本來就不是親媽,不要期待她會像親媽那樣處處關注你、愛你。
賴佩霞談到婆媳關系時曾說:“當一個貼心的媳婦認清自己真實的身份,剛開始也許會感到短暫的落寞。但這種發現反而能讓自己從幻象中解脫,輕松以對,不再爭寵。如果非要以媽媽的標準去衡量婆婆,那無疑會讓自己更加失落和沮喪。”
婆婆和媳婦,本來就是兩個沒有感情基礎和血緣關系的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有了親密連結。
最直接的說法,婆媳只是社會關系。
婆婆不要期待媳婦像女兒一樣體貼自己,媳婦也不要渴望婆婆像親生母親一樣處處包容自己。
婆媳關系和諧的最好心態是降低對彼此的期待。
對彼此降低期待,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心和失落感。這樣相處起來才會更加舒服,關系也會更加和睦。
婆媳關系最舒服的相處方式:保持界限感
界限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必不可少的紅線。關系再好,也不可越界。
在親密關系中,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突破那道紅線,對他人的事和生活過多地參與甚至干涉,從而引發矛盾。
在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中,林志穎帶著妻子陳若儀去陪林媽媽過母親節。
懂事的陳若儀事先給婆婆買好了禮物和鮮花,結果一進門就被婆婆上了一堂課。
陳若儀穿了一條漏洞牛仔褲,婆婆問:“你拉鏈怎么沒拉好?”
陳若儀回答說就是這樣設計的,婆婆讓她換一件衣服,陳若儀說沒有帶正式的衣服來,婆婆聽了還是不依不饒:“來我們家里還是不要穿這個短褲,不禮貌!”
隔著屏幕都感覺到陳若儀的尷尬。
有的網友直接高呼:“穿衣服的事也管,這婆婆太沒有界限感了!”
確實如此。
婆媳關系的矛盾主要就在于沒有界限感,我自己深有體會,我家里的事婆婆都要插手參與,讓我很是痛苦。
我新買的房子裝修,屬于簡約歐式風,廚房是敞開式的,可婆婆說什么都不同意,非得要用拉門隔開廚房和客廳。結果弄得不倫不類,住進去看到那個拉門我的心就堵得慌。
我工作忙,很多時候,都是周末打掃衛生,平時就簡單收拾一下。然而,婆婆有我家鑰匙,常常在白天不打招呼就來我家。
進臥室、書房、廚房一頓收拾,有時候,在我自己家,我需要的東西都不知道在哪。
我生氣地和老公說不讓婆婆這樣做,他卻認為我不知足。
畢淑敏說:
“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婆媳關系也是如此。
婆婆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家和兒子家,不插手兒子家的事,做事有分寸。
婆媳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保持界限感。
互相關心但又不過度熱絡,彼此尊重但又不過于淡漠。
婆媳雙方,都要守好自己的邊界,這樣婆媳相處起來才最舒服。
婆媳之間最和諧的良藥:互相接納
知乎上有網友問:“為什么婆媳難相融?”
點贊最高的回答:“最根本原因是沒有互相接納對方。”
深以為然。
在婆婆那里,兒子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和自己最親。婚后,家里來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分走了兒子的愛不說,還指揮兒子做這做那,婆婆心里不自覺地把兒媳當成了假想敵。
這種心理,導致她拿放大鏡看兒媳的各種言行,吹毛求疵。
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女子直播說自己和老公離婚,就是因為和婆婆關系不好。
她愛打扮,婆婆說她招搖,結婚了還不安分,導致她老公對她疑神疑鬼;她訂份外賣,婆婆說她不會算計,過日子不知道節省……
無論她做什么,婆婆總能找到她的錯。
其實,這就是婆婆沒有接納她,所以處處看她不順眼。
而婆婆的態度讓她也同樣拒絕接納婆婆,只要是婆婆的事,她都反對老公管,關系越鬧越僵。
所以說,婆媳關系最和諧的良藥是互相接納。
因為彼此接納,才會有彼此間的包容和體諒。
這方面程莉莎和婆婆就是很好的例子。
程莉莎有些小公主脾氣,愛矯情,愛作,郭曉冬有時候接受不了,兩個人爭吵。
程莉莎會給婆婆打電話,婆婆不問原因地站在她這邊,告訴兒子:“你錯了,程莉莎就是對。”
婆婆說,只有對媳婦好,我們的小家才好!
婆婆的暖心做法,程莉莎也懂事地善待婆婆。
婆婆在農村住習慣了,不愿意來城里,程莉莎就陪郭曉冬去農村過年,凍得鼻涕流出來,也從不抱怨。
安妮寶貝說:“以前我不太容易原諒別人,更不放過自己。如今,每一個人,我都能夠看到他們隱隱閃爍的光彩,由此反觀到自己,沒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真心換真心。多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些接納和理解,婆媳關系自然就會融洽和諧。
婆婆和媳婦,源于愛著同一個人,而成為沒有血緣的家人,兩個人之間并非水火不容的關系。
在相處過程中,做好自己該做的,降低對彼此的期待,守好自己的界限,接納彼此的不同,婆媳之間相處并沒有那么難。
家是愛的港灣,家人是彼此的依靠,和睦相處是給家人最好的愛。
豐子愷曾說:“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心里有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