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近年來,我使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的機會很多,有時門診上常常接二連三開出這張方。有時我也懷疑是否是思維定勢?是否先入為主?但沒有啊,定神看眼前的病人,精氣神俱足,腹部大多充實有力。不是高血壓、高脂血癥,就是便秘、頭痛、腹脹;不是哮喘、膽石癥、肥胖,就是閉經、痤瘡;不是面紅充血,就是脈實有力。而用下此方,大多通體舒坦,不僅病情可控制,而且常常能精力充沛,不是補藥,勝似補藥!為什么呢?細細思忖,當逢盛世,物質豐富史無前例,而工作節奏也史無前例,緊張、壓力、過勞、過食,已經成為當代新的病因。在中醫看來,氣滯、血瘀、食積、郁熱、濕毒、心肝火旺,構成當今人們體質的重要元素。不排毒,不通腑,不理氣,不活血,不除煩,不解郁,焉能保持體內臟腑氣血的和諧和調暢?
經方大柴胡湯消食除積通便止痛,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清熱,兩方相合,通理全身氣血,是當今調理體質不可或缺的好方。
視神經母細胞瘤與桂苓甘露飲
今天接到退休醫生季女士的電話,她興奮地告訴我,她的患有視神經母細胞瘤的小孫女這次去北京同仁眼科醫院檢查結果良好,腫瘤不僅沒有轉移,而且縮小,已經沒有了腫瘤的“種子”。她說當時她高興地向許多患兒的家屬介紹經方療法的好處。她說,黃教授的方不但有效,而且藥汁不難喝,孩子入口容易,價格還極其低廉。我這才明白,這兩天有好幾個外地來的咨詢電話,原來是她介紹的!
視神經母細胞瘤是嬰幼兒眼病中極為兇險的惡性腫瘤,發生于視網膜核層,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多發生于5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后或同時罹患,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記得是去年夏天季女士抱著一線希望來診的,其媳婦則一臉的不屑,認為中藥不可能治療此病,讓孩子每天服藥徒增痛苦。婆媳為此有口角。當時,患兒右眼充血突出,原本明亮的大眼睛竟如牛眼,十分可憐。我根據眼病大多用五苓散的經驗,再看患兒膚白唇紅舌嫩,詢得平時喝水較多,確認有石膏證的存在,遂用五苓散加石膏、滑石、甘草的桂苓甘露飲。此方服用了很長時間,至少有半年以上,期間來過兩次,每次均有好轉,主要表現為眼睛變小,充血不明顯。這次檢查的結果則更能說明療效。中藥治療視神經母細胞瘤的前景可喜。
季女士說同仁醫院內這種病人非常多,她問我是何原因?我說不清楚。我想,除稟質遺傳外,后天的飲食習慣恐怕也有很大關系。現在孩子們經常飲用各種飲料,過度食用鮮美肥甘,可能也是誘因的一部分。按中國人傳統的生活經驗,飲食過度鮮美肥甘常常導致體內水濕熱毒積聚,本應明亮的眼睛居然白瞳、失明,或目痛、嘔吐,目睛充血等,總是這些水濕熱毒作祟!而五苓散是利水良方,再加上石膏、滑石清熱,則有利于季女士小孫女體質的調整,整體狀況改善了,局部的病變也得到了控制。這可能是桂苓甘露飲治療視神經母細胞瘤的機理假說。但是,視神經母細胞瘤有好幾種類型,五苓散及其類方對哪種類型有效?此病到底還有哪些經方可用?我還要觀察。
除煩湯其實是梔子厚樸湯的加味方。梔子、厚樸、枳實、黃芩、連翹、半夏、茯苓、蘇梗,基本藥物僅八味,所以又名八味除煩湯。對消除焦慮,改善睡眠,特別是治療春天的夜汗身熱最有效果。如果有尿黃尿痛者,加入六一散。如果有心下痞痛者,加黃連。梔子厚樸湯是經典除煩方,《傷寒論》用于治療“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許多焦慮癥、抑郁癥患者常常有胸悶腹脹等軀體癥狀,用此方能寬胸膈,除腹脹,常常讓患者神情氣順。
回想當學徒時,家鄉的老中醫常常有“氣火”一說,即氣郁所化之火。此火一起,常常失眠胸悶,煩躁不安,頭昏頭痛,或嗆咳不止,或咽痛口苦,或吐血,或衄血,或腹脹腹痛。(肝木不升,膽經不降。)所用之藥,不能溫補,不能養血,養陰潤燥也不行,只能用山梔、黃芩、批杷葉、枳殼、厚樸、丹皮等,如脈數心煩者,當加黃連苦泄。現在看來,這些疾病,有的是焦慮癥,有的是抑郁癥,有的是神經癥,有的是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擴張,有的是功能性胃病等。這種“氣火”綜合征,以春天最多。老中醫說,是春天肝旺所致。確實,這些患者大多情緒不穩,急躁者多,郁悶者多。這種在臨床上觀察總結而來的經驗,非常樸實,也非常有用。我的除煩湯就是家鄉老中醫治療“氣火”綜合征經驗的總結。此方多年來屢用屢效。前幾天,學生亮亮欣喜地告訴我,她的咳嗽十多天,咳得兩脅都脹痛,用除煩湯半劑就好啦!
能美手的溫經湯
今天,有位熟人執意要來拜年,她告訴我她的女兒煩人的手掌皸裂今年大好。原來她女兒每年手掌裂口、皮膚粗糙,皮膚科看過,外涂藥膏,沒有效果。但服用了我開的膏滋藥以后,效果十分明顯。我記得那是三個月前,她帶女兒來診。閉經多年,服用雌激素替代。姑娘發育不良,個頭也比較矮小。我當即告訴她,必須長期服用中藥。
我開的是溫經湯。溫經湯可以治療女性手掌皸裂,是日本大塚敬節先生和史數道明先生的經驗。他們用溫經湯治療不孕癥、月經不調時,發現患者的手掌皮膚干燥開裂,隨著月經狀況的好轉,手掌也變得滋潤。這個發現很有趣,原來月經不調與手掌皮膚相關!后來,我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時,也注意其手掌皮膚,一般來說,手掌皮膚滋潤、嫩白者,大多月經正常,而手掌皮膚干燥,尤其是指端皮膚粗糙干裂,甚至擦手時沙沙作響者,大多有月經不調或閉經。有些雖然沒開裂,但甲溝多毛刺,指甲脆裂者,也常常伴有月經異常。值得驚嘆的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已經提及溫經湯證有“手掌煩熱”。所以,我常說溫經湯是美容方,也是美手方。
溫經湯可用湯劑,也可以用膏劑。放上紅棗、桂圓、冰糖或麥芽糖,可以使藥味可口,便于常服。如加芝麻、核桃仁更香。鹿角膠是傳統補腎填精的藥物,對月經不調、不排卵等有調理作用,所以,我也常加入。我稱之為溫經膏。許多女性每天早晚各沖一湯匙,十分方便。服用以后,膚嫩,唇紅,女人味更足。
妻子的哮喘與大柴胡湯
我妻子患有支氣管哮喘,前年曾大發。上周感冒又引發咳喘,胸悶痰堵,非常痛苦。按之兩脅疼痛,不敢多吃,唯恐飽食后脹悶。其痰黃而粘,量不少。察其舌暗紅邊有瘀斑,是痰郁在內,肌體供氧不足,解痙平喘化痰是關鍵。我以大柴胡湯加連翹、山梔,方中柴胡用20克、枳殼枳實各用10克,赤芍白芍各用10克,并令泡服自制排痰散(枳實,桔梗,芍藥),當茶不拘時服,服藥當天痰即減,且易吐,氣趨平緩,而大便不瀉。三天后基本無咳喘,但尚有白痰。再服原方,覺甚苦,大便不成形,日數次。她年輕時曾患心肌炎,膚白唇暗淡,以前咳喘發作常用桂枝湯加味,而不能用麻黃,此次雖有變化,但基本體質未變,便停大柴胡湯,為其煎服姜棗濃湯送服排痰散,次日即諸癥悉除。
此案提示,第一,大柴胡湯不僅僅是用于治療胰膽疾病,還可以用于哮喘,其解痙平喘的功效值得重視;第二,中病即止,有是證用是方,無是證即停是方。用大柴胡湯是治療咳喘,而非調理體質。
止血經方:瀉心湯及黃連阿膠湯
患干燥綜合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肖女士今天是第三次來診,她的血小板已經升到13萬,精神狀況也非常好。她非常滿意中藥的療效。僅半年來,她為了治病已經花去了數萬元,而僅僅是6味藥的中藥方,讓人很快恢復了健康,這能不讓她充滿感激之情嗎?
肖女士豐腴白皙,一直身體很好,從未生病,但今年夏天突發心動過速,在醫院檢查發現血小板只有16000,后確診為干燥綜合征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然后又做了脾臟切除手術,術后同時服用激素,血小板一直維持在3萬左右。一個半月前,她經人介紹來到就診,希望中藥出現奇跡。那時的她下肢紫癜,每天肌肉注射以后往往瘀紫一片且難退。同時異常口渴,飲水多,晚上睡眠差,身上出汗,手足心熱,視物模糊,四肢麻木,大便干結如栗,詢得月經半月一行,量多,有血塊。舌暗紅,舌面干燥,脈滑數,102次/分。我的處方:黃連6克,黃芩20克,制大黃10克,生地40克,白芍30克,阿膠20克。藥后兩周后復診,肖女士興奮地告訴我,藥后一周查血小板上升到98000,同時患者皮下紫癜消失,大便暢快,盜汗消失,視力亦恢復,睡眠佳,針眼恢復快,期間經來血塊消失,激素使用量減少,脈滑90次/分。我將生地加至50克,白芍加至40克囑咐患者繼續服用,并停服激素。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她的血像已經恢復正常,我也非常高興。
她所用的配方是經方三黃瀉心湯與黃連阿膠湯的合方。
瀉心湯又名三黃瀉心湯,由大黃、黃連、黃芩三藥組成,起源甚古,據說《史記》中記載的“火齊湯”就是本方。瀉心湯的首見于《金匱要略》,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后世也沿用治療出血,效果靈驗。我用瀉心湯治療出血,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溢血、鼻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等,屢用屢效。
黃連阿膠湯最早記載在《傷寒論》,原文主治很簡單,就“心中煩,不得臥”六個字,但以方測證,此方必定用于出血,因為出血用阿膠,是仲景的用藥的慣例,如膠艾湯、溫經湯等均有阿膠。
為什么要加生地?不是用來養陰,也是止血。生地是古代的止血藥,炙甘草湯用大量生地,就是去其止血作用。另外,在《金匱要略》內補當歸建中湯條下,有“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三兩”的記載。生地用于止血,量要大,一般宜30克以上,我最多用達80克。
東方的阿司匹林
昨天,孫老來復診了,中藥已經服用半年多,效果挺滿意,本來要裝心臟起搏器的他,上個月做了24小時心電圖測試,室性早搏已經由5月15日的29604次減為20392次,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也由3次減為1次。自覺癥狀也好轉,表現為每天早晨走2500米左右不氣喘,早餐后還要打兩場門球,感覺還不錯。另外,原來入夜的噩夢以及流口水也明顯減少。面色已經不潮紅,下肢浮腫雖有但程度已經大大減輕。應該說,自3月中旬以來服用中藥還是有效果的。
孫老的用藥很簡單,就是桂枝茯苓丸加牛膝大黃方,但其中桂枝和肉桂分別用10克。張仲景用桂枝治療“氣上沖”,其實就是循環系統的疾病。孫老面色潮紅,不是實熱證,而是古人所說的“戴陽”,因為其紅色發暗,缺少光澤,而且下肢浮腫。對于許多心血管疾病,我常常使用桂枝肉桂,效果不錯。牛膝,用懷牛膝,用來治療下肢浮腫,對孫老的前列腺增生,夜尿多也有好處。其經常便秘,故用制大黃。
桂枝茯苓丸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強心通脈功效,僅僅將此千古良方鎖定在婦科病上,是令人惋惜的。可以說,桂枝茯苓丸是具有東方色彩的阿司匹林,而且是具有強心作用的阿司匹林。
尋常型銀屑病——桂枝茯苓丸
某機關駕駛員之妻,三十余歲。得銀屑病多年,身上紅黃色丘疹點點片片,詢得月經周期正常,但色黑有塊,并有腹痛。大便干結難解。病人問其體大虛否?答曰:體無抓之脫屑或出血。久治不愈,希望中醫能給以調理,改善體質。2004年秋天來診。其人面部暗紅,虛而有瘀,需長期服用中藥調整體質狀態,古方桂枝茯苓丸可治。遂用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川芎、丹參。先服半月后,丘疹有減少趨勢,且大便通暢。后原方服用3月,軀體下肢皮損基本消失,唯兩肘后有黃豆大一二處,頭枕部發際有一處。多年夏天不穿的裙子也上身了。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古代的中醫書上還稱為“干癬”“松皮癬”“風癬”等。本病分尋常型和非尋常型兩大類型,上述患者所患的就是尋常型銀屑病。尋常型銀屑病(Psoriasis Vulgaris)臨床上最為常見,大多急性發病,迅速擴延全身。初起損害往往是紅色或棕紅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漸擴展,成為棕紅色的斑塊。皮損上覆蓋干燥的鱗屑。刮去鱗屑可出現點狀出血。有些病人的鱗屑又厚又硬,呈蠣殼狀,可以影響皮膚的伸縮。在關節面上的厚硬的鱗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膚發生皸裂而感到疼痛。尋常型銀屑病可泛發全身各處,但以四肢伸側最為常見,特別是肘部,膝部,可對稱發生。皮損一般冬天重夏天輕,常常容易復發。本病病因目前不清楚,大約11-20%的患者與遺傳有關。
我不是皮膚專科,那么從經方的角度,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配方呢?患者來求方時,其目的很明確,由于專科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所以,她轉向中醫,希望能夠調理體質,以減輕痛苦。這個要求,正是中醫的所長。中醫與西醫的區別在哪里?如果用最通俗的話來表述,那就是:西醫治人的病,中醫治病的人。那么,這個患者是什么樣的“人”呢?換句話說,她屬于何種體質狀態呢?
皮膚位于體表面積最大的器官,也是反映體質狀態最清晰的鏡子。皮膚的色澤如何?濕潤如何?脫屑有無?常常可以判定其該用何方何藥。比如本案患者皮膚干燥,頭屑多,特別是特別是冬天,情況更嚴重,兩下肢的皮膚會更干燥,如薄薄的魚鱗片。這種情況,用張仲景的術語表述,叫“肌膚甲錯”,這是使用桃仁等活血藥的一個指征。瘀血,也稱之為“干血”,有瘀血的人,其皮膚絕不可能如凝脂,不是干枯,就是暗紅。另外,患者比較結實,面色皮膚偏紅,毛孔較粗。這也是內有瘀血在面部的表現。所以說,她屬于瘀血型體質。
瘀血型體質應該用何方調理?我選擇了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婦科方,張仲景曾用來治療“癥痼害”的婦科病。這種疾病,可能就是死胎。因為原文說“婦人素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顯然,這是先兆流產。日本漢醫也用此方來治療胎死腹中。《類聚方廣義》說“孕婦顛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少腹攣痛者,用之胎即下”。但是,桂枝茯苓丸為何可以用于銀屑病呢?這是因為這張經方是活血化瘀方,按中醫的理論,只要是有瘀血的人,都可以考慮使用桂枝茯苓丸加減。現代北京著名的經方家胡希恕先生曾說:“本方不僅能治婦人癥病下血,且無論男女因瘀血而下血或其它血證,不宜桃核承氣湯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桃核承氣湯是比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更強烈的經方,大多需要伴有精神癥狀或腹痛者,服用以后可以導致腹瀉等。而桂枝茯苓丸就要平和些,不會出現腹瀉。所以,這張經方在臨床也是常用的,現在,不僅有現成的丸藥出售,還有軟膠囊等新型劑型,一般藥房均有售。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芍藥、桃仁。原文規定劑量為各等分,研為末,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臨床也可改用湯劑內服。特別是需要有所加減者,湯劑就比較合適了。如本案患者就加入了丹參和川芎兩味活血藥。用川芎,因她時有頭痛和腹痛。川芎本是痛證使用的。丹參,古代也是用于心痛的藥物。有時,我還加也有活血作用的紅花。方中芍藥有赤白兩種,按傳統用藥習慣,有瘀血者,一般用赤芍。本人推薦湯劑用量如下:桂枝12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水煎,日分2-3次服用。
被人們傳抄的經方
我有幾張被人家傳抄的方子。這都是因為治愈了難治的病,遂被人家當成了寶貝一樣的驗方。
一張是豬苓湯加山梔子。此方曾經治好了一位中年婦女多年的膀胱炎尿血。那病非常煩人,一累就發,尿血尿痛,腰痛腹墜,甚至還有發熱的。中藥西藥都用了不少,就是沒有效果。后來,我用豬苓湯加山梔子,竟然就此而愈。那張處方被很多患同樣病痛的婦女傳抄,最后方簽紙也揉爛了。
另一張是桂枝茯苓丸加懷牛膝,改丸為湯。那次,一位司機為他高年外公小便潴留久治不愈而來索方,詢得老人是當年的游擊隊長,身材高大,體格強健,面色紅黑,我認定是瘀血在下,于是用此方。竟然服藥三天即拔除了導尿管,遂出院。人皆視為奇方,許多患有前列腺病的老人爭相傳抄。
再一張是柴苓湯加連翹。這是我用于腫瘤手術化療以后調理用的常用方。組成很簡單,但效果確實不錯,服用以后,患者不易感冒,食欲增加,大便轉成形。對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也有效果。服用的人很多。那天有位患肺癌三年的中年患者來訪,他說手術后三年服用本方,從未間斷,服藥后自我感覺很好,每天能步行10余里而不疲憊。他告訴我南京腫瘤醫院的復查報告已經出來,原來腫大的縱隔淋巴結已經消失,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我囑其繼續服用原方。他欣喜地說,此方已經被不少病友抄去了。
這些方不是我的,是張仲景的,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方。大家傳抄我非常高興,這說明經方實用,經方具有魅力。細細想來,中醫的很多配方正是這樣在民間廣泛傳抄流轉,并在實踐中不斷改正和完善,最后定型,才成為當今所謂的經方。可以這么說,只有被民間廣泛傳抄認可的配方,才是有生命力的配方。
天然的雌激素
無錫的毛醫生告訴我,上次他介紹給我治療的一位雙下肢疼痛的中年女性,已經明顯好轉了。記得那個病人四十多歲,比較瘦弱,皮膚憔悴,雙下肢疼痛病史二三年,除了腰椎間盤輕度突出外,均無異常,先前已經用過八味解郁湯、大柴胡湯、小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甘草湯加牛膝、木瓜等,效果不明顯。患者主訴雙下肢疼痛難忍,行走不便,疼痛以雙側腓腸肌為主,有牽摯感,用手按壓疼痛明顯,伴有雙腳心發熱感,易汗,多汗,腰酸疼,大便七八天一次,排便費力,每次排出少許細小軟便。她的手掌皮膚也比較粗糙。我給她用的是溫經湯。考慮到接近更年期,皮膚粗糙、手足煩熱,面容消瘦憔悴,是我所謂的溫經湯體質,遂不管何病,但治其人,居然有效。這可能是當年柳寶詒先生所說的“肝氣下注”,而之所以下注,也是肝血不足的緣故。溫經湯是傳統的養血方,是天然的雌激素。
伏熱體質與膀胱癌
昨天我在辦公室接待了一位來自常州的周先生,他今年4月份因患膀胱癌作了膀胱以及前列腺的切除術,手術很成功,術后恢復也很好,精神食欲睡眠均正常,看上去,紅光滿面,雖已近古稀之年,但身板硬朗,兩眼炯炯有神,看的出,當年是個美男子。
他的病是妻子無意中發現的。有次洗衣服時發現丈夫內褲上有血跡,而且連續出現三天,就去醫院檢查,便很快確診。問其平時有無不適,說從不看病,只是有火氣大。我說什么是火氣?妻子說:他口中有異味,還有,眼睛易發紅,并有眼屎。我見其唇色較紅,又問有無鼻衄?有!他說經常有,但不多。問其大便情況,說很好,但以前有肛裂。他并補充說,原來有前列腺肥大,后來聽人家介紹,每天早晨食用生姜,堅持兩年,回來檢查說已經不明顯了。
他們來我這里的目的,是讓我用中藥調理。顯然,他的體質狀態屬于伏熱型無疑。而長期的食用生姜,可能也是招致膀胱癌的幫兇。雖然說,生姜有抗癌作用,動物試驗也證實。不過,從中醫的角度看,生姜辛溫,長期服用也是有偏性的,尤其是對于伏熱型體質的人來說,應該是不適宜的。
我用的方是三黃瀉心湯合黃連解毒湯,再加六一散、連翹,藥味不多,量也不大,但需服用兩三個月。并囑其停服生姜,并避免食用含有辛辣的菜肴,平時喝綠豆粥、菊花茶,多吃點苦味的蔬菜。希望經過數月的調理,其體質狀態有所改善。我說雖不能說就此方一定抗癌,但通過清熱解毒的配方,讓機體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可能會摧毀導致癌癥的體質基礎。當然,這僅僅是假說。不過,按其人其證,用此方此藥,倒是有數千年實踐經驗作為依據的。
抽動癥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前天熟人老張來看病,失眠個把月了,不想服用安眠藥,還想喝幾劑湯藥。他相信中醫,特別相信我開的方。因為他的兒子曾患有頑固的抽動癥,是我給治好的。
那是三年前的病例了。他兒子正讀高中,時常甩頭晃肩,無法自控,非常自卑。家里帶他到處求醫,花費萬元也沒有看到效果。因老張的親戚是我單位的駕駛員,遂來索方。他兒子個頭一米八以上,長得熊腰虎背。我先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溫膽湯等,效果有,但不明顯。后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大黃、甘草、姜棗,煎湯送服自制的定風膠囊(半夏、天麻、全蝎、蜈蚣),藥后癥狀很快控制,患者本人也信心陡增,堅持服用近半年而愈。
當時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依據,一是患者膚色偏暗,是麻黃體質,二是性格不活躍,話語不多,三是睡眠很好,從無失眠之苦。既然清熱潛陽鎮靜無效,干脆反其道而行之,用發散劑,讓其興奮一下看看,到底是否能否出現“其人如狂”的反應,不料竟然頑疾得止。這也是讓人喜出望外的。
回想起來,有許多經方家治療精神病,也使用麻黃附子劑,其中道理值得深究啊。沒有充分的興奮,哪有充分的抑制呢?現在,我遇抽動癥的孩子,除配以合適方藥外,常常囑家長讓其多增加運動量,最好每天有大汗淋漓一場。這也是從此得到的啟發。
兩位乳癌患者
今天上午,陳女士來復診了。她患有乳腺癌并手術3年多了,服用中藥也三年多了。人顯得越來越有精神,膚色更為鮮亮。今天她告訴我們,i長期居高不下的CA15-3已經降到20以下。我開的處方沒有變化, 還是那張常用的方,而且是被許多醫生認為沒有抗癌藥的方。她高高興興地取原方半月量回去了。她與曉旭女士同姓,長得也很漂亮,但兩人命不同啊!
小j的愛人也生了乳癌,手術后已經復發,局部膿水淋漓,而且肺部已經轉移。咳嗽,盜汗,小腹脹,食欲差,煩躁不安,無法片刻入睡。她病前體質很好,大眼濃發,體型豐腴,至今膚色尚潤澤,但一頭假發,因手術后傷疤牽拉,無法抬頭,且左乳切除以后,左手臂腫脹,其痛苦之情可見一斑。我用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黃連解毒湯、還有生石膏30克,力挫其邪勢,藥進五天,即能安睡,膿液減少,腹脹消失;再進一周,咳減,痰也沒有。雖未收功,但給其精神為之一振。一般乳癌患者大多經手術化療多呈虛象,而小j愛人依然屬實證熱癥,故用藥與前方全然不同。
酸奶調服當歸芍藥散
經方中散劑很多,如五苓散、四逆散、當歸芍藥散、枳實芍藥散、排膿散、侯氏黑散等。如何調服?古代有不少調服法,五苓散、四逆散用白飲,可能是米湯,當歸芍藥散用酒調服,枳實芍藥散用麥粥調服,排膿散用雞蛋黃調和和用水送服,侯氏黑散用酒調服。但現在臨床,也可以用其他輔料送服,比如,當歸芍藥散用酸奶調服,很好入口,不會出現嗆咳,且味道很好。酸奶的種類很多,有原味,有水果味,有低脂,有高鈣等,可以供各種口味喜好及不同體質的人選用。
胃癌、肝轉移——炙甘草湯
張某,60余歲,男性。泰興人。2004年秋因賁門癌作胃切除術,又作化療兩次,因體力不支而作罷。整日臥床,年后腹瀉頻作,每日五六次,在當地治療無效,精神更委頓,食欲更差,經復查提示胃癌肝轉移。病人欲來南京求診而無力下床。05年3月初,我囑家人帶來全身近照,見其形容枯槁,滿臉皺紋,舌質淡紅。診時與其通電話,語音低沉,有氣無力。遂處炙甘草湯加龍骨、山藥,另囑每日食用煨至極爛的紅燒蹄膀。方開五劑。一周回老家,張竟來我下榻的賓館復診,說服用中藥兩劑后,食欲漸振,腹瀉竟止,大便成形,再服余藥,氣力漸生,能下床,而紅燒蹄膀亦覺味極美。惟上腹部尚有隱痛,此乃癌腫作祟。后繼續服用此方,維持至10月中旬去世。
當時我接手看這個病人,就如同收拾殘局。病人形容枯槁,貧血、消瘦,因為食欲不振,再加上腹瀉,已經嚴重的營養不良。從中醫看,其人正氣已經消磨殆盡,胃氣尚存一息。這時候,不可能指望那些抗癌的中藥起效,我提出的方案,是四個字——“留人治病”。所謂的留人治病,就是不管他所患的什么癌,什么病,現在只管他的整體狀況的改善,食欲要有,腹瀉要止,就有生存的希望。《醫述》上有句話,“人賴胃氣以生,藥亦賴胃氣以運”。老中醫也常常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個胃氣,就是指的生命力,活力,而生命力的在外表現,首先是消化吸收的能力。
如何留人?如何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當時這個病人已經呈現中醫所說的氣血俱虛的地步。其特征是羸瘦形容枯槁。這種情況,我的經驗是用炙甘草湯。為什么說炙甘草湯用于羸瘦的人?我的依據是:
第一,方中的人參、麥冬、甘草都是用于羸瘦之人的。
先說人參,這是傳統的補益藥。張仲景都是用于劇烈的發汗、吐下以后的疾病。比如過汗以后脈沉遲,是桂枝湯加人參,名新加湯;發熱、大汗、煩渴者,是白虎湯加人參,名白虎加人參湯;下利不止,脈伏不出的,是四逆湯加人參,名四逆加人參湯。你說,經過汗、吐、下以后,體液大量丟失,人都脫水了,哪能滋潤呢?而且,張仲景時代兵荒馬亂,連年饑荒,那時的病人又幾個是腦滿腸肥的呢?人本來就瘦。
再說麥冬,麥冬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以其塊根入藥。其塊莖如棗核,味清香,能養人。《神農本草經》說得很清楚,“治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 《方函口訣》說“又治老人津枯枯槁,食物難咽,似膈癥者”;《松原家藏方》說“治虛癆咳逆,手足煩熱,羸瘦骨立者,或咳血衄血者”。以上都將羸瘦作為一個重要指征。
再說甘草,甘草用于瘦人,古時候就有這個經驗。《神農本草經》記載甘草能“長肌肉”。《傷寒論》的甘草制劑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種病癥,如肌肉拘攣,或氣逆上沖,或心下痞硬,或往來寒熱,或動悸等。在大量體液丟失以后,其人必然形瘦膚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治“產后下利虛極”(二十一)。產后亡血,復加下利,津液更為不足,患者羸瘦至極,故為“虛極”。這種羸瘦,多為皮包骨頭、肌肉萎縮、膚色干枯。《玉函經》附遺記載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療小兒羸瘦。其實,大人羸瘦,也是可以用甘草治療的。如唐代的著名方書《外臺秘要》就記載用小便煮甘草數沸服,治療大人羸瘦。女人枯瘦,服用甘草能增加體重,去除皺紋。日本筑后市國立療養所安德恭演醫生研究證實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延緩肌肉營養不良發展的效果。羸瘦,可以看作是使用甘草的重要客觀指征。凡羸瘦之人的疾病,大多可以使用甘草及甘草類方。
人參、麥冬、甘草,是炙甘草湯中的主要藥物,都用于羸瘦之人,那炙甘草湯絕對不可能用于肥胖之人了。
第二,從張仲景應用炙甘草湯的歷史場景推測。
炙甘草湯是張什么方?我認為,是古代的止血強壯方。因為張仲景所處的時代是戰爭十分頻繁的時代。那么,這個社會上的優良資源必然要為軍事服務。也就是說,作為名醫的張仲景必然會看軍人的疾病。推測張仲景當年可能用于治療那些出血的傷員。冷兵器時代的戰傷,多以出血為主。許多傷員經過輾轉多時,才能送到張仲景處就診,這時,許多傷員因為疲勞、出血、疼痛、寒冷、饑餓,已經處于奄奄一息的狀態,“脈結代,心動悸”,這一在脈象上反映出的循環衰竭的重要信號。炙甘草湯是一張集止血、強心、強壯為一體的大復方。方中的大劑量的生地黃、阿膠是重要的止血藥,人參、桂枝、炙甘草、麥冬是強心定悸藥,30枚大棗能給機體充足的糖分能量。這對于那些已經處在體液匱乏幾絕的傷員來說,炙甘草湯無疑是一支有效的強心劑和強壯湯。所以,這張配方有稱之為“復脈湯”。那么,試想一下這些患者是什么狀態,對炙甘草湯證的總體把握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三,原文的提示。在《傷寒論》中,炙甘草湯的原文僅有一條,而且非常簡略。“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177),脈結代、心動悸,是指脈象出現跳跳停停,患者自我感覺心悸心慌。但從這個條文,看不出是用于羸瘦而極度虛弱的人。但《千金翼方》中有一條,就說得比較清楚些。內容稍微多一些。原文是“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匱要略•第六篇•附方》)虛勞,是古代的病名。虛,指羸瘦;勞,指無力。不足,是指形體枯槁,肌肉萎縮。當時這個患者與《千金翼方》的描述很相似。而且提示患者的預后不良,不出百日,甚至十一日就會死亡。這個描述就和這個患者很近似了。
第四,后世也有應用經驗的提示。炙甘草湯被后世定為養陰的祖方。所謂“養陰”,主要指糾正體內營養物質的匱乏的狀態。陰,主要指有形的血液和肌肉等,所以,所謂的陰虛,也主要表現為羸瘦膚枯。日本明治時期的著名漢醫淺田宗伯治療一四十歲婦女,傷寒后,心中動悸甚,咽喉時迫急而少氣,咽喉外壅腫如肉瘤(甲狀腺腫大),脈虛數,形體羸瘦如柴,腹內虛軟如貼(腹部凹陷),飲食不進。淺田宗伯用炙甘草湯加桔梗,連服其方,數旬動悸漸安,肌肉大生,咽喉壅腫自減,氣息爽快。此醫案載于他的《橘窗書影》一書中。
所以,本人用炙甘草湯比較強調其整體狀態,形容枯槁,羸瘦是客觀指征。這種體質狀態,多見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或營養不良者,或極度疲勞者。目前在臨床上多見于腫瘤患者及老年病患者。腫瘤患者在經過手術、多次化療放療以后,出血、食欲下降、高度恐懼和抑郁,再加上有些刻意控制飲食,使許多患者的肉體和精神均遭受巨大創傷,非常容易導致炙甘草湯證。我多年來,用炙甘草湯治療腫瘤也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是食欲的改善,然后營養狀況好轉。我經常將面色是否紅潤,體重是否穩中有升,作為炙甘草湯的評價指標。隨著體質的改善,不僅極大地鼓舞患者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和勇氣,而且也會今后的化療或放療打下很好的物質基礎。所以,我經常和病人說:我不是尖刀排,我是后勤部長。
配合炙甘草湯的是紅燒豬蹄,這是食療方。這豬蹄一定要有皮的,且要用上好的黃酒,加上蔥、姜、桂皮、冰糖、文火慢慢燉,一般要3-4小時,至豬蹄軟爛,可撇去熬煮后滲出的油,放大火收至湯汁濃稠,這時的豬蹄色紅油亮,香氣四溢,豬蹄甜咸,入口即化,如同上等阿膠。所以,這紅燒豬蹄,簡直就是美食的炙甘草湯!據說,豬皮中富含的膠原蛋白可促進毛發、指甲生長,保持皮膚柔軟、細膩,指甲有光澤。經常食用豬蹄,還可以有效地防止進行性營養障礙,對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有一定療效,并可以改善全身的微循環,從而能預防或減輕冠心病和缺血性腦病。對于手術及重病恢復期的老人,有利于組織細胞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以上的說法,只是供各位參考。但是,我發現許多腫瘤患者都是喜歡吃紅燒豬蹄的。特別是食道癌、、胃癌患者,或者那些被所謂的飲食禁忌套住長期不敢使用肉食者,當得知可以吃紅燒豬蹄的回答以后,笑容也有了,眼睛都放光了!而且,許多人吃了以后,確實感覺很好。但也要防止過量導致消化不良。
用炙甘草湯治療腫瘤,我還有幾點經驗,
一是全方的用量無需過大,過大量會導致腹脹。我曾經治療一例腎癌患者,貧血、低熱不退,我用炙甘草湯,生地量為30克,麥冬30克,服用一周后出現舌苔厚,不想吃東西。后改為每兩天服用一劑,結果很適應,體溫也正常了,人也胖了。至今尚健在,已經存活近半年了。如果湯液比較濃厚粘稠,還可以用開水稀釋后服用。還有甘草的量不能過大,治療心律不齊,可能甘草的量要大些,但對于腫瘤患者,甘草量大可以導致浮腫。所以,一般3—6克就可以了。
第二點經驗,是煎煮的經要求,就是煎煮的時間要要久些,要用文火慢慢煎,所以,一開始煎煮,水要多放些,以免燒干。還有煎煮時要加酒。這是經典要求。本方煎煮時加“清酒”久煎,清酒,為古代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且經煎煮后,僅酒精揮發后,則剩下酒內營養物質。我家鄉蘇南民間也有產后用米酒煮熟核桃仁作為補益保健的習慣。另椐現代藥理研究,加酒久煎,有利于藥物有效成分析出。觀仲景用地黃入煎劑,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經方定例。
第三,本方湯液濃縮以后,可以稠如膏,所以如在冬季可改用膏滋劑型,以方便服用。本方營養豐富。據報道,對本方煎出液中19種氨基酸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含有豐富的氨基酸,9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含量明顯高于牛乳、雞蛋、肉類、面粉和大米。
第四,我經常加枸杞、天冬、山藥等藥物在炙甘草湯中,這些藥物都具有營養滋補作用,如果有心悸心慌者,加龍骨、牡蠣;惡心者,加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