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現實得讓人瞠目結舌的社會里,能有一兩個「不能當飯吃」的興趣就應該好好去珍惜,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前提下任性地去發展自己的興趣,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讓自己回歸真正的生活。
文/巽安虞
在一堆曬著各種美顏自拍的朋友圈動態里面,A同學發的照片總能讓我在花流量的情況下也毫不猶豫地點開來看大圖。和那些美得不像人類的自拍相比,A同學照片里的她總讓人覺得擺拍得非常自然,照片的風格也格外的清新脫俗。和很多愛美又自戀的女孩一樣,A同學其實也經常發自己的照片,但我幾乎很少看到那種近距離的大頭照,那些照片里的她總是站得遠遠的,也不擺夸張的姿勢,要么是微笑著,要么是看著別處的風景,要么是玩弄著相機,要么就只留一個背影,配著各種恰到好處的景色,結合她簡單樸實卻非常走心的文案,我幾乎每次都覺得是在看一部青春文藝短劇,看完后會覺得自己也親眼目睹了她所經歷的、看到的東西。
帶著對如此高逼格的自拍的無限仰慕,我點開了一直不怎么聯系的A同學的私信框,做好了一幅受教的姿態向她請教了一番。沒想到A同學馬上就回復了我,而且很大方地分享了她的相機型號、各種后期處理的APP、還有她自己的一些后期處理習慣,最后還不忘告訴我一些比較實用的拍攝心得。問到相機鏡頭的選擇時,A同學更是熱情地向我推薦了適合我需要的鏡頭類型。她還給了我一個真理:要拍出好的照片最重要還是要把自己打扮好……一番交流后,最大的感觸還是,A同學果然真的很喜歡攝影。
其實A同學是我高中時期的班長,一個大大的美女學霸。高中的時候就對她喜歡攝影這事略有耳聞,印象最深的是班級生日會上她的好友做了個取景框送給她,當時我也不理解那樣的東西怎么能讓她那么開心。而她愛美這事大概也和她喜歡攝影一樣,同樣讓我覺得很費解。尤其是高三的時候,不僅是家長和老師,連我自己都開始認同“專注學習以外的事情都是無意義”的觀點,總覺得如果搞學習以外的事情,就會沒辦法把好學習搞好,何況那和自己將來的職業無多大關系,何必浪費時間呢。日子就那樣過去了,A同學依然有空的時候就在校園到處攝影,依然在冬天里只要是不要求穿校服的時候,就能看到她精心搭配了各種好看的衣服到教室,再麻煩她也堅持每天要洗她那把長長的頭發,但盡管如此,成績卻還是好得讓人仰慕三分。后來A同學考上了武漢大學,按她的話來說就是,不是最理想的,也不是最差的結果。但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那已經是最理想以外的好結果了。剛進大學,A同學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攝影協會,于是,各種外拍照片就開始通過微博和朋友圈進入到我們的視野。A同學還會利用各種假期去旅游,每次都會為自己拍下很多藝術感滿滿的自拍,翻翻她的朋友圈,就會覺得這四年來,她真的有太多太多美麗的自拍作為青春的印證,讓我們羨慕不已。
A同學還告訴我,她現在依然在學習攝影中,為了學好,她還下了血本報名去上專業人士的課。聽到這里,我又習慣性地敲起了自己的一個疑問“你打算以后從事攝影有關的職業嗎?”,敲到最后,忽然又覺得有什么不妥,便又默默把字都刪了,回了句“那我也要好好學習了,有機會也考慮參加一些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受畢業季的影響,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談話內容就很容易扯到了職業,也許最初是因為自己總被問,你是不是打算把這個當作職業?久而久之,看到別人對一些事情花了時間去學習并且很沉迷,便也會跟著好奇地問,你以后要從事這個行業嗎?可是,難道不把它當成職業,就不能好好地對待自己的興趣嗎?很久后才發覺自己也開始陷入了老一輩的思想漩渦里面。小時候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例如彈鋼琴,那時哀求了父母很久才能去學琴,可某天媽媽便不讓我學了。她說,你以后也不是要當音樂家,學這個又花錢又沒有用。例如畫畫,媽媽曾經嚴厲地跟我說過“興趣不能當飯吃,美術家不能養活自己的”。到現在,這句話依然清晰地記在腦海里。于是,我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對興趣本身不再單純地想把它當成興趣,而是要將它和利益掛鉤,一旦發覺無利可圖或者前途渺茫,便會以“沒時間”為由漸漸疏遠那些自己曾非常喜歡“興趣”。到現在我依然記著但丁的一句名言“最好把自己的興趣和職業區分開來。”也許是出于對這句話的誤解,終究,我成了一個沒什么興趣愛好的人,而更可笑的是,出了社會后試圖拋開那些興趣去擇業,卻發覺自己已經沒有什么真心喜歡從事的職業了。職業應該是選擇適合自己,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更能有前途。當然,倘若能把自己的興趣發展到職業水平,將興趣當成自己的職業也未曾不可。但興趣往往未必是自己擅長的,很多時候也許只是單純的喜歡,也有很多時候,即便你對你的興趣很擅長,但一旦成為了職業,你對興趣的愛可能也會慢慢變質,讓興趣單純只是興趣,才是對興趣最好的對待方式。
然而,如果自己的興趣不能為自己創造物質價值,就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嗎?興趣本身就是生活的潤滑劑,為工作而花去的時間是在生存,為興趣而花去的時間才是在生活。我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忙碌地張羅著,為了有更好的前途都毫不猶豫地犧牲掉自己的興趣愛好,到頭來卻忘記了工作的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連興趣都不能發展的生活到頭來只會把自己折磨成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人。人會越來越對事情提不起興趣,在這個現實得讓人瞠目結舌的社會里,能有一兩個“不能當飯吃”的興趣就應該好好去珍惜,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前提下任性地去發展自己的興趣,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讓自己回歸真正的生活。■
作者介紹:
寫些隨筆
更多文章,來簡書,關注「巽安虞」~
別讓好故事宅在心里!你的故事,就是你的專利,作家再好也無法企及。寫下來,從新的角度,加新的感悟,打破無聊發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