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固然重要,可別忘了,所有偉大的付出都是建立在“情”字上的。如果你對一個人沒有感情,你又能為他做多少事,為他付出多少愛呢?在面臨天災人禍的時候,你會選擇保護他還是選擇保全自己?下一次,當你再被親戚朋友催促說“結婚要趁早”的時候,請禮貌地告訴他們:“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將就”。
1.
《何以笙簫默》剛剛播完的時候,我還沒來得及看。本打算屯滿36集一口氣看完,沒想到那天去奶奶家吃飯,竟然被奶奶拉著熱火朝天地聊起了劇情。
我說,奶奶,您竟然也看這部電視劇?
奶奶淡淡地說,里邊兒不是演他們大學時代的事兒嘛,我就是愛看!
她說完我才明白,其實,她是在懷念曾經和爺爺在大學里的那些點點滴滴。
奶奶和爺爺是自由戀愛。那個時候,物質生活條件很差,不像現在通訊這么發達,交通這么便利。那個時候,交流靠書信,見面都數著日子。所以在他們那個年代,可以和同班同學自由戀愛,一起度過大學時光,最后修成正果,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奶奶說,她當初沒聽家人的安排,選擇了跟爺爺在一起。如今想起來,一點兒也不后悔。
你看,老一輩們的感情就是如此純凈、透明。條件艱苦,卻反而成全了真正的愛情。
喜歡就是喜歡,想在一起就要在一起。沒有其它東西的摻雜,感情自然也變得真誠、深厚。不像現在,單純的感情被太多太多的附加條件所羈絆,讓人看不清也弄不懂,到底什么才是真愛。
爺爺走了將近一年了,每當我夜深睡不著就會翻起舊照片,回憶爺爺和我們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想起爺爺,心里還是揪著疼。奶奶總會給我講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幾乎每次去看望她回來,鼻子都很酸。無法想象一個人的日子里,她每天是怎樣面對那個空蕩蕩的房間的。翻到舊物舊照片時,她又是怎樣把自己從回憶中抽離出來的。
也許,奶奶已經習慣了將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許,在她的心里爺爺一直就不曾離開;也許,是愛讓她能夠守著那份回憶更加美好地生活下去。
2.
前兩天在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作《女人,要有等待純粹愛情的底氣》。作者在最后提到,無論有沒有底氣,真愛都是小概率的事情。有些人因為概率小,就放棄了,而有些人卻仍舊在堅持。雖然堅持下來的不一定都是幸福的結局,但在愛情面前,就要愿賭服輸。能不能遇到真愛得看天意,但不能只看天意。
其實,不光女人要有等待純粹愛情的底氣,男人也要有等待純粹愛情的底氣。
我很欣賞《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所說的那句經典臺詞: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愿意將就。
是啊,愛情從來都不是靠將就得來的。或許你能將就得了一個人一陣子,可你卻將就不了他一輩子。
我有個男性朋友,畢業后早早地結了婚。妻子是單位同事給介紹的,結婚前,知書達理、溫婉嫻靜,結婚后,各種各樣的缺點開始暴露無遺。他漸漸發現,她并不是他想要找的那種人。她也發覺,他完全不是她理想當中的類型。
她嫌他沉悶、邋遢、沒有主見。他看不慣她嬌氣、霸道、得理不饒人。總之,他們互相嫌棄對方,雖說是夫妻,可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關系卻和合租人差不多。
結婚兩年后,妻子不孕不育。男方家長心急如焚,各路求醫想早點抱孫子。但吃遍了各種偏方,最后仍舊沒能如愿。男方認定是女方有問題,最后以此為由提出了離婚。女方不服,要求男方給賠償金并支付一定的青春損失費。男方自然是不同意,拿出婚姻法來壓女方,女方忍無可忍,最終把男方告上了法庭。
這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乍看之下是場鬧劇,仔細推敲卻不難發現,其實男女雙方從一開始就是硬生生被周圍的人給撮合的。結婚前,他們對彼此并不了解。女方不知道男方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男方也不知道女方的價值觀和真實性格。于是,婚后矛盾凸顯,當兩人真正遇到問題了,在利益和現實面前便沒了半點情分。
由此看來,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愛情可言。
3.
愛的力量何其強大,有沒有愛何其重要。回頭看看我們這一代人,有多少感情還保留著最初的那份純粹,有多少人結婚真的是因為愛情。
眼看著昔日校友、同學、親戚、好友都一個個結婚生子,從曬合照到曬婚紗,從曬婚紗到曬寶寶,依舊單身的人大概都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父母,來自身邊的人,來自周圍的環境。
在被快餐式婚姻這種大趨勢壓得喘不過氣,逼的走投無路之后,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妥協與將就:跟一個不喜歡的人,或者說,一個你并不討厭但絕對沒有心動感覺的人在一起,結婚、生子。
不知道為什么,這兩年我們總能在報紙電視上看到諸如“20XX年XX省XX市離婚率達XX%,再創歷史新高”這樣的新聞。與此同時,我們又能看到和離婚率相持不下的高結婚率。很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字眼,“閃婚”“閃離”,開始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我想,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很有可能跟妥協與將就有關。
我的同事小艾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從未談過戀愛的她,畢業之后通過相親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在父母公婆的催促下,在看似甜蜜浪漫的求婚后,不到半年時間他們就領證了。這本該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情,但婚后小艾才發現,她的丈夫根本不喜歡女人。原來,這場婚姻不過是一場交易,更是一場騙局。
小艾的父母錯就錯在,不該只關注到男方的家庭條件,不該因為抱有“女孩晚婚就找不到好對象”這樣的思想,急匆匆地催女兒婚嫁。而小艾自己也并沒有了解婚姻的真諦,更加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只是按部就班,順理成章地把婚結了。她不知道,沒有愛情的婚姻就像一只紙老虎,輕輕一戳,就破了。
小艾的故事是個悲劇,也是個意外。但并不是說,所有選擇妥協與將就的人都會和她一樣不幸福。只是,在結婚以前,我們是否應該好好地愛一次?不為父母,不為身邊的人,不為周圍的環境,只為自己。
4.
快餐式婚姻的結局有悲有喜,忽略了情感的交流與認識的過程,人們往往就會變得重物質,輕情分。
物質固然重要,可別忘了,所有偉大的付出都是建立在“情”字上的。如果你對一個人沒有感情,你又能為他做多少事,為他付出多少愛呢?在面臨天災人禍的時候,你會選擇保護他還是選擇保全自己?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不離不棄,與子偕老。
這本不應該是神話,但就是因為現在有太多的人選擇了妥協與將就,有太多的人忽視了真心與真誠,所以才讓絕美的佳話變成了不可能。
這個世界上,唯有愛能讓思念綿延不絕,唯有愛能讓感動留在心間,唯有愛能讓付出變得無怨無悔,唯有愛能讓兩個相愛的人互相扶持,越走越遠。
不要為了結婚而去結婚,那樣真的沒有意思。
在這個節奏愈發急促的年代,我們能做的,是尊重自己的選擇,不輕易在現實面前妥協,不違背自己內心的意愿,找到和自己心靈匹配的另一半,然后好好把握、好好珍惜。緣分總會在不經意間降臨,你要耐心,你要等。你要明白,等待與堅持并不是一種偏執,而是為了遇見那個對的人,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下一次,當你再被親戚朋友催促說“結婚要趁早”的時候,請禮貌地告訴他們:“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想將就”。
最后的最后,愿你能夠遇到那樣一個人,和你平淡地走完一生,卻可以讓你微笑著和后輩講起你們的故事,堅定地說一句:“選擇了他,我這輩子一點兒都不后悔。”
葉上清之宿雨:網絡電臺人氣主播,一個喜歡唱歌彈琴的姑娘,愛好各種與文藝有關的事物,想用自己的聲音與文字溫暖身邊的人。微博:@NJ宿雨,微信公眾號:宿雨的DT小鎮(suyu_fm17952)
版權所屬,轉載請聯系原作者。